广东人常说“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一碗热气腾腾的药材汤,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治未病”的养生智慧,广东药材汤讲究“药食同源”,根据季节、体质搭配食材与药材,或清热祛湿,或健脾养胃,或滋阴润燥,慢火细炖中,将食材的精华融入汤水,滋养身心,以下整理不同功效的经典药材汤做法,助你在家轻松煲出地道广府味。
清热祛湿类汤品
广东夏季湿热,秋冬燥热,清热祛湿汤是家庭必备,这类汤常用土茯苓、赤小豆、薏米、冬瓜等材料,帮助排出体内湿气,缓解口干舌燥、四肢乏力等症状。
土茯苓赤小豆汤
主要材料:土茯苓250g、赤小豆50g、瘦肉200g、陈皮1瓣、生姜3片。
核心功效:清热解毒、健脾祛湿。
做法:土茯苓去皮切片,赤小豆提前浸泡1小时,瘦肉切块冷水下锅加姜片焯水去腥;陈皮泡软去白瓤;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冬瓜薏米老鸭汤
主要材料:冬瓜500g(带皮)、生薏米30g、老鸭半只、生姜3片、红枣5颗(去核)。
核心功效:消暑利水、滋阴润燥。
做法:老鸭切块焯水,冬瓜带皮切大块,薏米浸泡30分钟;锅中加鸭肉、薏米、姜片、红枣,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加入冬瓜继续炖3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健脾养胃类汤品
脾胃为“后天之本”,广东人注重健脾养胃,常用党参、山药、芡实、茯苓等温和药材,适合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
党参山药瘦肉汤
主要材料:党参15g、干山药20g、瘦肉150g、红枣5颗、生姜2片。
核心功效:健脾益气、和胃生津。
做法:党参、红枣洗净,山药去皮切块,瘦肉切片焯水;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清水1000ml,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芡实茯苓鲫鱼汤
主要材料:芡实30g、茯苓15g、鲫鱼1条(约300g)、生姜3片、葱花少许。
核心功效:健脾祛湿、养胃安神。
做法:鲫鱼煎至两面金黄,加开水煮5分钟,放入泡发的芡实、茯苓、姜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40分钟,加盐、撒葱花即可。
滋阴润燥类汤品
秋冬干燥或熬夜后易阴虚火旺,需滋阴润燥,沙参、玉竹、雪梨、银耳等是常用材料,能润肺养胃、缓解干咳咽干。
沙参玉竹瘦肉汤
主要材料:北沙参15g、玉竹10g、瘦肉200g、麦冬5g、生姜2片。
核心功效: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做法:沙参、玉竹、麦冬浸泡30分钟,瘦肉焯水;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清水1200ml,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雪梨银耳百合汤
主要材料:雪梨2个、银耳半朵、干百合15g、冰糖适量、枸杞少许。
核心功效:清心润肺、止咳化痰。
做法:银耳泡发撕小朵,雪梨去皮去核切小块,百合泡发;锅中加银耳、百合、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40分钟,加入雪梨、冰糖继续炖20分钟,撒枸杞即可。
补气血类汤品
气血不足者易疲劳、面色萎黄,广东常用黄芪、当归、五指毛桃、乌鸡等材料煲汤,温和补气血,适合女性、体虚者。
黄芪当归乌鸡汤
主要材料:黄芪20g、当归5g、乌鸡半只、红枣6颗(去核)、生姜3片。
核心功效:补气养血、调经止痛。
做法:黄芪、当归用纱布包好,乌鸡焯水;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清水1500ml,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2小时,去药包加盐调味即可。
五指毛桃瘦肉汤
主要材料:五指毛桃30g、瘦肉200g、蜜枣2颗(去核)、生姜2片。
核心功效:健脾补肺、行气舒筋(广东人称之为“广东黄芪”)。
做法:五指毛桃洗净,瘦肉焯水;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清水1000ml,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广东药材汤的精髓在于“对症煲汤”,无论是日常调理还是季节养生,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食材与药材,慢火细炖,让每一口都滋养身心,煲汤时注意药材浸泡充分,肉类焯水去腥,水量一次加足,避免中途加水影响风味,方能煲出汤清味醇、营养丰富的养生好汤。
相关问答FAQs
广东药材汤可以天天喝吗?
不建议天天喝同一种汤,应根据季节和体质调整,如夏季多喝清热祛湿汤(冬瓜薏米汤),秋冬宜喝补气血汤(黄芪当归乌鸡汤),湿热体质者少喝温补汤,寒湿体质者少喝寒凉汤,每周2-3次为宜。
药材汤需要加多少盐合适?
广东药材汤讲究“原汁原味”,盐不宜过多,一般1-2克(约小半茶匙),在关火前10分钟加入,避免过早加盐导致蛋白质凝固,影响汤的鲜味和营养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