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认为,疼痛多因“不通则痛”(如气滞血瘀、寒凝经络、湿热阻滞)或“不荣则痛”(如气血亏虚、经络失养)所致,中草药通过多靶点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机制缓解疼痛,其应用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可止痛中草药,并归纳其核心信息于表格中,供参考。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性辛、温,归肝、脾、心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效,尤善治一身上下诸痛,如胃脘痛、胸胁痛、痛经、跌打损伤疼痛等,其止痛成分主要为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索等,现代研究证实可抑制中枢疼痛传导、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内服煎汤常用量为3-10g,研末吞服1.5-3g,孕妇慎用。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被誉为“血中之气药”,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常用于头痛(风寒头痛、血瘀头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等,其含川芎嗪、阿魏酸等成分,可改善微循环、抗炎镇痛,煎服常用量3-10g,阴虚火旺者慎用,月经过多者忌服。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或汉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性辛、温,归肺、肾、心经,具有散寒止痛、祛风解表、通窍之效,尤善治风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及寒凝气滞的脹痛,其含甲基丁香酚、细辛脂素等,有局部麻醉、抗炎作用,煎服常用量1-3g,入丸散剂0.5-1g,反藜芦,气虚多汗、阴虚阳亢者禁用。
徐长卿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干燥根及根茎,性辛、温,归肝、胃经,具有祛风化湿、止痛止痒之效,常用于风湿关节痛、胃痛、痛经、术后疼痛及湿疹瘙痒,其含丹皮酚、黄酮类成分,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缓解疼痛,煎服常用量10-15g,孕妇慎用。
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和根茎,性辛、咸,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效,善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痛,尤其对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缓解作用,其含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可抗炎、松弛平滑肌,煎服常用量6-12g,气血虚弱者慎用。
乳香与没药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没药树的树脂,二者均性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均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常相须为用,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痛经、胸痹心痛等,乳香偏行气伸经,没药偏散血化瘀,二者含乳香酸、挥发油等,可抗炎、镇痛、促进组织修复,煎服各常用量3-10g,胃弱者宜制用,孕妇及无瘀滞者慎用。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性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效,尤善治跌打损伤肿痛、胸痹绞痛、产后瘀滞腹痛,既可止血又可止痛,有“金不换”之称,其含三七皂苷、黄酮类,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缓解疼痛,煎服常用量3-10g,研粉吞服1-3g,孕妇慎用。
可止痛中草药核心信息表
中草药名称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痛症 | 常用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
延胡索 | 辛温,归肝脾经 | 活血行气止痛 | 胃痛、痛经、跌打损伤 | 煎汤3-10g;研末1.5-3g | 孕妇慎用 |
川芎 | 辛温,归肝胆经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头痛、风湿痹痛、胸胁痛 | 煎服3-10g | 阴虚火旺者慎用 |
细辛 | 辛温,归肺肾经 | 散寒止痛、通窍 | 风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 煎服1-3g;散剂0.5-1g | 反藜芦,气虚多汗者禁用 |
徐长卿 | 辛温,归肝胃经 | 祛风化湿止痛 | 风湿关节痛、胃痛、术后疼痛 | 煎服10-15g | 孕妇慎用 |
威灵仙 | 辛咸温,归膀胱经 |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 风湿痹痛、骨质增生痛 | 煎服6-12g | 气血虚弱者慎用 |
乳香 |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 跌打肿痛、痛经、胸痹 | 煎服3-10g(制用) | 胃弱者宜制,孕妇慎用 |
没药 |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 跌打肿痛、痛经、痈肿疼痛 | 煎服3-10g(制用) | 胃弱者宜制,无瘀滞者慎用 |
三七 |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 跌打损伤痛、胸痹绞痛、产后腹痛 | 煎服3-10g;研粉1-3g | 孕妇慎用 |
相关问答FAQs
Q1:中草药止痛会不会产生依赖性?
A:合理使用中草药止痛通常不易产生依赖性,因其作用机制多为调节机体气血平衡、改善局部循环,而非直接抑制神经中枢,但需注意辨证论治,如延胡索、细辛等药物需中病即止,长期过量使用可能损伤正气(如细辛过量可能引起头晕、恶心),若疼痛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单一药物。
Q2:中草药止痛可以和西药同服吗?
A:中草药与西药联用需谨慎,需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进行,部分中草药可能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如含乌头碱的川乌、草乌(未列入上述表格,但为常见止痛药)与西药心律失常药(如地高辛)同用,可能增加心脏毒性;含鞣质的中草药(如地榆)与铁剂、酶制剂同服,可能降低西药疗效,若需联用,建议间隔2小时以上,并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出现不适及时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