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疽的中医治疗方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脱疽是中医外科常见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周围血管疾病,以肢体末端疼痛、麻木、苍白、溃烂甚至脱落为主要特征,中医认为脱疽的发生多与寒湿外侵、血瘀阻络、热毒炽盛、气血亏虚等因素相关,治疗需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整体调节与局部干预并重,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为核心,现将中医治疗方法详述如下。

脱疽的中医治疗方

辨证论治(内治法)

脱疽的辨证需结合病程长短、局部症状及全身表现,分为四型,各型治法、方剂及用药如下:

证型 证候表现 治法 代表方剂 药物组成(简写) 常用加减
寒湿阻络型 初起患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皮色苍白或潮红,疼痛遇寒加重,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阳和汤合桃红四物汤 熟地、白芥子、鹿角胶、姜炭、麻黄、甘草、肉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熟地。 寒甚加附子、细辛;血瘀重加地龙、水蛭;肢体冷痛加桂枝、细辛。
血瘀阻络型 患肢持续性疼痛,夜间加剧,皮色紫暗或发黑,肌肉萎缩,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桃红四物汤加味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熟地;加地龙、水蛭、牛膝、鸡血藤。 疼痛剧烈加乳香、没药;肢体麻木加全蝎、僵蚕;皮色紫暗加丹参、赤芍。
热毒炽盛型 患肢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如汤泼火,溃烂腐臭,脓液黄稠,伴发热、口渴,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四妙勇安汤合五味消毒饮 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天葵子、金银花。 肿痛甚加黄连、黄芩;溃烂加土茯苓、苦参;发热加石膏、知母。
气血亏虚型 溃疡经久不愈,肉色暗淡,脓液清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少,脉细弱。 益气养血、托毒生肌 十全大补汤合透脓散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芪、肉桂;黄芪、当归、穿山甲、皂角刺。 气虚甚加党参、山药;血虚加阿胶、枸杞;肉芽不生加白及、珍珠母。

外治法

外治法直接作用于患处,针对脱疽不同阶段(未溃期、溃后期)灵活选用,可缓解症状、促进愈合:

脱疽的中医治疗方

未溃期(以缺血、疼痛为主)

  • 药物外敷
    • 寒湿阻络型:用阳和膏(由阳和汤药物熬制)或回阳玉龙膏(草乌、干姜、赤芍、白芷、南星)外敷,温经散寒,每次4-6小时,每日1次。
    • 血瘀阻络型:用冲和膏(紫荆皮、独活、赤芍、白芷、石菖蒲)或红花酊(红花、当归、川芎浸泡于75%酒精)外涂,活血通络,每日2-3次。
  • 熏洗疗法:用当归尾、红花、透骨草、威灵仙、川芎、桂枝各30g,煎汤先熏后洗,水温以40℃左右为宜,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适用于各型未溃期,可改善肢体循环。

溃后期(以溃疡、坏疽为主)

  • 祛腐生肌
    • 腐肉多、脓液稠厚者:用九一丹(煅石膏9份、升丹1份)或五五丹(煅石膏5份、升丹5份)药线插入疮口,每日1次,提脓祛腐。
    • 腐肉已脱、脓液清稀者:用生肌散(炉甘石、钟乳石、滑石、龙骨、血竭)或珍珠散(珍珠、炉甘石、龙骨、冰片)外撒,每日1次,促进肉芽生长。
  • 蚕食疗法:对坏疽组织,用蚕食法逐步修剪,避免暴力撕拉,修剪后用黄连膏(黄连、当归、黄柏、姜黄、麻油)纱布覆盖,保护创面。

特色疗法

针灸治疗

  • 体针:主穴取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阳陵泉、解溪;配穴:寒湿型加灸关元、命门;血瘀型加膈俞、血海;热毒型加曲池、合谷;气血亏虚型加脾俞、胃俞,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 艾灸:对寒湿型、气血亏虚型,悬灸涌泉、太溪、足三里,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温阳通络。

中药足浴

根据证型选用药物:寒湿型用桂枝、干姜、附子、细辛;血瘀型用川芎、红花、丹参、鸡血藤;热毒型用黄柏、苦参、蒲公英、地榆,煎汤取汁,水温38-40℃,浸泡患肢20-30分钟,每日1次,禁忌皮肤破损处浸泡。

调护要点

  1. 生活调护:严格戒烟(烟碱可收缩血管,加重缺血),注意患肢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久坐久站,防止肢体下垂;选择宽松鞋袜,避免摩擦压迫。
  2. 情志调摄:脱疽患者常因疼痛、肢体残疾焦虑抑郁,需配合心理疏导,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气郁结影响气血运行。
  3. 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多食温通活血食物(如生姜、羊肉、桂圆、黑豆),忌生冷、辛辣、油腻及海鲜发物,气血亏虚者可适量食用红枣、山药、枸杞粥。

相关问答FAQs

Q1:脱疽患者为何必须戒烟?中医如何辅助戒烟?
A:脱疽患者多存在血管痉挛或闭塞,烟碱中的尼古丁可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加重肢体缺血,导致疼痛加剧、溃疡难愈,甚至引发坏疽,中医辅助戒烟可通过以下方法:① 针灸:取列缺、合谷、足三里、丰隆等穴位,每日1次,调节脏腑功能,减轻烟瘾;② 中药代茶饮:用黄芪、枸杞、菊花、薄荷各10g,开水冲泡,每日饮用,益气养阴、清心醒脑,缓解戒烟后口干、烦躁等戒断症状;③ 情志疏导:通过移情易性,如听音乐、练书法等,转移对烟的依赖。

脱疽的中医治疗方

Q2:脱疽溃疡经久不愈,中医如何促进愈合?
A:脱疽溃疡经久不愈多与气血亏虚、托毒无力或局部血瘀、经络不通有关,中医可通过以下方法促进愈合:① 内治:气血亏虚型重用黄芪、党参益气,当归、白芍养血,配伍穿山甲、皂角刺托毒生肌;血瘀型加丹参、赤芍、地龙活血通络,改善局部微循环。② 外治:腐肉已脱者用生肌散、珍珠母散外撒,配以黄连膏纱布覆盖,保持创面湿润;对顽固性溃疡,可用艾条灸溃疡周围,温通气血,或用鲜鸡蛋内膜(鸡蛋壳内层薄膜)贴敷,保护创面、促进肉芽生长。③ 综合调护: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避免过度劳累,每日清洁创面,防止感染。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梅尼埃病眩晕的药方如何辨证组方?临床疗效与配伍优势如何?
« 上一篇 08-28
巫山出药材吗
下一篇 » 08-2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