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花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中药材花蛇,又称金钱白花蛇,为眼镜蛇科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multicinctus的幼蛇干燥体,是我国传统贵重祛风通络类药材,首载于《本草纲目》,具有祛风、通络、止痉之效,临床常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破伤风等症,其名“花蛇”源于蛇身黑白相间的环纹,如古代铜钱般排列,故得“金钱”之名,幼蛇因药效更佳,成为正品来源。

中药材花蛇

基源与性状特征

花蛇基源明确,仅指银环蛇幼蛇,区别于成年银环蛇(成年蛇药材称“银环蛇”,不入“金钱白花蛇”范畴),全年均可捕捉,但以夏秋季居多,捕捉后剖腹除去内脏,用竹撑起腹部,盘成圆盘状,干燥即可入药。

性状上,金钱白花蛇呈圆盘状,直径15-20cm,头居中,尾细常内卷于口内,头部椭圆形,吻端较圆,鼻鳞2片,无颊鳞,眼前鳞1,眼后鳞2,鳞片光滑,背部黑色或黑褐色,有白色环纹,宽1-2鳞片,黑白相间,环纹在背脊处不明显,向两侧逐渐变宽;腹部灰白色或黄白色,鳞片稍大,质地坚韧,气微腥,味微咸,以头尾齐全、盘径小、蛇身黑亮、白环纹清晰均匀者为佳。

产地与加工

金钱白花蛇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南方亚热带地区,其中广东湛江、广西玉林为传统道地产区,因气候温暖湿润,蛇类资源丰富,品质上乘。

加工时需注意:幼蛇捕捉后应立即处理,避免内脏腐败影响药效;剖腹时需保留胆囊(部分炮制方法要求去胆,但传统认为胆可增强清热解毒作用);盘绕时用竹片撑开腹部,防止蛇体弯曲变形,干燥时忌高温暴晒,以免环纹褪色或质地变脆,通常以阴干或40℃以下烘干为佳。

炮制方法与饮片规格

花蛇生品性味偏温,直接入药易发散,临床多经炮制后使用,常见炮制方法如下:

中药材花蛇

炮制类型 操作方法 性味归经 功效侧重
生品 去头、鳞片,切段,干燥 甘、咸,温;归肝经 祛风通络,力较峻猛
酒花蛇 取净花蛇段,用黄酒拌匀,闷润,文火炒至微黄 酒制后性温偏散 增强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之效,善治风湿痹痛
酥制 花蛇段用芝麻油炸至酥脆,研粉 质地酥脆,易于粉碎 适用于入丸散,增强止痉功效,用于小儿惊风

饮片规格多为段状(长1-1.5cm)或小段,表面黑褐色,白环纹可见,质地坚韧,气腥微咸。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花蛇性味甘、咸,温;归肝经,其性走窜,入肝经,既能祛风通络,又能止痉定搐,为“治风要药”,具体功效如下:

  1. 祛风通络:善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尤善通络止痛,对风湿顽痹、肢体麻木、中风半身不遂等症效佳,常与威灵仙、防风、当归配伍,如《医学衷中参西录》的“通关散”加减方。
  2. 止痉定搐: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癫痫等痉挛抽搐之症,其祛风止痉力强,常与蜈蚣、全蝎、僵蚕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撮风散”,以治小儿脐风撮口。
  3. 攻毒散结:外用可治麻风、疥癣、瘰疬、恶疮,取其以毒攻毒之效,常与雄黄、轻粉、枯矾等研末外敷,如《外科正宗》的“蛇床子散”加减。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花蛇的药效物质基础复杂,主要含以下成分:

化学成分类别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蛋白质及多肽 银环蛇毒(含α-银环蛇毒素、心脏毒素) 镇静、抗惊厥(α-银环蛇毒素可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缓解肌肉痉挛);抗肿瘤(心脏毒素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氨基酸 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 补充机体营养,增强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
生物碱 蛇碱、胆碱等 抗炎、镇痛,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其他 三磷酸腺苷酶、胆固醇 改善微循环,促进代谢

药理研究证实,花蛇具有抗炎、镇痛、镇静、抗惊厥、增强免疫、抗肿瘤、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其蛇毒中的α-银环蛇毒素对破伤风痉挛有显著缓解作用;多糖成分可激活巨噬细胞,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临床应用与配伍

花蛇临床应用广泛,可内服可外用,常根据病症配伍不同药物:

中药材花蛇

  • 风湿痹痛:配威灵仙、秦艽、独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若肝肾亏虚,配桑寄生、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 中风后遗症:配黄芪、当归、川芎,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兼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
  • 破伤风、惊风:配蜈蚣、全蝎、天麻,祛风止痉、化痰定搐,如《中医方剂临床手册》的“五虎追风散”加减。
  • 麻风、疥癣:外用配雄黄、苦参、土槿皮,研末调涂,杀虫止痒、解毒疗疮。

使用注意与真伪鉴别

使用注意

  1. 血虚生风者慎用,因花蛇性温走窜,易耗伤阴血,症见手足拘急、舌红少苔者不宜。
  2. 孕妇忌用,其祛风之力可能刺激子宫,引发流产。
  3. 不宜过量久服,蛇毒含神经毒素,过量可导致头晕、恶心、呼吸困难,严重者呼吸麻痹。
  4. 炮制后入药,生品毒性较强,内服需遵医嘱。

真伪鉴别
市场常见伪品为游蛇科红链蛇(又称“赤链蛇”)的幼蛇,其区别如下:

特征 金钱白花蛇(正品) 红链蛇(伪品)
头部 椭圆形,吻端圆,无颊鳞 头部略扁,吻端尖,有颊鳞
环纹 黑白相间,白环纹窄(1-2鳞片),均匀规则 红黑相间,环纹较宽,不规则
腹部 灰白色,鳞片稍大 肉红色或红褐色,鳞片细密
体重 体重≤10g/条 体重>20g/条

相关问答FAQs

Q1:花蛇与乌梢蛇都是祛风药,两者有何区别?
A1:花蛇与乌梢蛇均能祛风通络止痉,但功效侧重不同:①基源差异:花蛇为眼镜蛇科银环蛇幼蛇,乌梢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干燥体;②药力强弱:花蛇药力峻猛,尤善止痉,适用于破伤风、惊风等重症;乌梢蛇药力较缓,长于祛风通络,善治风湿痹痛、皮肤瘙痒;③毒性:花蛇含蛇毒,有小毒,需炮制后使用;乌梢蛇无毒,性质平和,可久服。

Q2:花蛇的用量是多少?煎煮时有何特殊要求?
A2:花蛇内服常用量为3-6g,入丸散剂每次1-1.5g,因药力峻猛,一般不超过10g,煎煮时需注意:①先煎:因蛇体坚韧,有效成分难溶,应先煎30-6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物;②去头:传统认为蛇头毒性大,入药前需去除;③避免铁器:煎煮时忌用铁锅,以免与蛇中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宜用砂锅或陶瓷锅。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广木香中草药的独特功效、应用范围及使用禁忌有哪些?
« 上一篇 昨天
山西名贵中药材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