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草,又名鸡眼草、掐不齐、公母草等,为豆科鸡眼草属植物长萼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或短萼鸡眼草(Kummerowia stipulacea)的全草,主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及华北、东北等地,多生于山坡、路旁、田埂及草地等处,资源丰富,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其植株矮小,茎细弱,羽状三出复叶,小叶顶端常有小凸尖,形似“人”字,故得名人字草;花小,淡红色或紫色,荚果边缘有毛,形似鸡眼,故有“鸡眼草”之称,作为传统民间草药,人字草在历代医书中记载较少,但其应用历史悠久,尤其在民间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常见病症,近年来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其药用价值逐渐得到科学验证。
从性味归经来看,人字草性平,味甘、微辛,归肝、脾、大肠经,其性平和,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健脾利湿,兼具止血活血之功,适用于多种病症,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字草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活血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湿热泄泻、痢疾、黄疸、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外伤出血、痈疮肿毒、蛇虫咬伤等,用于湿热泄泻时,可单用煎服,或配伍黄连、木香等以增强清热燥湿、行气止泻之效;用于外伤出血时,鲜品捣烂外敷,或干品研末撒布患处,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现代化学成分研究表明,人字草的活性成分复杂,主要包括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挥发油及多种微量元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木犀草素(luteolin)及其苷类,如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side)等;皂苷类主要有鸡眼草皂苷(kummerowioside)A、B;生物碱类包括胆碱(choline)、甜菜碱(betaine)等;多糖类由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等单糖组成;还含有挥发油成分如柠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等,以及铁、锌、钙、锰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这些化学成分共同构成了人字草的药理基础,为其多种功效提供了物质支持。
在药理作用方面,现代研究证实人字草具有多重生物活性,其抗炎作用显著,人字草黄酮类成分能显著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E2、一氧化氮)的释放,降低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表达,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发挥抗炎作用,研究表明,人字草水提物对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40%以上,与阳性药物布洛芬效果相近,抗菌作用突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抑制细菌DNA合成有关;体外抑菌实验显示,人字草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5 mg/mL,对痢疾杆菌的MIC为1 mg/mL,人字草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富含的黄酮类和多酚类物质能显著清除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人字草总黄酮的IC50值为18.3 μg/mL,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在调节免疫方面,人字草多糖可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其吞噬功能和细胞因子分泌,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同时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动物实验显示,人字草多糖能显著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其降血糖作用也值得关注,人字草水提物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空腹血糖,改善糖耐量,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关,研究表明,人字草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可达65%,优于阳性药物阿卡波糖(50%),人字草的止血作用明确,其含有的鞣质、黄酮类成分能收缩局部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时间,体外凝血实验显示,人字草草粉能显著缩短血浆复钙时间,对创伤出血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基于传统功效与现代药理研究,人字草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常用于湿热泄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等,常与黄连、木香、白术等配伍,如“人字草汤”(人字草30 g,黄连6 g,木香10 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湿热泄泻总有效率可达85%以上,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可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等,可单用鲜品捣烂绞汁含服,或配伍金银花、连翘、薄荷等,如“银翘草饮”(金银花15 g,连翘15 g,人字草20 g,薄荷6 g,水煎服),治疗风热感冒效果显著,在外科及皮肤科疾病中,用于外伤出血、痈疮肿毒、蛇虫咬伤等,鲜品捣烂外敷患处,或干品研末用香油调敷,具有消炎、止血、解毒之效,对痈疮肿毒可配伍蒲公英、野菊花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还用于小儿疳积(营养不良)、黄疸(肝炎)等,治疗疳积可与人参白术散加减,治疗黄疸可配茵陈、栀子、大黄等利胆退黄。
尽管人字草药性平和,但仍需注意使用规范: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加重腹泻、腹痛等症状;孕妇慎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不可过量服用,常规用量为10-30 g,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豆科植物过敏者禁用;外用前需进行皮肤过敏测试,避免接触性皮炎。
为更直观展示人字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可参考下表:
化学成分类别 | 具体化合物 | 主要药理作用 |
---|---|---|
黄酮类 | 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 | 抗炎、抗氧化、抗菌、降血糖 |
皂苷类 | 鸡眼草皂苷A、B | 免疫调节、抗炎 |
生物碱类 | 胆碱、甜菜碱 | 调节神经、降血脂 |
多糖类 | 葡聚糖、阿拉伯糖聚糖 | 增强免疫、抗氧化 |
挥发油类 | 柠檬烯、芳樟醇 | 抗菌、促进消化 |
微量元素 | 铁、锌、钙、锰 | 补充营养、促进酶活性 |
相关问答FAQs
Q1: 人字草和鸡眼草是同一种植物吗?两者功效有何区别?
A1: 人字草和鸡眼草实为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别称,均指豆科鸡眼草属植物长萼鸡眼草或短萼鸡眼草的全草,其名称差异源于不同地区的俗称:“人字草”因其叶片顶端形似“人”字得名;“鸡眼草”则因荚果边缘有毛,形似鸡眼而得名,两者在植物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上完全一致,均为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活血止血之品,临床可同等使用,无需区分。
Q2: 人字草可以长期服用吗?长期服用会有副作用吗?
A2: 人字草作为中草药,不建议长期连续服用,虽然其药性平和,常规剂量下短期服用(如1-2周)安全性较高,但长期服用可能因药物累积引发不良反应,如脾胃虚寒者可能出现腹泻、腹痛,或因活血作用导致月经量增多等,人字草中的黄酮类成分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影响肝肾功能,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间断服用,一般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若需长期使用,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以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