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桃,学名Averrhoa carambola,因其独特的五棱柱形果实和横切后呈现的完美五角星形态而备受关注,这种形态特征不仅存在于水果中,在中药材领域,也有部分药材因果实或果实的加工品呈五棱或多角星状而被形象地称为“像杨桃的药材”,这类药材往往在性状鉴别上具有鲜明特点,且多具有特定的药用价值,本文将详细介绍两种典型的“像杨桃的药材”——地肤子和使君子,分析其形态特征、功效与应用,并对比其异同。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状特征与杨桃的形态高度相似: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1-3mm,宛如微缩版的杨桃果实,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有5条纵棱,棱线明显且延伸至果实顶端,棱间分布细密网纹,顶端有5个裂隙(花柱残痕),形似杨桃顶端的棱角,基部残留短果柄痕,质地坚硬,横切面可见五角星形的轮廓,中间有1粒黄白色或灰绿色的种仁,油性微弱,地肤子性味辛、苦,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常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湿疹、皮肤瘙痒等症,内煎汤或外洗均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肤子含地肤子皂苷、黄酮类成分,具有利尿、抗炎、抗过敏作用,使用时需注意,脾虚便溏者慎用,过量可能导致腹泻。
使君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果实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2.5-4cm,直径约2cm,整体形态虽大于杨桃,但棱角特征相似:表面黑褐色或紫褐色,有5条纵棱,棱线间形成凹陷沟槽,如同杨桃的“棱沟”结构,顶端有5个增大的萼片脱落后的圆形疤痕,基部有果柄痕,质地坚硬,横切面时,果皮呈五角星形排列,内含1粒黄白色种仁,种仁有油性,气味微香,使君子性味甘,温,归脾、胃经,具有杀虫消积的功效,是驱杀蛔虫、蛲虫的常用中药,尤其适用于小儿蛔虫症、疳积等症,可煎服或炒香嚼服,现代研究发现,使君子含使君子酸钾、使君子酸等成分,对寄生虫有麻痹作用,使用时需注意,大量服用可能引起呃逆、眩晕,故需控制剂量;若与热茶同服,可能引起呃逆加剧,故服后忌饮热茶。
以下是地肤子与使君子的性状及功效对比:
特征 | 地肤子 | 使君子 |
---|---|---|
来源 | 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 | 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
性状特点 | 五角状扁球形,小,表面灰绿/浅棕,5条纵棱,棱间有网纹 | 纺锤形/卵圆形,较大,表面黑褐/紫褐,5条纵棱,棱间有凹陷 |
功效主治 |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湿疹、皮肤瘙痒 | 杀虫消积,驱杀蛔虫、蛲虫,用于小儿蛔虫症、疳积 |
使用注意 | 脾虚便溏者慎用,过量致腹泻 | 忌热茶,控制剂量防呃逆、眩晕 |
地肤子和使君子因独特的五棱、横切五角星形态,成为中药材中“像杨桃”的典型代表,两者虽形态相似,但在来源、功效和应用上差异显著,需根据具体病症合理选用,了解这些药材的形态特征,不仅有助于性状鉴别,更能为临床用药提供直观参考。
FAQs
-
像“杨桃”的药材有哪些共同形态特征?
答:这类药材的共同特征在于果实(或果实加工品)呈五棱或多角状,横切面可见明显的五角星形轮廓,表面有纵棱延伸,棱间常有凹陷或网纹,整体形态与杨桃的五棱柱形相似,例如地肤子呈五角状扁球形,使君子呈五棱纺锤形,横切后均呈现五角星结构。 -
使用地肤子和使君子时分别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地肤子性寒,脾虚便溏者慎用,过量可能致腹泻;使君子温燥,大量服用易致呃逆、眩晕,需控制剂量,且服后忌饮热茶,以免加重不良反应,两者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不当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