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灵脂,作为一味历史悠久的中草药,始载于《开宝本草》,为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因其“状如凝脂,得灵气所聚”而得名,别名寒号虫粪、灵脂米等,在传统中医药理论中,五灵脂以其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各类疾病,是治疗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阻的常用药,本文将从其来源性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化学成分、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系统介绍五灵脂的药用价值与使用注意事项。
来源与性状
五灵脂为复齿鼯鼠(学名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的干燥粪便,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全年均可采收,但以春秋两季为佳,采收后拣去杂质,晒干即可,根据性状不同,五灵脂可分为“灵脂块”和“灵脂米”两种:灵脂块为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凹凸不平,常有油润光泽,质硬而脆,破碎面不平整,呈纤维性,有类白色斑点,气腥臭,味苦;灵脂米呈长椭圆形颗粒,两端稍尖,表面黑褐色,有光泽,断面粗糙,黄棕色或棕褐色,气微腥,味微苦,传统炮制方法有生用、炒用(清炒或麸炒)、醋炒等,其中醋炒后可增强其止痛止血之效,常用于瘀血性出血。
性味归经
五灵脂性温,味咸、甘,归肝、脾经,其性温能通,味咸入血,甘能缓急,故善走肝经血分,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又能止血定痛,为血瘀诸证的常用药物。
功效主治
- 活血化瘀,止痛:五灵脂是治疗瘀血阻滞疼痛的要药,尤其擅长缓解心腹胁肋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肿痛等,如《本草纲目》记载:“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浓,入血分……止诸痛”,临床常与蒲黄配伍,组成名方“失笑散”,增强活血止痛之效,用于治疗瘀血停滞所致的痛经、产后恶露不行、心腹刺痛等。
- 止血:五灵脂性温,既能化瘀,又能止血,适用于瘀血阻滞的出血证,如崩漏、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尽等,常配伍三七、茜草等化瘀止血药。
- 解蛇虫毒:部分古籍记载五灵脂可解蛇虫毒,外用或内服治疗毒蛇咬伤、虫咬伤等,现代临床较少单独使用此功效。
化学成分
现代研究表明,五灵脂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三萜类化合物、苯甲酸、尿素、树脂、维生素A、硬脂酸、软脂酸等,三萜类成分如五灵脂酸、灵脂酸等是其活血化瘀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苯甲酸具有抑菌、抗炎作用;尿素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具体成分及作用如下表所示:
成分类别 | 具体成分 | 主要作用 |
---|---|---|
三萜类 | 五灵脂酸、灵脂酸 | 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
有机酸 | 苯甲酸、尿囊素 | 抗炎、抑菌,促进组织修复 |
脂肪酸 | 硬脂酸、软脂酸 | 润滑肠道,缓解胃肠道刺激 |
其他 | 维生素A、树脂、无机盐 | 调节免疫,提供微量元素支持 |
现代药理研究
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五灵脂的多种药理作用被证实:
- 抗血栓形成:五灵脂提取物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纤溶系统活性,从而预防血栓形成,对冠心病、脑梗死等血栓性疾病有潜在治疗价值。
- 抗炎镇痛:五灵脂中的苯甲酸、尿囊素等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并通过提高痛阈缓解疼痛,对关节炎、痛经等疼痛性疾病有较好效果。
- 保护胃黏膜:五灵脂提取物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对胃溃疡有治疗作用。
- 调节免疫:五灵脂多糖成分能激活巨噬细胞,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临床应用
- 痛经:五灵脂配伍蒲黄、当归、川芎等,组成“失笑散”加减,用于治疗瘀血阻滞型痛经,症见经行腹痛、经血色暗有块、舌质紫暗等,总有效率显著。
- 冠心病心绞痛:五灵脂配伍丹参、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药,可改善冠状动脉循环,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
- 产后瘀阻:五灵脂配伍益母草、桃仁、炮姜等,促进恶露排出,缓解产后腹痛,预防产后血栓形成。
- 消化性溃疡:五灵脂配伍白及、海螵蛸、浙贝母等,可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具体临床应用配伍如下表所示:
适应病症 | 常用配伍方剂/药物 | 功效主治 |
---|---|---|
痛经(瘀血型) | 失笑散(五灵脂、蒲黄) | 活血化瘀,止痛调经 |
冠心病心绞痛 | 丹参饮合失笑散(丹参、砂仁、檀香+五灵脂、蒲黄) |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
产后瘀阻腹痛 | 生化汤加减(当归、川芎、桃仁、炮姜+五灵脂) | 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
胃溃疡 | 溃疡散(五灵脂、白及、海螵蛸) | 制酸止痛,敛疮生肌 |
使用注意
- 禁忌人群:孕妇禁用,因五灵脂活血化瘀作用强,可能引起流产;无瘀血者慎用,避免耗伤气血;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不良反应: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可减量或饭后服用;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影响肝肾功能,需定期监测。
- 配伍禁忌:传统认为五灵脂不宜与人参、党参、西洋参等参类同用,属“十九反”范畴,可能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不宜与藜芦同用。
相关问答FAQs
问:五灵脂和蒲黄配伍的“失笑散”为什么能治疗痛经?
答:“失笑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五灵脂与蒲黄等量组成,是治疗瘀血疼痛的经典名方,五灵脂性温,味咸入血,善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蒲黄性平,味甘,既能止血又能化瘀,二者配伍,一温一平,一入血分一行气,共奏活血化瘀、止痛调经之效,对于瘀血阻滞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色暗有块、排出痛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使用“失笑散”可促进瘀血排出,缓解疼痛,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现代研究表明,该方能抑制子宫平滑肌痉挛,改善盆腔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效缓解痛经症状。
问:孕妇为什么不能使用五灵脂?
答:孕妇禁用五灵脂,主要与其活血化瘀、通经破血的功效有关,五灵脂性温,入肝经血分,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同时可能兴奋子宫平滑肌,增加子宫收缩力,妊娠期间,子宫对刺激性药物较为敏感,使用五灵脂可能引发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或早产,对母婴安全构成威胁,五灵脂性温,孕妇体质多偏热燥,服用后可能加重内热,引起不适,无论是妊娠早期还是中晚期,均应禁用五灵脂及含五灵脂的中成药,若孕期出现腹痛、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