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草药种植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2016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中草药种植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也面临结构失衡、标准化不足等挑战,这一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中医药的战略地位,农业部门也出台政策鼓励调减低效作物种植,中草药作为特色经济作物,成为多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

2016中草药种植

从种植规模看,2016年全国中草药种植面积突破6000万亩,较2010年增长近一倍,其中黄芪、党参、当归、白芍、桔梗等常用大宗品种种植面积增幅显著,但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道地药材产区如甘肃陇中黄芪当归、宁夏枸杞、云南三七、吉林人参等凭借传统优势形成产业集群,而散户种植则广泛分布在河南、安徽、四川等农业大省,种植规模多在几十亩至上百亩,技术水平和标准化程度参差不齐。

种植结构方面,市场需求与种植脱节现象明显,中药饮片企业、中成药生产商对优质道地药材需求旺盛,尤其是符合药典标准的无硫、低农残药材价格持续走高;部分品种因前几年价格高涨引发跟风种植,导致产能过剩,以三七为例,2014-2015年价格曾飙升至每公斤600元以上,2016年受云南产区扩种影响,价格回落至300元左右,部分药农出现亏损,相比之下,当归因2015年主产区甘肃遭遇干旱,2016年产量减少,价格同比上涨约20%,凸显了中草药种植受自然气候和市场波动双重影响的特点。

为引导产业健康发展,2016年多地开始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农业农村部在河北、安徽等地建立中草药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企业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既保障了药材质量,又降低了农户风险,甘肃定西市依托当归、黄芪道地资源,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50万亩,通过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面积达15万亩,药材有效成分含量显著提升,市场溢价提高15%-20%。

产业痛点依然存在,一是标准化程度低,散户种植多凭经验,农药使用不规范、硫磺熏蒸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药材质量不稳定;二是产业链条短,多数产区以出售原料为主,深加工能力不足,附加值低;三是技术支撑薄弱,基层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等技术难以落地,中草药生长周期长,资金占用大,小农户融资难问题也制约了产业升级。

2016中草药种植

展望未来,2016年的中草药种植产业呈现出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并行的特征,未来需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标准体系、推动三产融合,才能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转变。

2016年主要中草药种植面积及价格对比表

品种 种植面积(万亩) 平均价格(元/公斤) 价格同比变化
当归 120 85 +20%
三七 50 300 -40%
黄芪 200 32 -5%
党参 180 45 -10%
枸杞 80 68 +8%

FAQs

问:2016年农户种植中草药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答:2016年农户种植中草药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市场风险,部分品种因盲目扩种导致供过于求,价格大幅波动,如三七价格跌幅达40%;二是自然风险,中草药生长周期长,易受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影响,如当归因2015年干旱导致2016年减产;三是质量风险,散户种植缺乏标准化技术,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可能导致药材不合格,难以进入正规市场。

2016中草药种植

问:如何提升中草药种植的标准化水平?
答:提升标准化水平需多方协同:一是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由企业提供标准化种苗和技术规程,统一指导生产;二是加强GAP认证建设,推动基地按规范种植,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等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四是政府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农技推广站、合作社等组织,向农户普及标准化种植知识,提升科学种植能力。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水蜈蚣
« 上一篇 昨天
小红参药材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