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中医药的体系中,不少中草药以数字命名,十”开头的药材因名称独特、功效明确而备受关注,这类药材多具清热、祛湿、通络等作用,既是中医临床常用药,也承载着古人对药材特性的生动概括,以下就几种常见的“十”开头中草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使用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类药材的应用价值。
“十”开头中草药基本信息概览
名称 | 来源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主治病症 |
---|---|---|---|---|
十大功劳 | 小檗科植物阔叶/细叶十大功劳干燥茎叶 | 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 清热解毒,燥湿杀虫 | 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湿热痢疾、湿疹疥癣 |
十年健 | 防己科植物木防己干燥根 | 苦、辛,寒;归膀胱、肺、脾经 |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利尿消肿 | 风湿痹痛、关节酸痛、水肿、跌打损伤 |
十两叶 | 唇形科植物肾茶干燥地上部分 | 甘、淡,微寒;归肾、膀胱经 |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 热淋、石淋、尿路感染、肾炎水肿 |
详细功效与应用解析
十大功劳:清热燥湿的“全能选手”
十大功劳因其叶、茎均具“十大”功效而得名,是中医清热解毒的经典药材,其性苦寒,既能清泻肝胃实热,又能燥肠湿、杀虫止痒,临床应用广泛。
- 内服调理:若遇肺热咳嗽(痰黄黏稠、口干咽痛),可配伍黄芩、桑白皮增强清肺化痰之力;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则常与菊花、决明子同用,以清肝明目;湿热痢疾(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时,搭配黄连、木香,可燥湿止痢、行气止痛。
- 外用疗疾:取十大功劳叶煎水外洗,对湿疹、疥癣等皮肤湿热病症有良效,其含有的小檗碱成分能抑制皮肤真菌繁殖,缓解瘙痒红肿。
需注意,脾胃虚寒者(如腹痛、腹泻、畏寒)慎用,以免加重寒象,若需配伍,可加生姜、大枣调和药性。
十年健:祛风通络的“钻地良方”
十年健别名“钻地风”,因根深扎地下、生长周期长而得名,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要药,其性辛散苦泄,既能祛风散寒,又能利水消肿,对风湿痹痛及水肿病症尤为适用。
- 风湿痹痛:对于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所致的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常与威灵仙、独活、桑寄生配伍,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若遇跌打损伤瘀肿,可配当归、红花、乳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 利水消肿:对于水肿、小便不利(尤其是湿热蕴结型),常与茯苓、泽泻、车前子同用,增强利水渗湿之效,改善下肢水肿、小便短赤症状。
现代研究发现,十年健含多种生物碱,有一定抗炎、镇痛作用,但需注意孕妇禁用,其根茎含微量毒性,煎煮时应先煎30分钟以上,以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十两叶:利尿通淋的“猫须草”
十两叶因叶片对生、形似“十”字,且民间认为其叶重“十两”而得名,又名“猫须草”,其性甘淡微寒,主入肾、膀胱经,长于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药。
- 淋证调理:热淋(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时,配伍车前子、瞿麦、滑石,可清热利湿、通淋止痛;石淋(尿中砂石、小便艰涩)者,常与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同用,促进结石排出,缓解肾绞痛。
- 日常保健:十两叶泡茶饮,适合湿热体质者日常调理,可改善小便短黄、口苦口黏等症状,对慢性肾炎、尿路感染也有辅助治疗作用,但需注意,体虚无湿热者(如小便清长、畏寒肢冷)不宜长期服用,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相关问答FAQs
十大功劳的叶和茎功效有何不同?
答:十大功劳的叶与茎均具清热解毒功效,但侧重点不同:叶偏于清泻肺胃之热,主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上部热证;茎则长于祛湿杀虫,多用于湿热痢疾、黄疸、湿疹疥癣等下部及皮肤湿热病症,临床中,叶多煎汤内服,茎可煎水外洗或内服,需根据具体病症选择。
十年健使用时需注意哪些禁忌?
答:十年健性寒且含生物碱,使用时需注意:①孕妇禁用,其活血通络作用可能引发流产;②体质虚寒者慎用,易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③不宜过量久服,避免生物碱蓄积中毒;④煎煮需充分,先煎30分钟以上以降低毒性;⑤配伍调和,可加生姜、大枣等温中和胃,减少对脾胃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