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药材收购市场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汉江上游,北依秦岭,南屏大巴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适生区和传统集散地,汉中药材收购市场历经数百年发展,已从最初的零散交易发展为涵盖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更是全国中药材供应链上的重要节点。

汉中药材收购市场

汉中中药材种类超过2000种,其中载入药典的有300余种,道地药材如“汉中天麻”“略阳杜仲”“宁强黄精”“城固山茱萸”等享誉全国,天麻作为“秦药”代表,汉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其“麻体饱满、质地坚实、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特点深受市场青睐;杜仲是汉中传统优势品种,种植面积超5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15%;山茱萸、柴胡、黄芩等药材也因品质优良,成为市场抢手货,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增长,汉中中药材种植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0万亩,产量超25万吨,综合产值突破45亿元,带动近30万农户增收。

从市场格局来看,汉中药材收购已形成“核心市场+县域分市场+乡镇收购点”的三级体系,核心市场为“汉中药材交易城”,位于汉台区,占地200余亩,设有交易摊位500余个,配备仓储、冷链、检测等设施,年交易量超15万吨,交易额达30亿元,辐射全国20余个省份及东南亚地区;县域分市场以略阳(天麻、杜仲)、宁强(天麻、黄精)、城固(山茱萸)、洋县(黄芪)为中心,年交易量均超2万吨;乡镇收购点则深入种植基地,方便药农就近交售,形成“产地直供”模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

汉中药材收购品类丰富,涵盖根茎类(天麻、黄芪、柴胡)、果实类(山茱萸、五味子)、全草类(鱼腥草、薄荷)、动物类(麝香、鹿茸)等10余个大类,天麻、杜仲、山茱萸三大类药材占总交易量的65%以上,是市场支柱品类,为直观展示主要道地药材概况,特整理如下:

药材名称 年产量(吨) 主要产区 收购价格区间(元/公斤,干货) 主要销售去向
汉中天麻 8000 略阳、宁强、镇巴 150-280 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广东清平及制药企业
略阳杜仲 5000 略阳、镇巴、留坝 40-80 四川、湖南中药饮片厂、出口企业
城固山茱萸 3000 城固、洋县、南郑 60-120 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等知名药企
宁强黄精 2000 宁强、勉县、西乡 35-70 江江浙沪保健品市场、中药饮片加工
洋县黄芪 1500 洋县、佛坪、留坝 25-50 国内中药饮片市场、出口韩国

交易模式方面,汉中药材市场呈现传统与现代化融合的特点,传统现货交易仍占主导,药农将药材送至市场或收购点,由药商现场验货(通过看、闻、摸、测等方式判断品质)、定价、过秤结算,交易周期短、灵活性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加速发展,汉中中药材网、拼多多“汉中道地药材馆”、抖音直播基地等平台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药农可通过电商直接对接药企,减少中间环节,利润提升15%-20%。“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广成效显著,全市中药材合作社达520余家,建成标准化基地60万亩,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并以保底价收购,保障药农收益稳定。

汉中药材收购市场

尽管发展迅速,汉中药材收购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标准化程度不足,部分药农沿用传统种植方式,对农药、化肥使用规范不熟悉,导致药材农残、重金属超标问题偶发,影响市场信任度;二是品牌建设滞后,“汉中道地药材”虽有一定知名度,但缺乏统一的区域公共品牌标识和宣传体系,市场竞争力分散,优质优价机制未完全建立;三是产业链条短,80%以上中药材以原材料形式外销,深加工产品(如中药饮片、提取物、保健品)占比不足20%,附加值低;四是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药农对市场价格、供需信息获取滞后,易出现“药贱伤农”或“价高惜售”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汉中正多措并举推动市场升级,推进标准化种植,制定《汉中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范》,推广GAP认证,计划到2025年认证面积达30万亩,建立从种植到收购的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品牌建设,注册“汉中道地药材”地理标志商标,设计统一包装和防伪标识,通过举办“汉中中药材节”、参加全国药交会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延伸产业链,引进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药化妆品加工企业,推动中药材向精深加工转型,目前全市已有深加工企业28家,年加工能力超8万吨,建设汉中中药材大数据平台,实时发布价格、供需、气象等信息,开展药农电商培训,2023年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帮助药农对接市场。

随着中医药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汉中药材收购市场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依托丰富的道地资源、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政策支持,汉中有望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精深加工基地和中医药文化旅游目的地,让“秦药”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FAQs

汉中药材收购市场

  1. 汉中药材收购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价格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气候条件(如干旱、洪涝导致减产)、市场供需关系(如疫情、药企采购量变化)、政策调控(如国家中药材储备政策)、种植成本(化肥、人工价格上涨)及品质差异(道地药材与普通药材价差可达2-3倍),2022年夏季汉中持续干旱,天麻减产约20%,收购价格同比上涨30%;而2023年产量恢复后,价格回落至正常区间,中药材生长周期长(如杜仲需生长10年以上方可剥皮),短期内市场供给弹性小,也加剧了价格波动。

  2. 药农如何通过市场对接提高中药材收益?
    答:药农可通过三方面提高收益:一是加入专业合作社,实现统一生产资料采购(降低成本10%-15%)、统一技术指导(提升品质和产量)、统一收购(增强议价能力),部分合作社还实行“保底价+分红”模式,保障药农基本收益;二是对接电商平台,开设个人店铺或与直播团队合作,通过短视频展示药材生长环境、加工过程,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或药企,减少中间环节,利润提升20%-30%;三是发展订单农业,与药企、饮片厂签订种植协议,按需生产(如特定规格、有效成分含量),锁定收购价格,规避市场风险,城固县药农通过订单种植山茱萸,企业按高于市场价5%-10%收购,且优先收购合格产品,有效解决了“卖难”问题。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药材去哪里买
« 上一篇 前天
治疗痛风中草药
下一篇 » 前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