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为何易生虫?如何有效预防与处理?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由于白术富含淀粉、挥发油、多糖等成分,且根茎结构疏松,在储存过程中极易发生虫蛀,不仅影响药材质量,还可能导致药效降低甚至产生安全隐患,本文将从白术生虫的原因、危害、防治方法及储存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白术的安全储存提供参考。

药材白术生虫

白术生虫的主要原因

白术生虫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药材自身特性、储存环境及加工处理等密切相关。

药材自身特性

白术根茎中淀粉含量高达30%以上,还含有糖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这些成分为害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白术质地疏松,孔隙度大,害虫易蛀入内部取食、产卵,白术在采收后若未充分干燥,内部水分含量过高(通常安全水分含量需低于13%),会直接导致虫卵孵化及害虫繁殖。

储存环境不当

储存环境的温湿度是影响白术生虫的关键因素,大多数仓储害虫(如药材甲、谷蠹、烟草甲等)适宜在温度18℃-30℃、相对湿度60%-70%的环境中生存繁殖,若仓库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或白术堆放时紧贴墙壁、地面,易导致局部湿热积聚,加速害虫滋生,仓库内若存在其他已生虫的药材或杂物,可能交叉感染害虫及虫卵。

加工与运输环节疏漏

白术在采收后需经过切片、干燥、加工等环节,若干燥不彻底(如烘干温度低于50℃或时间不足),会导致残留虫卵未完全杀灭;加工过程中若筛选不严格,混入虫体或虫卵,后续储存时便会持续繁殖,运输过程中若使用不洁净的包装材料或运输工具,也可能将外界害虫带入仓库。

白术生虫的危害

白术生虫后,不仅会降低药材品质,还会对临床用药安全及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降低药效与品质

害虫蛀食白术根茎,会破坏其组织结构,导致有效成分(如白术内酯、苍术酮等)流失,研究表明,被蛀食的白术饮片中,挥发油含量可下降20%-40%,健脾燥湿功效显著减弱,害虫排泄物、蜕皮、尸体等残留物会污染药材,导致杂质超标,不符合《中国药典》对药材“无虫蛀”的质量要求。

药材白术生虫

引发药材霉变与变质

害虫活动造成的伤口为霉菌(如黄曲霉、寄生曲霉等)入侵提供了途径,尤其在潮湿环境下,易引发霉变,霉菌代谢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具有致癌性,严重时会导致药材完全报废。

增加经济损失与用药风险

若白术在储存期间大规模生虫,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因虫蛀药材流入市场,影响中药饮片企业的信誉,对于医疗机构而言,使用虫蛀白术可能引发患者不良反应,如腹痛、腹泻等,威胁用药安全。

白术生虫的防治方法

针对白术生虫问题,需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从采收、加工、储存等环节入手,结合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有效控制虫害发生。

预防措施

  • 采收后及时干燥:白术采收后应尽快进行干燥处理,可采用晒干(阳光下暴晒3-5天,翻动至干透)、烘干(温度控制在50℃-60℃,持续6-8小时,含水量降至10%以下)或远红外干燥技术,确保完全杀灭虫卵及幼虫。
  • 改善储存环境:仓库应保持阴凉、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2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为宜;定期清理仓库,保持环境卫生,杜绝虫源;白术堆放时使用垫仓板(离地30cm以上),避免与墙壁、地面直接接触,堆垛间留有空隙便于通风检查。
  • 规范包装与运输:储存时采用密封性好的包装材料(如复合膜真空包装、铝箔袋等),隔绝外界害虫;运输前检查包装是否完好,避免使用受污染的运输工具,防止交叉感染。

虫害处理方法

  • 物理防治

    • 暴晒法:将轻微虫蛀的白术摊放在阳光下暴晒2-3天,害虫受高温刺激后会爬出或死亡,之后需及时筛除虫体及杂质。
    • 冷冻法:将白术放入冷冻库中,在-18℃条件下冷冻24-48小时,可有效杀灭各虫态害虫,尤其适合已加工的白术饮片。
    • 气调储存:通过抽真空或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降低氧气浓度(<5%),使害虫因缺氧窒息死亡,此法无残留,适合长期储存。
  • 化学防治

    • 磷化铝熏蒸:使用磷化铝片剂(每立方米用药5-10克)密闭熏蒸3-5天,可杀灭各类害虫,但需注意,磷化铝有剧毒,操作时需佩戴防护装备,熏蒸后需充分通风散气,确保残留量符合标准(磷化铝残留量≤0.02mg/kg)。
    • 植物源杀虫剂:采用除虫菊素、苦参碱等植物源杀虫剂进行喷雾或熏蒸,对人畜低毒,对环境友好,适合绿色中药材储存。
  • 生物防治:引入害虫天敌(如寄生蜂、步甲等)或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如灭幼脲),通过生物链抑制害虫繁殖,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药材白术生虫

白术储存管理规范

为避免白术生虫,需建立严格的储存管理制度,定期检查与维护。

  1. 入库检查:白术入库前需检查含水量、虫情及外观品质,符合标准后方可入库,对不合格药材及时处理。
  2. 定期巡查:每月至少检查1次,重点关注仓库温湿度、药材堆垛内部及角落,发现虫害及时隔离处理,防止扩散。
  3. 分类储存:将不同批次、不同规格的白术分开储存,遵循“先进先出”原则,避免长期积压。
  4. 记录管理:建立药材储存台账,记录入库时间、温湿度、检查情况及处理措施,可追溯药材质量变化。

白术常见仓储害虫及防治措施表

害虫名称 危害特征 防治方法 注意事项
药材甲 蛀食白术根茎,形成孔洞,幼虫危害更严重 低温冷冻(-18℃/24h)、磷化铝熏蒸(5g/m³) 熏蒸后需通风7天以上,避免残留
谷蠹 喜欢潮湿环境,常在药材内部蛀食,导致粉末化 控制湿度(<60%)、气调储存(O₂<5%) 定期翻动药材,防止局部潮湿
烟草甲 成虫善飞,幼虫蛀食,危害后白术表面有网状隧道 阳光暴晒(2-3天)、植物源杀虫剂(除虫菊素喷雾) 成虫具有趋光性,可利用黑光灯诱杀
螨虫 个体微小,聚集在药材表面或缝隙内,导致药材发黏、变质 干燥处理(含水量<10%)、冷冻法(-10℃/12h) 螨虫易随空气传播,需保持仓库清洁,定期消毒

相关问答FAQs

问:白术生虫了还能用吗?
答:需根据虫蛀程度判断,若轻微虫蛀(仅表面少量虫孔,无霉变),可挑除虫体及蛀蚀部分,经充分干燥、灭菌后(如高温烘炒或辐照处理)可谨慎使用;若严重虫蛀(内部大量蛀空、粉末化)或伴有霉变、异味,则已失去药效,可能产生毒素,不可药用,需彻底销毁处理。

问:如何快速判断白术是否生虫?
答:可通过“看、闻、查”三步判断:①看:观察药材表面是否有虫孔、虫粪(细小粉末状)或蛀蚀隧道;掰开断面检查内部是否有空洞或虫体;②闻:正常白术有浓郁香气,生虫后可能带有霉味、虫腥味或油哈味;③查:用手轻搓药材,若出现异常粉末(非自身药粉),或筛下物中有虫体、虫卵,即可确认生虫,对于密封包装的白术,可检查包装是否有破损、鼓包现象,这些可能是内部害虫活动的迹象。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该怎么推向市场
« 上一篇 08-26
湖北中草药批发市场如何保障中草药品质、价格与供应优势?
下一篇 » 08-2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