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覆盆子有哪些独特功效与作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覆盆子为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的干燥果实,是我国传统药食同源植物,因其形似覆盆、酸甜多汁且具有独特养生功效,自古便被誉为“肾之果”“黄金水果”,其药用历史可追溯至《名医别录》,被列为上品,历代医籍如《本草通玄》《本草汇言》等均有记载,言其“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现代研究亦证实其富含黄酮、三萜、有机酸等活性成分,在生殖保健、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确切价值,以下从植物特性、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阐述。

中草药覆盆子

植物来源与性味归经

覆盆子主产于我国浙江、福建、湖北等地,多为栽培,野生资源分布于山坡、林缘灌丛中,其植株为落叶灌木,高1.2-2米,枝具皮刺,小叶3-7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具尖锐重锯齿;花期3-4月,果期5-6月,果实由多数小核果聚合而成,近球形,直径1-1.5厘米,熟时橘红色,味甘酸微温,归肝、肾、膀胱经,其性温而不燥,酸涩兼补,既补益肾精,又固涩下焦,为固精缩尿之良药。

功效主治与应用

覆盆子的核心功效为“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临床应用广泛,既可治疗肾虚不固诸症,又能调理肝肾亏虚所致目疾,具体如下:

益肾固精缩尿,治疗肾虚滑脱证

肾主藏精,司二便,肾气亏虚则固摄无权,可见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失禁或余沥不尽等症,覆盆子甘温入肾,能温肾阳、固肾气,通过增强肾的固摄功能,减少精液、尿液异常外泄,如《本草备要》言其“益肾气,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故名”,常与沙苑子、芡实、莲须配伍,组成“金锁固精丸”加减,治疗肾虚遗精;与桑螵蛸、益智仁、乌药同用,可增强缩尿止遗之效,用于小儿遗尿、老人尿频,现代临床亦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所致尿频、尿急,及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通过调节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善排尿异常。

养肝明目,调理肝肾阴虚目疾

“肝开窍于目,肾藏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肝肾阴虚则目失所养,可见视物模糊、目暗昏花、眼干涩痛等症,覆盆子入肝、肾经,能补益肝肾精血,濡养目系,常与枸杞子、菊花、熟地黄配伍,如“杞菊地黄丸”中加入覆盆子,增强滋补肝肾、明目退翳之功,适用于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疲劳等属肝肾阴虚者,研究显示,其富含的花青素、维生素E可清除眼部自由基,延缓晶状体氧化损伤,改善视网膜微循环。

温肾助阳,调理生殖功能低下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肾阳不足则命门火衰,可见阳痿早泄、宫冷不孕、性功能减退等症,覆盆子性温,能温补肾阳,激发肾气,与菟丝子、淫羊藿、巴戟天同用,可增强补肾壮阳、填精起痿之效,用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少精弱精症;与当归、川芎、紫河车配伍,可调理肾阳虚所致宫寒不孕、月经不调,改善卵巢储备功能,动物实验表明,覆盆子提取物可提高雄性大鼠睾酮水平,促进精子生成,增强性活动能力。

中草药覆盆子

其他功效

现代研究发现,覆盆子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改善代谢等作用,其黄酮类成分可清除体内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延缓皮肤衰老;多糖成分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机酸及微量元素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辅助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覆盆子酮可通过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覆盆子的功效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主要活性物质如下(表1):

表1 覆盆子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
| 成分类别 | 代表性成分 | 主要作用 |
|----------------|---------------------------|-------------------------------------------|
| 黄酮类 | 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 | 抗氧化、抗炎、保护心血管、调节免疫 |
| 三萜类 | 覆盆子酮、α-香树脂醇 | 抗炎、镇痛、改善性功能、调节血脂 |
| 有机酸 | 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 | 促进消化、生津止渴、抑菌 |
| 多糖 | 覆盆子多糖(RCP) | 增强免疫、抗肿瘤、调节肠道菌群 |
|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 维生素C、E、锌、铁、锰 | 抗氧化、促进生殖、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

药理研究表明,覆盆子提取物可通过多靶点发挥药效: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进性激素分泌;抑制环氧化酶(COX)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减轻炎症反应;上调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缓解氧化应激;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环境。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如五子衍宗丸(含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等)每次9g,每日2次;鲜果可食,每次50-100g,或榨汁、制果酱,外用:适量捣敷,可治疗湿疹、疮疡溃烂。

中草药覆盆子

使用注意

  • 禁忌人群:阴虚火旺者(症见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慎用,因其性温,易助火伤阴;实热证(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禁用;孕妇慎用,虽无明确致畸报道,但需避免温燥之品扰动胎气。
  • 配伍禁忌:不宜与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同服,以免影响药效;含金属离子药物(如含铝、钙的胃药)需间隔1-2小时服用,避免与有机酸结合影响吸收。
  • 不良反应:常规剂量使用安全,过量可致口干、便秘、轻微胃灼热,停药后可缓解;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需立即停用并就医。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覆盆子适合哪些人群长期食用?
解答:覆盆子药食同源,适合以下人群长期适量食用:① 中老年人:肾气渐衰,常表现为尿频、腰膝酸软、夜尿多,覆盆子可温肾固摄,改善症状;② 男性:肾虚所致遗精滑精、阳痿早泄、性功能减退,可补肾助阳;③ 女性:肾虚尿频、更年期综合征(潮热盗汗、腰酸),可滋阴养肾;④ 儿童:遗尿、尿频,属肾气未充者,可固涩止遗,但需注意,湿热体质(舌苔黄腻、大便黏滞)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长期食用,以免加重不适。

问题2:覆盆子与桑葚在功效上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
解答:两者均为药食同源之品,但功效侧重不同:覆盆子性温,偏于“固”,长于益肾固精缩尿,适用于肾虚不固的遗精、遗尿、尿频,兼能养肝明目;桑葚性寒偏凉,偏于“补”,长于滋阴补血、生津润燥,适用于肝肾阴虚的血虚萎黄、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选择时需根据体质:若以滑脱症状(尿频、遗精)为主,选覆盆子;若以阴虚症状(口干、血虚)为主,选桑葚;若需兼顾补固,可配伍使用(如桑葚+覆盆子+枸杞子),既滋阴又固涩,适用于肝肾两虚、气阴不足者。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慢性肠炎中草药治疗有效吗?如何辨证选药与调养?
« 上一篇 昨天
亳州中药材行情最新如何?后市价格走势会怎样?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