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名字及图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经数千年实践检验,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疗效,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卓越贡献,本文将介绍10种常见中草药,通过其形态特征、性味功效与应用场景,展现中草药的自然智慧与实用价值。

中草药名字及图片

中草药详解

  1. 人参
    别名:园参、黄参、神草
    图片描述:主根呈圆柱形,表面浅黄或黄白色,可见断续的横纹(“纹”),顶端有根茎(芦头),根茎上有密集的芦碗味微苦带甘。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
    应用: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如休克、心衰),或气虚乏力、食少便溏(如慢性腹泻),经典方剂“独参汤”单用人参急救气虚欲脱。

  2. 黄芪
    别名:膜芪、北芪、箭芪
    图片描述:根圆柱形,表面灰黄或淡棕,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断面纤维状,味甘,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
    应用:常用于气虚乏力(如疲劳综合征)、中气下陷(如内脏下垂)、自汗(如自汗症)及水肿(如慢性肾炎),配伍防风、白术为“玉屏风散”,增强固表止汗功效。

  3. 枸杞
    别名:甘杞、红耳坠、明眼子
    图片描述:果实椭圆形,红色或暗红色,表面光滑,种子扁肾形;叶片卵形或卵状菱形,先端尖,基部楔形,揉搓有清香。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经。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止咳。
    应用: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如高血压)、视力减退(如老花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泡水、煮粥或煲汤(如枸杞炖羊肉)。

  4. 金银花
    别名:双花、忍冬花、鹭鸶藤
    图片描述: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表面黄白或绿白色,气清香,味微苦;开放后花瓣二唇形,雄蕊5枚,附于筒壁。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应用:用于痈肿疔疮(如乳腺炎、扁桃体炎)、风热感冒(如发热、咽痛),及热毒血痢(如细菌性痢疾),经典方剂“银翘散”以其为主药,治疗风热表证。

  5. 当归
    别名:干归、秦归、云归
    图片描述:根圆柱形,表面黄棕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形成层环明显,味甘辛。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应用:用于血虚萎黄(如贫血)、月经不调(如痛经、闭经)、经行腹痛(如痛经),及肠燥便秘(如老年性便秘),配伍川芎、白芍为“四物汤”,是妇科补血基础方。

    中草药名字及图片

  6. 甘草
    别名:国老、甜草、蜜草
    图片描述:根长圆柱形,表面红棕或灰棕,有纵皱纹,断面黄白色,味甜,粉性;茎直立,羽状复叶,荚果弯曲呈镰刀形。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应用:用于脾胃虚弱(如消化不良)、咳嗽痰多(如慢性支气管炎)、脘腹挛急疼痛(如胃痉挛),及缓解药物毒性(如附子中毒),被誉为“国老”,可调和诸药,配伍于多数方剂中。

  7. 薄荷
    别名:番薄荷、仁丹草、夜息香
    图片描述:茎方形,叶片对生,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揉搓后有清凉香气,味辛;花小,淡紫色,唇形。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应用:用于风热感冒(如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如急性咽炎)、麻疹初期(如疹出不透),及肝郁气滞(如胸闷、胁痛),含服薄荷可缓解咽喉不适,是“银翘散”的重要组成。

  8. 菊花
    别名:甘菊、白菊、滁菊
    图片描述:头状花序,花瓣白色或黄色,中央管状花黄色,气清香,味甘微苦;叶片卵形或掌状分裂,边缘有粗锯齿或浅裂。
    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用于风热感冒(如头痛、眩晕)、肝阳上亢(如高血压)、目赤肿痛(如结膜炎),及疔疮肿毒(如皮肤感染),杭白菊清肝明目,贡菊清热解毒,可泡茶饮用。

  9. 茯苓
    别名:茯灵、云苓、松苓
    图片描述:菌核呈球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棕褐至黑褐色,有皱缩纹理,断面白色或淡棕色,味淡,颗粒状。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用于水肿尿少(如肾炎水肿)、痰饮眩悸(如梅尼埃综合征)、脾虚食少(如慢性胃炎),及心神不安(如失眠),配伍白术为“苓术散”,增强健脾利水功效。

  10. 丹参
    别名:赤参、紫丹参、红根
    图片描述:根圆柱形,表面砖红或棕红色,有纵皱纹,断面疏松,味微苦涩;茎四棱,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应用:用于月经不调(如闭经、痛经)、经闭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胸痹心痛(如冠心病),及热入营血(如高热烦躁),复方丹参片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中成药。

    中草药名字及图片

中草药信息简表

名称 别名 性味 主要功效
人参 园参、黄参 甘微苦温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黄芪 北芪、膜芪 甘微温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枸杞 甘杞、红耳坠 甘平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金银花 双花、忍冬花 甘寒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当归 干归、秦归 甘辛温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甘草 国老、甜草 甘平 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薄荷 番薄荷、仁丹草 辛凉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菊花 甘菊、白菊 甘苦微寒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茯苓 云苓、茯灵 甘淡平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丹参 赤参、紫丹参 苦微寒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相关问答FAQs

问:中草药是否可以自行服用?
答:不建议自行服用中草药,中草药的使用需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不同体质、病症需配伍不同药材,且剂量、炮制方法均有讲究,人参虽补气,但实证、热证(如感冒发热)服用可能加重病情;甘草长期使用可能引起水肿,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误用导致不良反应。

问:中草药的“性味归经”是什么意思?
答:“性味归经”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中药作用特性的核心概念。

  • :指药物寒热温凉的性质,如生姜性温(散寒),金银花性寒(清热)。
  • :指药物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如酸味收敛(乌梅),辛味发散(薄荷)。
  • 归经:指药物对特定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如菊花归肝经(平肝明目),茯苓归脾经(健脾利水),通过性味归经,中医可精准配伍药物,直达病所,提高疗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治肠胃炎
« 上一篇 今天
求购药材种子,哪里能买到靠谱货源?急寻优质品种。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