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又名三七、山漆、金不换,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是传统名贵中药材,主产于云南文山、广西等地,其中云南文山因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所产三七品质最优,素有“文山三七甲天下”的美誉,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明代《本草纲目》,李时珍称其“止血之神药”,《本草纲目拾遗》亦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性味归经与核心功效
田七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心、肺经,其核心功效可概括为“止血、活血、消肿定痛”,兼具“止血不留瘀,活血不伤正”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被誉为“金不换”。
止血,治多种出血证
田七止血作用显著,无论虚寒、实热出血,单用即可奏效,常配伍其他止血药增强疗效,中医理论认为,其味甘能补,性温能行,既可收敛止血,又能化瘀生新,适用于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多种出血证,治吐血、衄血,可配伍花蕊石、血余炭,研末吞服;治崩漏,常配伍阿胶、艾叶炭,以止血固经,现代研究也证实,田七中的三七总皂苷、三七素(田七氨酸)等成分能缩短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增加血小板数量和聚集功能,促进血小板血栓形成,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田七活血化瘀之力较强,能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胸痹心痛、中风偏瘫等瘀血阻滞证,如《玉揪药解》载:“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治跌打损伤,可配伍当归、红花、川芎,内服外敷均可;治冠心病心绞痛,常配伍丹参、川芎、红花,以活血通脉、缓解胸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田七总皂苷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同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消肿定痛,疗疮痈肿毒
田七具有消肿定痛之功,内服外用均可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证。《本草纲目》载:“三七,主治金刃箭伤、跌打肿烂、吐血衄血……虎咬蛇伤诸病。”治疮痈肿毒,可单用研末,醋调外敷;治咽喉肿痛,可配伍牛蒡子、板蓝根,内服以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田七还可用于风湿痹痛,尤其对瘀血阻络所致的关节肿痛,配伍独活、威灵仙、秦艽等,能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缓解疼痛。
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深入,田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被进一步阐明,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一)主要化学成分
田七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类,占总提取物的12%以上,包括三七总皂苷(PNS)、人参皂苷Rg1、Rb1、三七皂苷R1等;此外还含有黄酮类、多糖、氨基酸、挥发油、微量元素等,三七总皂苷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核心成分,人参皂苷Rg1具有抗心肌缺血、神经保护作用,人参皂苷Rb1具有抗炎、调节免疫作用,三七皂苷R1则具有抗氧化、抗纤维化作用。
(二)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证实,田七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 止血与活血双向调节:三七素能快速止血,而三七总皂苷能抑制血小板过度聚集、促进纤溶,既防止血栓形成,又避免血液瘀滞,实现“止血不留瘀,活血不伤正”。
- 心脑血管保护:三七总皂苷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脑循环和冠脉循环,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具有防治作用。
- 抗炎与镇痛:三七总皂苷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并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介质,发挥镇痛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炎性疼痛有缓解作用。
- 免疫调节:多糖类成分能激活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 抗氧化与抗衰老:三七总皂苷、黄酮类成分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延缓衰老,对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潜在防治作用。
(三)临床应用
基于以上药理作用,田七在现代临床中常用于以下疾病:
- 心脑血管疾病: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脑梗死等,以三七总皂苷为主要成分的注射剂(如血栓通、血塞通)广泛应用于临床,能改善症状、减少发作频率。
- 出血性疾病: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咯血、月经过多等,可单用三七粉或配伍西药止血。
- 骨关节疾病:用于骨折延迟愈合、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能促进骨痂形成、改善骨代谢,缓解关节疼痛。
- 皮肤疾病:用于湿疹、痤疮、疮疡溃烂,外用三七粉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形成。
田七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 主要含量 | 主要药理作用 |
---|---|---|
三七总皂苷(PNS) | 12%以上 | 抗血栓、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抗炎、调节免疫 |
人参皂苷Rg1 | 约5% | 抗心肌缺血、神经保护、促进学习记忆能力 |
人参皂苷Rb1 | 约3% | 抗炎、调节免疫、抑制肝纤维化、抗焦虑 |
三七皂苷R1 | 约2% | 抗氧化、抗纤维化、保护血管内皮 |
三七素(田七氨酸) | 7%-0.9% | 缩短凝血时间、止血、抑制血小板过度聚集 |
使用注意与禁忌
田七虽功效卓著,但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避免不良反应:
- 体质禁忌:孕妇、月经期女性慎用(因有活血作用,可能引起流产或月经量增多);血虚无瘀者忌用(如单纯出血而无瘀滞、面色苍白、乏力等);阴虚火旺者不宜单独使用(可配伍滋阴药如麦冬、生地)。
-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3-10g;研粉吞服,1-3g/次,每日2-3次;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磨汁涂,不宜过量,过量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下瘀斑)。
-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中药“十八反”);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的患者需谨慎,避免增加出血风险;过敏体质者首次使用需小剂量试服,观察有无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 炮制方法:生三七偏于止血化瘀,适用于出血证、跌打损伤;熟三七(用油砂烫炒至表面棕黄色)偏于补血,用于血虚证、贫血,可配伍当归、黄芪等。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田七和三七是同一种药材吗?两者有何区别?
解答:田七和三七是同一种药材的不同名称,二者无本质区别。“三七”是其正式药用名称,来源于《本草纲目》,因其“七叶三枝”的植物形态而得名;“田七”则是其民间俗称,因主产于云南文山等地(多为田边地头种植)而得名,田七还有山漆(因能治疗跌打损伤,如漆黏合伤口)、金不换(因功效珍贵,难以用金钱衡量)等别名,无论是名称还是药用部位(均为干燥根和根茎)、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田七和三七均完全一致,临床可通用。
问题2:长期服用田七会有副作用吗?哪些人群不适合长期服用?
解答:长期服用田七是否会产生副作用,需根据体质、用量和服用人群综合判断,一般而言,健康人群在正常剂量(每日3-6g)短期服用安全性较高,但长期服用需注意以下几点:
- 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月经期女性不宜长期服用;有出血倾向者(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或正在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如华法林、氯吡格雷)者需禁用或慎用;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者单独长期服用可能加重症状。
- 潜在副作用: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伤(因三七皂苷需肝肾代谢)、胃肠道不适(恶心、腹胀)、过敏反应(皮疹、呼吸困难)等,建议长期服用者(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调理)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并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盲目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