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图片准确识别中草药的名称?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3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医学智慧与文化底蕴,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历代医籍中记载的中草药不仅是防病治病的天然药物,更是古人观察自然、归纳经验的结晶,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中草药逐渐回归大众视野,了解常见中草药的形态特征与名称,不仅能帮助我们辨识自然万物,更能为日常养生与疾病防治提供基础,本文将结合中草药的图片特征与名称,分类介绍常见品种,并附实用信息表格,最后解答常见疑问,助力读者初步认识中草药的世界。

中草药图片及名字

中草药的形态千差万别,从根、茎、叶到花、果实、种子,每种部位都可能具备独特的药用价值,按功效划分,中草药可分为清热解毒类、补益类、活血化瘀类、解表类等,不同类别的中草药在形态特征与临床应用上各有侧重,以清热解毒类为例,这类中草药多用于治疗热毒炽盛引起的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等症状,其植株形态往往带有“清冷”或“苦寒”的视觉特征。

常见中草药的图片特征与名称

(一)清热解毒类

  1. 金银花
    图片特征: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气清香,味甘微苦,茎蔓生,中空,老枝褐色,嫩枝绿色,常对生叶片。
    名称由来:因花朵初开时为白色,后转为黄色,黄白相间如金银,故名“金银花”。

  2. 蒲公英
    图片特征: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干燥全草,根呈圆锥形,表面棕褐色,抽皱;叶基生,呈莲座状,叶片羽状深裂或浅裂,裂片倒披针形,边缘具齿或波状齿,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花茎1至数条,中空,顶端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舌状花黄色,瘦果长椭圆形,具白色冠毛。
    名称由来:古代医家以其“蒲公英草,主治妇人乳痈肿”,且种子随风飘散如“蒲公之絮”,故名。

  3. 连翘
    图片特征: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呈长卵形至卵形,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自顶端开裂成两瓣,表面有多数细小疣点,基部有果柄残痕;质硬,种子多枚,黄绿色,一端有翅,茎直立,枝条开展,叶片对生,边缘有不规则锯齿。
    名称由来:因果实形似古代的“连车”,且功效“连结结聚,使消散”,故名“连翘”。

(二)补益类

  1. 人参
    图片特征: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灰黄色,上部有断续的横纹,下部有支根2-3条,全须参常带有细根和根茎(芦头);根茎(芦头)上有碗状茎痕(芦碗),质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有菊花心,茎单一直立,掌状复叶,伞形花序顶生,花小而绿。
    名称由来:因“人形”而名,古人认为其根如人形,能“大补元气”,故称“人参”。

    中草药图片及名字

  2. 黄芪
    图片特征: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根呈圆柱形,表面淡棕黄色或淡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强,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茎直立,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蝶形,黄白色。
    名称由来:古代以“黄耆”为名,“耆”意为“长”,言其能“长肌肉、补气”,后因“耆”与“芪”音近,演变为“黄芪”。

  3. 枸杞
    图片特征: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果实呈椭圆形或纺锤形,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透明皱缩,果皮柔韧,果肉厚,味甜;种子多数,肾形,扁而小,茎蔓生,枝条细长,有纵棱,叶互生或簇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淡紫色,浆果成熟时为红色。
    名称由来:因其“棘如枸刺,茎有棘,茎叶可作羹,味苦如枸杞”,故名“枸杞”,又称“甘杞”。

(三)活血化瘀类

  1. 丹参
    图片特征: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根茎短粗,根数条,长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质硬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可见黄白色小点,茎四棱形,方形,叶对生,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披针形,轮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唇形,蓝紫色。
    名称由来:因根皮赤而肉紫,“丹”指红色,“参”言其补,故名“丹参”,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2. 川芎
    图片特征: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结节状团块,表面黄褐色,粗糙,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窝(茎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油点,形成层环波状,茎直立,圆柱形,中空,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全裂,复伞形花序,白色小花。
    名称由来:因产于四川(古称“川”)而形如“芎藭”(一种香草),故名“川芎”,为“血中之气药”。

(四)解表类

  1. 薄荷
    图片特征: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茎方形,直立或基部平卧,有倒生柔毛,节上生根;叶片对生,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边缘具齿,表面深绿色,背面浅绿色,揉后有特异清凉香气;轮伞花序腋生,花小,淡紫色或白色,花冠二唇形。
    名称由来:古代称“蕃荷菜”,因“薄荷”有“留香清凉”之意,后简称“薄荷”,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中草药图片及名字

  2. 麻黄
    图片特征: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棱,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厘米,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髓部红棕色;叶膜质,鳞片状,基部鞘状联合。
    名称由来:因“麻黄发汗力强,如‘麻’之黄,发汗如‘黄’之速”,故名,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常见中草药信息速查表

名称 图片特征简述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金银花 花蕾棒状,黄白相间,茎蔓生,叶对生 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蒲公英 叶基生莲座状,羽状深裂,花黄色,瘦果有冠毛 苦甘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连翘 果实卵形,黄棕色,两瓣开裂,茎直立 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人参 主根纺锤形,有芦碗,断面有菊花心,掌状复叶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经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
黄芪 根圆柱形,表面棕黄色,断面纤维性,茎直立 甘温,归脾、肺经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
枸杞 果实椭圆形,鲜红色,味甜,茎蔓生,叶卵形 甘平,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丹参 根皮赤红,木部灰黄,茎四棱,花蓝紫色 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
川芎 根茎结节状,有轮节,断面油点多,复伞形花序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薄荷 茎方形,叶对生,揉之清凉,花淡紫色 辛凉,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麻黄 草质茎细长,有细纵棱,节明显,髓部红棕色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注意事项

中草药的使用需遵循“辨证论治”原则,不同体质、不同病症适用不同药物,不可自行盲目服用,金银花虽清热解毒,但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使用;人参大补元气,实证、热证忌服;麻黄发汗力强,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者禁用,中草药的炮制方法(如生用、蜜炙、酒制等)会影响其功效,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通过图片区分金银花和金银藤?
解答:金银花与金银藤(忍冬藤)同属忍冬科植物,但药用部位不同,形态差异明显,金银花为花蕾或初开的花,呈棒状,黄白相间,表面有短柔毛,气味清香;而金银藤是植物的干燥茎枝,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表面棕褐色或红棕色,有纵皱纹和明显的节,断面黄白色,中空,味微苦。“花是金银花,藤是金银藤”,通过观察是“花”还是“茎枝”即可区分。

问题2:中草药是否可以长期服用?为什么?
解答:中草药并非“纯天然无毒”,长期服用需谨慎,中草药的性味有偏(如寒、热、温、凉),长期单一服用可能破坏机体阴阳平衡,例如长期服用黄连、金银花等寒凉药物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食欲不振;部分中草药含有毒性成分(如附子、朱砂等),需严格炮制并控制剂量,长期服用可能蓄积中毒,中草药长期服用需在中医师辨证后,根据体质变化调整用药方案,避免“久服偏颇”。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固精的中草药有哪些?
« 上一篇 今天
贵州为何适合种植药材?气候土壤优势何在?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