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科药材种类繁多,功效与使用禁忌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毛茛科是被子植物中较大的科之一,全球约有60属2000余种,广泛分布于温带和寒带地区,我国有42属约720种,遍布南北各地,其中不乏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该科植物多为草本,少为灌木或木质藤本,茎通常直立或攀援,叶多互生,掌状分裂或羽状复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萼片和花瓣多为5枚,雄蕊多数,聚合蓇葖果或瘦果,作为药用资源,毛茛科植物因其含有的生物碱、皂苷、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在中医药及现代医药中应用广泛,部分药材既是传统中药,也是现代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

毛茛科药材

常见毛茛科药材详解

毛茛科药材以根、根茎、全草或花入药,功效涵盖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止痛等,以下为几种代表性药材的详细介绍:

黄连

来源: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或云连(Coptis teeta)的干燥根茎,分别称“味连”、“雅连”、“云连”。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与应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清热燥湿要药”,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所致的口舌生疮、心烦不眠,以及痈肿疔疮、目赤肿痛等,现代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胃肠炎、结膜炎、化脓性感染等,其有效成分小檗碱(黄连素)具有广谱抗菌、抗炎、降血糖作用。
注意事项:过量服用易致呕吐、腹泻,脾胃虚寒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乌头

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的干燥母根(称“川乌”),或其子根的加工品(称“附子”)。
性味归经:辛、苦,热;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功效与应用: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川乌长于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附子善于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头碱具有镇痛、抗炎、调节心血管功能作用,但因毒性强烈,必须经过炮制(如蒸、煮)降低毒性,且入药需先煎1-2小时。
注意事项: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同用;过量可致心律失常、呼吸麻痹,严重者死亡。

白头翁

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与应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治痢要药”,主治热毒血痢、阴痒带下、痈肿疮疡,现代多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滴虫性阴道炎,其白头翁皂苷具有抗阿米巴原虫、抗炎、抗氧化作用。
注意事项:虚寒泻痢者忌用;不宜与乳香、没药同用。

毛茛科药材

牡丹皮

来源: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的干燥根皮。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与应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现代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血栓性疾病,其有效成分丹皮酚具有解热、镇痛、降压、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虚寒出血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威灵仙

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或东北铁线莲(Clematis manshurica)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效与应用: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骨鲠咽喉,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以及鱼骨鲠喉,现代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刺,其威灵仙皂苷具有抗炎、镇痛、松弛平滑肌作用。
注意事项:气血虚弱者慎用;孕妇忌用;不宜与茶同饮。

主要毛茛科药材信息表

药材名 来源部位 性味 功效 主要应用
黄连 根茎 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湿热痞满,泻痢,高热神昏,痈肿疔疮
乌头 母根(川乌)、子根(附子) 辛、苦,热;大毒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川乌);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附子) 风寒湿痹,心腹冷痛,亡阳虚脱
白头翁 苦,寒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热毒血痢,阴痒带下
牡丹皮 根皮 辛、苦,微寒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温毒发斑,经闭痛经,高血压
威灵仙 根及根茎 辛、咸,温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风湿痹痛,骨鲠咽喉
金莲花 苦,寒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 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口疮
升麻 根茎 辛、微甘,微寒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麻疹不透,齿痛,脱肛

现代研究与应用

毛茛科药材的现代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上,该科植物普遍含生物碱(如小檗碱、乌头碱、白头翁碱)、皂苷(如白头翁皂苷、威灵仙皂苷)、黄酮类(如牡丹酚)、挥发油等成分,小檗碱具有抗菌、抗病毒、降血糖、调节免疫作用,已广泛用于临床;乌头碱经结构修饰后可开发为镇痛药物;丹皮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在皮肤科、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显示出潜力,部分毛茛科植物如金莲花、升麻在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内分泌等方面也展现出良好应用前景。

使用注意事项

毛茛科药材多具毒性或寒凉之性,使用时需严格遵循辨证论治原则:

毛茛科药材

  1. 毒性药材:如乌头、天雄等,必须经过规范炮制,控制剂量,避免长期服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反应,出现中毒症状(如口舌麻木、心律失常)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2. 寒凉药材:如黄连、白头翁、牡丹皮等,脾胃虚寒、阳虚体质者慎用,过量易致腹泻、腹痛。
  3. 配伍禁忌:部分药材存在“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如乌头不宜与半夏、瓜蒌等同用,牡丹皮不宜与藜芦同用。
  4.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避免使用或遵医嘱,如威灵仙、升麻等有通经或升提作用,孕妇慎用。

相关问答FAQs

Q1:毛茛科药材都有毒吗?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A1:并非所有毛茛科药材都有毒,如黄连、白头翁、牡丹皮等毒性较低,而乌头、天仙子等毒性较强,使用时需注意:①明确药材毒性等级,毒性药材(如乌头)必须炮制后使用,且严格控制剂量;②寒凉性药材(如黄连)需辨证使用,避免虚寒体质误用;③遵循配伍禁忌,如乌头不宜与半夏同用;④用药期间观察反应,出现不适及时停药。

Q2:为什么黄连被称为“清热燥湿要药”?其现代药理作用有哪些?
A2:黄连苦寒沉降,清热力强,尤其善于清中焦湿热,且能泻火解毒、燥湿止痢,故被誉为“清热燥湿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黄连素)具有:①广谱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效果;②抗炎、调节免疫,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③降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④抗溃疡,保护胃黏膜,这些作用使其在治疗肠道感染、糖尿病、胃炎等疾病中广泛应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治疗痛风效果如何?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名称图片如何准确识别草药?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