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米中药材有哪些药用功效?日常服用有何禁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槐米为豆科植物槐树(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花梗及杂质,干燥而成,其性微寒,味苦,归肝、大肠经,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之效,临床用于治疗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还发现其具有降压、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等作用。

槐米 中药材

槐米主产于我国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等地,其中河北保定、山东济宁等地所产槐米因花蕾饱满、色泽黄绿、有效成分含量高而道地闻名,其采收期极为关键,需在花蕾呈绿色饱满、尚未开放时(通常为7-8月)及时采收,若采收过晚,花开放后有效成分芦丁含量会显著下降,影响药材质量,采收后的花蕾需迅速干燥,避免发酵变质,传统多采用阴干或晒干,现代部分产区采用低温烘干技术,以保留更多活性成分。

从中医理论看,槐米苦寒沉降,入肝经血分,能清泄肝火,凉血止血,尤善治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常配伍地榆、荆芥炭等增强止血效果;其清肝泻火之力可治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常与夏枯草、菊花配伍,现代研究证实,槐米主要含芦丁(芸香苷)、槲皮素、槐花二醇、槐米甲、乙、丙素等成分,其中芦丁含量可达20%左右,是其发挥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芦丁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促进凝血,同时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高血压辅助治疗及毛细血管性出血的防治。

槐米 中药材

槐米的用法多样,内服可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可研末调敷患处,使用时需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因其性寒易伤中阳;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以免加重虚寒症状,槐米不宜与藜芦同用,遵循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

槐米主要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

主要成分 现代药理作用
芦丁(芸香苷)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强血管弹性;抗炎、抗氧化;辅助降血压、降血脂
槲皮素 抗自由基、抗氧化;抗炎、抗过敏;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
槐花二醇 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槐米甲、乙素 收缩血管、止血;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缓解腹痛

相关问答FAQs

问:槐米和槐花有什么区别?
答:槐米与槐花均来源于槐树,但药用部位和采收时间不同,槐米是槐树未开放的花蕾,色绿饱满,以夏季采收为主,主含芦丁,功效偏于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常用于血热出血及肝火亢盛;槐花则包括开放的花朵,部分产区也用槐花(开放的花),其性味与槐米相近,但效力稍缓,且部分槐花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二者在临床应用中常根据病情选择,槐米更适用于急性出血或肝火旺者。

槐米 中药材

问:长期服用槐米会有副作用吗?
答:槐米性寒,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不适,尤其脾胃虚寒者更需谨慎,其含有的芦丁等成分过量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的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建议服用3-5天后评估症状,若无改善应及时就医,避免长期自行用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湖南中草药为何能成为地域健康瑰宝?
« 上一篇 今天
国家药材收购政策有何新动向?如何兼顾药农利益与药材质量?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