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处中国南疆,北回归线横贯中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使其成为中草药种植的天然宝库,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6-23℃,年降水量1200-3600mm,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形交错,为不同生态习性的中草药提供了生长环境,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广西中草药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了以“桂药”为核心、壮瑶药为特色的产业体系,不仅为全国中药材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也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广西中草药种植的核心优势
广西中草药种植的优势首先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加之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等地形多样,孕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据统计,广西药用植物资源达4623种,其中列入《中国药典》的有300余种,罗汉果、田七、八角、肉桂等“桂十味”道地药材享誉全国,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广西将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列为千亿元产业重点培育,出台专项规划支持种植基地建设、良种培育和品牌推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种植历史悠久,农民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经验,结合现代技术的推广,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有效提升了种植效益。
主要中草药品种及种植特色
广西中草药品种丰富,既有传统道地药材,也有特色壮瑶药,形成了“南药”“桂药”双轮驱动的格局,以下是广西主要中草药品种及种植特点:
品种名称 | 主要特点 | 核心产区 | 应用价值 |
---|---|---|---|
罗汉果 | 被誉为“神仙果”,含罗汉果苷,甜度为蔗糖的300倍,耐储存 | 桂林永福、临桂 | 药食同源,用于润肺止咳、利咽开音,是广西标志性出口药材 |
田七(三七) | 五加科人参属,含三七皂苷,主治止血、消肿、活血化瘀 | 靖西、那坡、德保 | “金不换”,心脑血管疾病常用原料,广西产量占全国30%以上 |
八角 | 茴香科常绿乔木,果实呈八角形,是重要香料和药材 | 梧州藤县、玉林容县、贵港港南 | 调中理气、温阳散寒,全国90%的八角产自广西 |
肉桂 | 樟科常绿乔木,树皮入药,含桂皮醛,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 防城港东兴、藤县、岑溪 | 与八角并称“南药双绝”,广西肉桂产量占全国70% |
金银花 | 忍冬科藤本,花蕾入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 隆林、资源、融安 | 广西金银花以“金花3号”品种为主,花期长、产量高 |
巴戟天 | 茜草科藤本,根入药,补肾阳、强筋骨 | 昭平、蒙山、贺州 | 壮瑶药常用药材,仿野生种植模式下有效成分含量高 |
广藿香 | 唇形科草本,茎叶入药,化湿醒脾、辟秽和中 | 横州(横县)、玉林 | 是“十大广药”之一,用于脾胃湿浊、胸闷呕吐 |
这些品种中,罗汉果、八角、肉桂等已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链完整;田七、巴戟天等则通过仿野生种植提升品质,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种植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
为提升中草药种植效益,广西积极探索多元化种植模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林下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森林资源,在八角、肉桂、杉木等林下套种田七、黄精、天冬等耐阴药材,实现“一地双收”甚至“一地多收”,藤县在肉桂林下套种巴戟天,每亩年增收达3000元以上,同时保持了水土,生态效益显著。
二是标准化种植基地,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带动,建设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基地,推广“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统一加工”的“五统一”模式,如桂林罗汉果种植基地采用标准化大棚育苗、水肥一体化技术,亩产提高20%,品质达标率提升至95%以上。
三是“药旅融合”发展,依托中草药资源优势,发展中药材观光、体验、康养等产业,玉林北流市打造“中国南方药都”,建设中药材种植观光园、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吸引游客体验采药、炮制等过程,带动了乡村旅游和药材销售。
产业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广西中草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23年,全区中草药种植面积超500万亩,产量约120万吨,产值突破300亿元,罗汉果、八角、肉桂等品种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加工企业数量达2000余家,其中桂林三金、梧州中恒等企业以中草药为原料生产的药品年销售额超百亿元,“广西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达15个,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
但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技术支撑不足,部分产区仍依赖传统经验,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滞后,导致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二是产业链条短,初级产品占比达70%以上,精深加工不足,附加值较低;三是市场波动大,中药材价格受供需、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农户种植风险较高;四是品牌影响力有待加强,部分优质药材未形成全国性品牌,市场竞争力不足。
发展前景与对策
展望未来,广西中草药产业迎来广阔发展机遇,随着中医药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中药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广西应立足资源优势,重点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中草药新品种,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建立从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
二是延伸产业链,发展中药材提取、保健品、药食同源产品,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开发罗汉果果粉、肉桂精油、田七养生茶等产品,拓展市场空间。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整合“桂药”品牌资源,通过电商平台、中医药博览会等渠道推广“广西南药”公共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稳定产销关系,降低农户种植风险,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红利。
相关问答FAQs
问:广西中草药种植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答:广西中草药种植的核心优势包括:①自然条件优越,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多样地形为药用植物提供了生长环境;②资源禀赋丰富,拥有4623种药用植物资源,“桂十味”等道地药材品质突出;③政策支持力度大,被列为千亿元产业重点培育,从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给予扶持;④种植历史悠久,农民经验丰富,产业化模式成熟,能有效提升种植效益。
问:如何提升广西中草药产业的标准化程度?
答:提升标准化程度需从多方面入手:①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制定主要中草药的种植规范,包括品种选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实现“五统一”管理;②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实现药材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可追溯;③加强主体培育,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④强化科技支撑,联合科研机构研发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确保药材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