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药材收购主要针对哪些药材?收购价格如何制定?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桂林作为中国著名的“山水甲天下”旅游城市,同时也是重要的中药材产区,药材收购产业在当地农业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桂林形成了以罗汉果、田七、淮山、茯苓等道地药材为核心的种植与收购体系,不仅为中医药产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也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复苏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桂林药材收购产业在规模、模式、链条延伸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桂林药材收购

桂林药材资源优势与分布

桂林地处广西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9℃,降水量1900毫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地、丘陵、平原交错,土壤类型以红壤、黄壤为主,富含有机质,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桂林中药资源志》记载,境内有药用植物资源2060种,其中道地药材30余种,如资源县的银杏(叶用)、灵川的灵香草(芳香类)、荔浦的茯苓(菌类)、永福的罗汉果(果实类)、龙胜的田七(根茎类)等,这些药材因品质优良、有效成分含量高,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罗汉果的甜苷含量达15%以上,远高于国家标准;田七的皂苷含量稳定在8%-10%,被《中国药典》列为优质产区,桂林还建立了多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如兴安县的万亩淮山基地、阳朔县的千亩金银花基地,为规模化收购提供了稳定原料。

桂林药材收购主体多元化

桂林药材收购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大型药企,如桂林三金药业、梧州中恒集团等,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与种植户签订订单,定向收购道地药材,确保原料质量可控;二是专业药材市场,如桂林中药材专业市场(位于象山区),是华南地区重要的药材集散地,吸引全国各地的药商前来采购,年交易额超20亿元;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如荔浦茯苓合作社、永福罗汉果合作社,通过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组织分散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提升议价能力;四是电商平台,如拼多多“桂林药材馆”、抖音“助农直播间”,近年来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方式,打通了药材从产地到终端消费者的直销渠道,减少了中间环节;还有部分个体药商活跃于乡村市场,进行小批量收购和转卖,主要服务于小型药厂或中药饮片加工户。

桂林药材收购流程标准化

药材收购从田间到终端需经过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直接影响药材价值和市场认可度,以下是桂林药材收购的主要流程及要点:

桂林药材收购

环节 操作要点 注意事项
采收 根据药材成熟期选择晴天采收(如罗汉果9-10月、田七7-8月),避免雨天导致霉变;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方法(根茎类深挖,果实类轻摘)。 采收过早有效成分不足,过晚则品质下降,如淮山需在霜降后采收,淀粉含量最高。
初加工 清洗泥沙、去除杂质,切片(如淮山、田七),干燥(晒干、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50℃以下避免有效成分流失)。 干燥场所需通风防潮,避免发霉;切片厚度均匀,便于后续炮制和储存。
质检 外观检查(色泽、完整度)、内在成分检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甜苷含量)、农残检测(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不合格药材需单独存放,禁止流入市场;建立质检档案,实现可追溯。
定价 参考市场行情(如桂林中药材市场价格指数)、考虑药材等级(一等品、二等品)、订单价(与药企签订的保底价)。 价格波动大时需与农户协商,保障双方利益;避免恶性压价,维护产业可持续发展。
运输 选择合适的包装(麻袋、纸箱,内衬防潮纸);对温湿度敏感的药材(如金银花)采用冷链运输。 运输过程中避免挤压、暴晒,确保药材完好;快速转运,减少中间环节耗时。

桂林药材收购产业现状与挑战

现状:桂林药材收购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截至2023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5万亩,年产量超30万吨,收购产值约50亿元,带动农户15万户增收,政策支持方面,桂林市政府出台《桂林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将中药材产业作为特色农业支柱产业,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基地建设、技术推广和品牌培育,如在资源县、龙胜县建设“道地药材保护区”,对种植户给予每亩500元补贴,品牌建设方面,“桂林罗汉果”“桂林田七”“荔浦茯苓”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桂林道地药材”区域公共品牌价值突破100亿元,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市场。

挑战:尽管发展迅速,桂林药材收购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标准化程度不高,全市中药材种植户中,仅30%左右实行GAP标准化种植,多数农户凭经验种植,导致药材质量参差不齐,有效成分含量波动大,影响市场竞争力,二是产业链条短,80%以上的药材以原材料形式出售,深加工产品(如中药饮片、提取物、保健品)占比不足20%,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三是市场波动大,如2022年罗汉果因产量过剩,收购价格从每斤12元跌至5元,导致部分农户亏损,四是人才短缺,既懂中药材种植技术又熟悉市场运营的复合型人才不足,合作社和药企普遍反映缺乏专业质检、电商运营人员。

桂林药材收购产业发展方向

为推动桂林药材收购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需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推进标准化种植,扩大GAP基地面积,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技术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建立“从田间到车间”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二是延伸产业链,支持药企建设深加工项目,如罗汉果甜苷提取、田七超微粉加工、茯苓多糖保健品开发,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加强品牌营销,通过举办“桂林药材节”、参加国际医药展会、与文旅产业融合(如开发药材观光采摘游)等方式,提升“桂林道地药材”品牌影响力,四是推动数字化转型,建立桂林中药材大数据平台,实时发布市场价格、供需信息,指导农户科学种植和收购;发展“互联网+药材”模式,鼓励合作社和药企入驻电商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桂林药材收购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桂林药材收购的价格通常受哪些因素影响?
解答:桂林药材收购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①市场供需关系,如某种药材当年产量大、市场需求少,价格下跌(如2022年罗汉果产量过剩导致价格腰斩);②药材品质等级,一等品(有效成分含量高、外观完整)价格远高于二等品,如田七一等品每斤80-100元,二等品仅50-70元;③气候与灾害,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会导致减产,推高价格(如2021年夏季暴雨导致淮山减产,价格上涨20%);④政策调控,政府对道地药材的补贴、储备政策会影响市场预期,如对罗汉果的收储政策可稳定价格;⑤加工成本,如烘干、切片、包装等成本增加,也会传导至收购价格。

问题2:普通种植户如何对接药材收购商,确保稳定销售?
解答:普通种植户可通过以下途径对接收购商:①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与药企、市场对接,签订保底收购订单,降低销售风险(如永福罗汉果合作社与三金药业签订长期订单,保证收购价不低于市场价);②参加当地政府或农业农村局组织的药材展销会、对接会,如每年“桂林药材节”会有全国药商参与,种植户可直接洽谈合作;③利用电商平台注册店铺,通过拼多多、抖音等平台展示药材品质,吸引采购商(如阳朔金银花种植户通过直播带货,年销售额超百万元);④与个体药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个体药商虽规模小,但收购灵活,可解决小批量销售需求,但需注意选择信誉好的商贩,避免压价或打白条。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中毒频发,背后原因是什么?如何科学规避风险?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目录涵盖多少种常见中草药?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