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指哪些中草药?它们各自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黄中草药”是一类以颜色特征命名,且多与脾胃功能相关的药材群,中医认为“黄色入脾”,脾主运化、统血,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黄中草药”多具补脾益气、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在临床应用中历史悠久,是中医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历代医籍均对“黄中草药”有详细记载,其应用范围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至今仍在现代中医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黄 中草药

“黄中草药”的品种繁多,根据其功效特点可分为补气类(如黄芪)、清热燥湿类(如黄连、黄芩、黄柏)、攻下类(如大黄)等,最具代表性的包括黄芪、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等,它们在中医临床中各具特色,应用广泛,以黄芪为例,其性甘微温,归脾、肺经,被誉为“补气之长”,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黄芪甲苷、黄芪多糖等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利尿、降压、抗衰老、保肝等作用,在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中显示出良好效果,黄连则性苦寒,归心、脾、胃、肝、胆经,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见长,适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眠、血热吐衄、痈肿疖疮等症,其主要活性成分小檗碱(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病毒、降血糖、抗炎作用,是临床治疗肠道感染、糖尿病等常用药,黄芩性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长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常用于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泻痢、热淋、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症,黄芩苷等成分具有解热、抗炎、保肝、利胆、抗氧化等作用,黄柏性苦寒,归肾、膀胱经,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适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痹、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等症,其含有的小檗碱、黄柏碱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降血糖、免疫调节等作用,大黄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以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退黄为用,适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跌打损伤等症,蒽醌类成分是其泻下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同时还具有保肝、降血脂、抗肿瘤等作用。

以下是部分常见“黄中草药”的关键信息汇总:

黄 中草药

名称 来源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现代药理作用 使用注意
黄芪 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 甘,微温;归脾、肺经 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增强免疫、利尿、降压、抗衰老、保肝 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者慎用
黄连 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根茎 苦,寒;归心、脾、胃、肝、胆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抗菌、抗病毒、降血糖、抗炎 脾胃虚寒者忌用
黄芩 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解热、抗炎、保肝、利胆、抗氧化 脾胃虚寒者慎用
黄柏 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树皮 苦,寒;归肾、膀胱经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抗菌、抗炎、降血糖、免疫调节 脾胃虚寒者忌用
大黄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 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泻下、保肝、降血脂、抗肿瘤 孕妇、月经期、哺乳期妇女慎用

现代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黄中草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黄芪中的黄芪多糖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黄连中的小檗碱能抑制细菌DNA复制,发挥广谱抗菌作用,同时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能刺激肠黏膜,促进肠道蠕动,产生泻下作用,同时还具有保护肝细胞、促进胆汁分泌等功效。“黄中草药”在复方制剂中常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或减轻副作用,如“补中益气汤”中黄芪配伍人参、白术,共奏补中益气之效;“黄连解毒汤”中黄连、黄芩、黄柏配伍栀子,共奏清热泻火解毒之效,这些配伍原则体现了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使“黄中草药”的临床应用更加灵活和高效。

相关问答FAQs

Q1:所有“黄中草药”都能补脾,适合脾胃虚弱者长期服用吗?
A:并非所有“黄中草药”都适合脾胃虚弱者长期服用,虽然中医认为“黄色入脾”,但“黄中草药”的性味功效各异:黄芪性甘温,是补气健脾的常用药,适合脾胃气虚者;但黄连、黄芩、黄柏性苦寒,清热燥湿力强,主要用于湿热证,脾胃虚寒者服用会加重腹泻、腹痛等不适;大黄性苦寒,泻下攻积,仅适用于实热便秘,脾胃虚弱者禁用,使用“黄中草药”需根据体质和辨证结果,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避免盲目长期服用。

黄 中草药

Q2:服用“黄中草药”期间需要注意哪些饮食禁忌?
A:服用“黄中草药”期间需根据药物性味和病情调整饮食,一般应避免生冷、油腻、辛辣、腥膻等食物,服用黄芪等补气药时,应避免萝卜、绿豆等可能降低药效的食物;服用黄连、黄芩等清热燥湿药时,应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助湿生热;服用大黄等泻下药时,应忌食生冷、坚硬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部分“黄中草药”与食物存在相互作用,如服用黄连期间不宜饮茶,茶叶中的鞣酸会降低药效,具体禁忌需遵医嘱或参考药物说明书。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学科如何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
« 上一篇 今天
药材藤图片大全能识别哪些品种及药用特征?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