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作为中药材,其具体功效、适用人群及使用禁忌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是临床常用的补益类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因其寄生于桑树等植物上而得名,又名“广寄生”“北寄生”,其性味苦、甘,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之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等症,历代医家对其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现代研究也进一步阐明了其药理作用与临床价值。

桑寄生 中药材

来源与性状

桑寄生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多寄生于桑、桃、梨、榆等树上,冬季至次春采收,割下带叶茎枝,晒干或蒸后晒干,药材呈圆柱形,长3~7cm,直径0.5~1.5cm;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具细纵纹,并有多数细小棕色皮孔及黄褐色或灰白色的叶痕;质坚硬,断面不整齐,皮部红棕色,木部色较浅;叶常脱落或残存,完整者呈卵形或椭圆形,长3~8cm,宽2.5~5cm,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表面黄褐色或暗绿色,主脉明显,革质;气微,味涩,以枝条匀称、叶多色绿、味涩者为佳。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桑寄生性平,味苦、甘,入肝、肾经,其性降而补,能补肝肾、益精血,又能通经络、祛风湿,为补而不滞、祛邪不伤正之品。

  1. 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筋骨无力、步履艰难,常配伍杜仲、牛膝、续断等,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独活寄生汤”;亦可单独用于老年体虚、腰痛脚弱,单用煎服或浸酒服。
  2. 祛风湿、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尤其是肝肾亏虚、邪气痹着所致的关节不利、屈伸不利,常与独活、秦艽、防风等祛风湿药同用,既祛风除湿,又补肝肾以固本。
  3. 养血安胎:用于肝肾亏虚、冲任不固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配伍阿胶、续断、艾叶等,如《景岳全书》之“泰山磐石散”,共奏养血安胎、补肾固经之效,其尚可用于崩漏、月经过多等血虚有热之症,配伍阿胶、地黄等养血止血。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桑寄生性平,补而不燥,但仍需注意辨证使用,阴虚血燥者慎用,以免助湿伤阴;湿热痹痛者不宜单用,需配伍清热燥湿药,孕妇使用时应遵医嘱,避免过量或长期服用。

桑寄生 中药材

现代研究与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寄生含黄酮类(槲皮素、扁蓄苷等)、三萜类(β-香树脂醇等)、多糖、苷类等成分,具有多重药理作用:

  1. 抗炎镇痛:黄酮类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2. 降压与心血管保护:提取物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肌缺血,对高血压、冠心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3. 增强免疫:多糖成分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4. 促进骨骼健康:其含有的钙、磷及有机成分可促进骨形成,延缓骨质疏松;
  5. 安胎作用: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减少子宫活动,与“养血安胎”的传统功效相符。

桑寄生已被制成多种中成药,如“桑寄生颗粒”“独活寄生丸”等,广泛应用于临床;亦常作为药膳食材,如桑寄生茶、桑寄生瘦肉汤等,兼具药用与保健价值。

桑寄生基本信息表

项目
来源 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性味归经 苦、甘,平;归肝、肾经
功效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
主治 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阴虚血燥者慎用;孕妇遵医嘱

相关问答FAQs

问:桑寄生和槲寄生有什么区别?
答:桑寄生与槲寄生均为寄生植物,功效相似,但来源和性味归经略有不同: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性平,归肝、肾经,长于补肝肾、强筋骨;槲寄生为槲寄生科植物,性微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之力稍强,且兼有止咳平喘之效,可用于肺虚咳嗽,二者植物形态、化学成分也有差异,临床需根据具体病症辨证选用。

桑寄生 中药材

问:桑寄生可以长期服用吗?
答:桑寄生性平,补而不峻,一般短期服用安全性较高,但长期服用需根据个人体质辨证,若为肝肾亏虚、风湿痹痛等证,在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可适当长期服用;若为实证、热证(如湿热痹痛、阴虚火旺等),则不宜长期使用,以免“闭门留寇”,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用药需遵医嘱,避免自行长期服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辣木籽的保健功效,真的适合所有人日常食用吗?
« 上一篇 昨天
蕲春中药材市场凭借何种优势领跑全国中药材交易?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