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收集并整理所有中草药的名字及其对应高清图片资料?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瑰宝,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据统计我国现有中草药资源达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受篇幅限制,无法穷尽所有中草药,以下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中草药,按其主要功效分类介绍,并提示可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图片进行对照学习。

所有中草药名字和图片

解表类中草药多用于发散表邪,治疗感冒、发热等症,如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其茎呈细长圆柱形,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节明显,图片中可见其细密的纵纹和膜质鳞叶;桂枝为樟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药材呈长圆柱形,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及细皱纹,断面黄棕色至红棕色。

清热类中草药用于治疗热病高热、湿热泻痢等症,黄芩为唇形植物黄芩的根,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药材呈圆锥形,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扭曲的纵纹,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气清香,图片中可见其未开放的花蕾顶端有钝头。

补益类中草药用于改善气、血、阴、阳亏虚,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药材呈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灰黄色,上部有断续的横纹,下部有支根根痕,顶端根茎(芦头)有碗状茎痕,图片中可见其特有的“芦碗”特征;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药材呈圆柱形,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断面纤维性强,显粉性。

活血化瘀类中草药用于改善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丹参为唇形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药材根茎短粗,根呈长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红色,粗糙,具纵皱纹,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图片中可见其断面皮部红棕,木部灰黄。

所有中草药名字和图片

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草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气喘,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药材呈类球形,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有麻点状根痕,下方有圆脐状疤痕,图片中可见其顶端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

安神类中草药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多梦,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成熟种子,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养心益肝、安神、敛汗,药材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微隆起,图片中可见其一面纵线纹明显,种仁乳白色,子叶富油性。

中草药图片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配套彩色图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官网、正规中医药图书(如《中药大辞典》)或专业数据库(如“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查询获取,确保图片与正品药材特征一致,避免混淆(如防己与广防己、五加皮与香加皮),需注意,中草药的使用需遵循中医理论,在专业中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进行,根据体质、病情辨证用药,不可盲目自行服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

FAQs

所有中草药名字和图片

  1. 问:如何通过图片准确识别中草药,避免混淆?
    答:识别中草药需结合植物形态(根、茎、叶、花、果)、药材性状(形状、颜色、气味、断面)及显微特征,建议参考权威图鉴(如《中药鉴定学》教材),或通过正规数据库(如“中国植物图像库”)比对,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警惕伪品(如用土豆冒充三七、用菊科冒充金银花)。

  2. 问:中草药是否可以自行购买并长期服用?
    答:不建议自行购买长期服用,中草药讲究“辨证论治”,不同体质(如寒热虚实)需用不同药材,如体寒者误服黄连、黄芩等苦寒药可能伤脾胃;部分药材长期服用有副作用(如甘草过量水肿、朱砂含汞中毒),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明确适应症、剂量及疗程,确保安全有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如何通过图片识别药材黄连?
« 上一篇 今天
酸味药材有何独特功效?中医应用奥秘何在?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