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作为中药材,功效如何?使用时需注意哪些禁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因其断面洁白、粉质丰富,故名“天花粉”,主产于河南、山东、河北等地,以河南产者质优,习称“安天花粉”,其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的功效,临床常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等症。

天花粉 中药材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天花粉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胃经,其功效核心在于“清热”与“生津”,兼能“消肿排脓”。

清热生津,润燥止咳

天花粉寒能清热,甘能生津,善于清肺胃实热,并滋阴润燥,若治热病津伤所致的烦热口渴、舌红少津,常与麦冬、沙参、知母配伍,如《温病条辨》之“天花粉麦冬汤”;若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可配伍贝母、枇杷叶、桑白皮等,增强清肺化痰、润止咳之效。

消肿排脓,解毒散结

其性寒能解毒,味甘能缓急,有消肿排脓、生肌敛疮之功,为治疗疮疡肿毒之要药,治痈肿初起、红肿热痛,常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同用,如《外科正宗》之“仙方活命饮”即配天花粉以清热排脓;治肺痈咳吐脓血、肠痈腹痛,可配鱼腥草、薏苡仁、桃仁等,以解毒消痈、排脓止痛,天花粉还可用于治疗热毒炽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常与射干、板蓝根、玄参等配伍,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

天花粉的炮制方法不同,功效侧重亦有差异,临床需辨证选用。

天花粉 中药材

炮制类型 操作方法 功效特点 临床应用
生天花粉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力强 适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疮疡肿毒等实证
炒天花粉 取净天花粉片,用麸皮炒至表面微黄,取出晾凉 缓和寒性,减少对脾胃的刺激 适用于脾胃虚弱者,或需长期服用天花粉时

生品多用于实热证,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单用天花粉治消渴;炒品则多用于虚热证或脾胃不和者,以顾护中气,内服煎汤,常用量为10-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现代研究与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花粉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其主要成分包括天花粉蛋白(TCS)、天花粉多糖、氨基酸、皂苷及淀粉等。

  • 降血糖作用:天花粉多糖可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与调节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有关,对2型糖尿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 抗肿瘤作用:天花粉蛋白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尤其对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等滋养叶细胞肿瘤有明显疗效,临床已制成注射液用于治疗。
  • 抗病毒与免疫调节:天花粉蛋白对HIV、乙肝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NK细胞活性,调节机体免疫。
  • 抗炎与抗氧化:皂苷类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多糖类成分可清除自由基,延缓氧化损伤。

使用注意与禁忌

天花粉性寒,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禁用;孕妇慎用,其天花粉蛋白可能引起子宫收缩,有流产风险;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十八反”);过敏体质者使用前需做皮试,部分人可能出现皮疹、发热等过敏反应,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天花粉和葛根都能生津止渴,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天花粉与葛根均能生津止渴,但性味、功效侧重不同,天花粉甘苦性寒,清热力强,善治肺胃实热所致的烦渴,兼能消肿排脓,适用于热病津伤、肺热燥咳及疮疡肿毒;葛根甘辛性平,升阳生津,善治脾虚泄泻、外感发热头痛,且能升阳止泻、透疹,适用于脾虚泄泻、麻疹初期透发不畅等,临床需根据热证虚实、兼夹症状辨证选用。

天花粉 中药材

问题2:天花粉的毒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使用时如何规避?
答:天花粉的毒性主要来自天花粉蛋白,大剂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发热)或肝肾损伤;孕妇使用可能诱发流产,规避方法包括:严格控制剂量,一般内服不超过15g;孕妇、过敏体质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使用前需询问过敏史,首次使用可小剂量试服;若出现不适立即停药并就医;避免与乌头类药材同用,遵循“十八反”配伍禁忌。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网上中草药店靠谱吗?如何辨别药材真伪与质量?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材图片大全如何通过图片展示各类药材的形态特征与用途?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