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作为传统中药材中的“补血圣药”,其价格波动不仅牵动着药农的种植收益,也直接影响着中药产业链的稳定运行,近年来,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当归市场价格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深入分析其价格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对从业者及消费者均具有重要意义。
当归主产于甘肃岷县、云南、四川等地,其中甘肃岷县因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所产当归品质最佳,被誉为“中国当归之乡”,其市场价格往往主导全国行情,以2023年为例,岷县产当归统货(干货,无硫)收购价约为55-70元/公斤,而云南产当归因品质稍逊,价格普遍低10-15元/公斤;四川产当归因种植规模较小,价格波动较大,受气候影响明显,同一产地内,不同海拔区域的当归也存在价差,高海拔(2500米以上)地区生长的当归因生长周期长、有效成分含量高,价格比低海拔地区高出15%-20%。
规格等级是决定当归价格的核心因素之一,根据药用部位和品质,当归可分为全归(整支)、归头(根头部)、归身(主根)、归尾(支根),不同部位价格差异显著,以岷县2023年市场为例,特级全归(每公斤80个头以内,无空心、无抽沟)价格可达80-100元/公斤,而二级全归(每公斤120个头以上,轻微抽沟)价格仅45-60元/公斤;归头因富含挥发油和多糖,药用价值更高,特级归头价格高达120-150元/公斤,是全归价格的1.5倍以上;归身次之,二级归身价格35-50元/公斤;归尾因纤维含量高,价格最低,二级归尾仅25-35元/公斤,加工方式(如是否打硫、切片)也会影响价格,无硫当归因符合现代中药安全标准,价格比含硫当归高20%-30%,切片当归因加工成本增加,价格比统货高5%-10%。
规格等级与价格区间参考表(2023年甘肃岷县市场)
| 规格 | 等级 | 价格区间(元/公斤) | 主要特征 |
|--------|------|----------------------|------------------------------|
| 全归 | 特级 | 80-100 | 80头以内,无空心、无抽沟,油润 |
| 全归 | 一级 | 65-80 | 80-100头,轻微抽沟 |
| 全归 | 二级 | 45-60 | 120头以上,抽沟明显 |
| 归头 | 特级 | 120-150 | 个头饱满,断面菊花心明显 |
| 归头 | 一级 | 100-120 | 个头均匀,断面油润 |
| 归身 | 二级 | 35-50 | 主根完整,纤维较少 |
| 归尾 | 二级 | 25-35 | 支根,纤维含量高 |
市场供需是当归价格波动的直接驱动力,从需求端看,当归是中医妇科、内科方剂的常用药,年需求量约3-4万吨,同时随着中成药(如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和保健品的开发,需求量每年以5%-8%的速度增长,供应端则受种植面积影响,近年来当归种植面积波动较大:2020年因价格较高,全国种植面积达80万亩,总产量约12万吨,导致供过于求,价格跌至近五年低点(统货约40元/公斤);2022年受干旱影响,甘肃岷县减产约30%,总产量降至8万吨,价格随之上涨至70元/公斤;2023年种植面积恢复至70万亩,产量约10万吨,价格回调至55-70元/公斤,库存量也是重要因素,若当年库存充足,即使减产价格也难大涨;若库存较低,则易出现价格暴涨。
气候因素对当归价格的影响尤为突出,当归生长周期为2-3年,适宜生长在海拔2000-3000米、年降水量500-600毫米、气候凉爽湿润的地区,干旱是主要自然灾害,如2022年夏季甘肃岷县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当归根部发育不良,减产幅度达30%,价格较2021年上涨75%;霜冻同样危害巨大,2021年春季云南产区遭遇晚霜,当归幼苗冻死率超20%,当地价格因此上涨10-15元/公斤,连作障碍(重茬种植导致土传病害)也会影响产量,部分产区需轮作5年以上才能再次种植,进一步限制了短期供应弹性。
政策与流通环节同样影响当归价格,国家推动中药材GAP(良好农业规范)种植,岷县、陇西等地的当归GAP基地通过认证后,产品价格比普通种植高20%-30%,且更受药企青睐;环保政策趋严,部分地区限制硫磺熏蒸,导致无硫当归供应减少,价格上涨,在流通环节,当归从产地到消费者需经过产地收购商、批发市场、药企、零售药店等环节,每环节加价10%-20%,最终零售价格往往是产地价格的2-3倍,岷县产地统货55元/公斤,经安国批发市场流通后,价格可达80-90元/公斤,药店零售价则高达120-150元/公斤。
部分年份,当归市场存在资本炒作现象,加剧价格波动,如2019年,部分游资介入岷县当归市场,大量囤积优质当归,导致特级全归价格从60元/公斤飙升至100元/公斤,后因国家加强市场监管,价格逐步回落至正常水平,这种非理性波动虽持续时间较短,但对药农和药企均造成较大影响。
综合来看,当归价格是产地、规格、供需、气候、政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推进和市场调控机制的完善,当归价格有望逐步趋稳,但仍需警惕极端气候和资本炒作带来的短期波动,对于从业者而言,需密切关注主产区天气、种植面积及库存数据;对于消费者,则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规格,避免盲目跟风高价产品。
FAQs
问:当归价格每年什么时候最低?
答:当归价格通常在每年9-10月新货集中上市时达到年度低点,当年新采挖的当归大量供应市场,库存得到补充,供大于求导致价格回落,如2023年9月岷县统货价格跌至55元/公斤,较年初下降约15%,而春季(3-4月)和冬季(11-12月)是需求旺季,春季为中药配方和制剂生产高峰,冬季为膏方滋补季,价格通常会上涨10%-20%。
问:如何判断当归质量好坏?价格高的当归一定好吗?
答:判断当归质量可从“观、闻、切、泡”四方面入手:观外观,优质当归个头饱满、表皮呈黄棕色或棕褐色,无霉变、虫蛀;闻气味,有浓郁香气,无酸味、硫磺味;切断面,黄白色,形成层环明显,有“菊花心”(裂隙),油润感强;泡水后,汤色呈淡黄色,无沉淀,价格高的当归不一定最好,需根据用途选择:药用(如补血方剂)宜选全归,注重有效成分含量;煲汤、泡酒宜选归头,口感更佳;高价可能因规格特殊(如特级小归头)或资本炒作,而非质量绝对优势,消费者应理性选择,避免盲目追求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