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骨木药材是什么?功效、作用、用法、禁忌及使用方法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搜骨木为传统民间常用中药材,在《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等典籍中均有记载,其名称因地域差异又名“搜骨风”“接骨草”“续骨木”等,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的干燥茎枝或根,该药材在我国分布广泛,主产于东北、华北、华东及西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利尿消肿之效,临床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肿痛、水肿等症,是中医骨伤科及风湿科常用的辅助治疗药材。

搜骨木药材

药材来源与植物学特征

搜骨木的原植物接骨木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老枝有灰褐色皮孔,髓部中空;嫩枝具纵棱,被灰白色柔毛,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7枚,卵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15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沿脉被柔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毛较密,花与叶同出,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或黄白色,萼筒杯状,萼齿三角形;花冠辐状,5裂;雄蕊5枚,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2-3室,浆果状核果球形,直径3-5毫米,成熟时红色或红黑色,有2-3核,花期4-5月,果期6-8月,药用部位为秋季或冬季采收的干燥茎枝,除去杂质,切段,晒干或阴干;或采挖根部,洗净,切片,干燥。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搜骨木性平,味甘、苦;归肝经、肾经,其核心功效为“搜风通络、续骨止痛、利水消肿”,中医理论认为其性走窜,能通经络、达病所,尤善治疗风湿痹阻、跌打损伤所致的筋骨疼痛。

具体功效主治

  1.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属风湿痹阻者,症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常配伍威灵仙、独活、秦艽等祛风除湿药,增强通络止痛之效。
  2. 活血化瘀,续骨疗伤: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症见局部瘀肿疼痛、活动受限,可配伍当归、红花、自然铜等活血化瘀、接骨续筋药,促进瘀肿消散和骨折愈合。
  3. 利尿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尤其适用于风水相搏型水肿(如急性肾炎初期),常配伍茯苓、泽泻、车前子等利水渗湿药,共奏利尿消肿之功。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搜骨木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黄酮类、酚酸类、三萜类、挥发油及多糖等,这些成分是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

(一)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

成分类别 代表成分 主要作用
黄酮类 槲皮素、山奈酚、芦丁 抗炎、抗氧化、改善微循环
酚酸类 绿原酸、咖啡酸 抗菌、抗病毒、降血脂
三萜类 齐墩果酸、熊果酸 抗炎、保肝、抗肿瘤
挥发油 桉油精、芳樟醇、柠檬烯 抗菌、镇痛、局部麻醉
多糖 接骨木多糖 免疫调节、抗疲劳

(二)药理作用

  1. 抗炎镇痛作用:搜骨木中的黄酮类和三萜类成分能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E₂、白细胞介素-1β)的释放,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其镇痛效果类似于非甾体抗炎药,但胃肠道副作用较小。
  2. 促进骨折愈合:动物实验显示,搜骨木提取物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增加骨痂中钙、磷沉积,提高骨折部位的最大载荷,加速骨折愈合。
  3. 利尿消肿作用:其酚酸类成分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从而产生利尿效果,减轻组织水肿。
  4. 免疫调节作用:多糖类成分可激活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对免疫功能低下具有改善作用。
  5. 抗菌抗氧化作用:挥发油中的桉油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黄酮类成分能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临床应用与配伍方案

搜骨木在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病症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搜骨木药材

  1. 风湿痹痛:配伍威灵仙15g、独活12g、秦艽1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风寒湿痹型关节痛;若属风湿热痹,可配伍忍冬藤20g、络石藤15g、黄柏9g,以清热通络。
  2. 跌打损伤:配伍当归12g、红花9g、桃仁10g、自然铜15g(先煎),水煎服,并取药渣外敷患处,适用于跌打早期瘀肿疼痛;后期可配伍续断15g、骨碎补12g、杜仲10g,以续筋骨、强腰膝。
  3. 骨折术后:配伍续断15g、骨碎补12g、煅自然铜15g、黄芪2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骨折中后期,促进骨痂生长和功能恢复。
  4. 水肿尿少:配伍茯苓15g、泽泻12g、车前子15g(包煎)、白术10g,水煎服,适用于脾虚湿盛型水肿;若属风水相搏,可配伍麻黄6g、生石膏20g(先煎)、生姜3片,以发汗利水。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研末调敷,治疗骨折时,可配合外用熏洗(搜骨木50g,煎水熏洗患处,每日2次)。

使用注意

  1. 孕妇禁用:搜骨木性走窜,活血通络作用较强,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
  2. 阴虚火旺者慎用:其性平偏温,阴虚火旺(症见潮热盗汗、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者服用后可能加重虚热症状。
  3. 不宜与藜芦同用:中药“十八反”指出“诸参辛芍叛藜芦”,搜骨木虽非“诸参”,但其成分可能与藜芦产生拮抗作用,降低疗效或增加毒性。
  4. 胃肠道不适者慎用:部分患者服用搜骨木后可能出现恶心、腹泻等反应,可饭后服用或减量。

真伪鉴别与质量评价

市场上常以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枝条、豆科植物合欢的枝条伪充搜骨木,需注意鉴别。

(一)性状鉴别要点(见表2)

项目 搜骨木(正品) 伪品(如女贞枝)
茎枝形态 圆柱形,直径0.5-2cm,表面灰褐色,有纵纹和灰褐色皮孔,髓部中空 圆柱形,直径0.3-1cm,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皮孔点状,髓部实心
叶片特征 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7枚,边缘具细锯齿,揉碎后有异味 单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无小叶
断面特征 皮部薄,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髓部中空,可见不规则孔洞 皮部薄,木部黄白色,髓部实心,无中空结构
气味 气微,味微苦、涩 气微,味微苦、甘

(二)质量评价

以茎枝粗壮、灰褐色、断面黄白色、髓部中空、无杂质者为佳;若枝条细小、断面色暗、有霉变者,质量较次。

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搜骨木多为野生资源,近年来因过度采挖,野生资源量逐渐减少,部分地区已列入地方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为保护资源,需采取以下措施:

搜骨木药材

  1. 人工栽培推广:研究其种子繁殖、扦插繁殖技术,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GAP),实现规模化生产,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
  2. 合理采收:秋季采收茎枝时,应“采大留小”“采茎留根”,避免整株采挖;采收后及时回填土壤,促进植株恢复。
  3. 生态保护:在其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长环境,严禁乱砍滥伐,维护生态平衡。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搜骨木和接骨木是同一种药材吗?二者功效有何区别?
答:搜骨木是接骨木的地方别名,二者为同一植物来源(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性味归经和功效基本一致,均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续骨止痛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可同等使用,无需区分,但需注意,部分地区将“接骨木”指代忍冬科其他植物(如毛接骨木),使用时应结合植物基原和性状鉴别,确保药材准确性。

问题2:长期服用搜骨木会有副作用吗?如何避免?
答:搜骨木作为传统中药,在常规剂量短期服用时安全性较高,但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伤(其三萜类成分需经肝肾代谢)、胃肠道反应(恶心、腹泻)等,为避免副作用,需注意:① 严格遵循医嘱,控制剂量(一般内服不超过15g/日);② 避免长期连续服用,建议疗程不超过1个月,症状缓解后及时停药;③ 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儿童及哺乳期妇女禁用;④ 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若出现异常(如乏力、尿黄、浮肿等),立即停药并就医。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具有养阴生津功效的中草药有哪些?其作用机制及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
« 上一篇 08-30
中医治疗肺痈该选哪家专业医院比较好?
下一篇 » 08-3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