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草药名字带归子?功效与用途解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带“归子”名字的中草药,以伞形科植物当归及其种子为代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历史悠久,因其“归”字暗含“归经”“归位”之意,常被视为调理气血、引药入经的良药,当归根作为临床常用中药材,当归子虽使用频率较低,但也兼具独特功效,二者同源而异用,各有所长。

带归子名字的中草药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主产于甘肃岷县、云南、四川等地,尤以“岷归”为道地药材,其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被誉为“血家圣药”“妇科要药”,功效上,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调经,又能止痛,还可润肠通便,主治血虚萎黄、心悸怔忡,常配伍黄芪、白术(如当归补血汤);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常配伍川芎、桃仁(如桃红四物汤);对于虚寒腹痛、风湿痹痛,可配伍桂枝、细辛;若肠燥便秘,则常与火麻仁、杏仁同用,用法上,煎汤内服常用量为6-12g,亦可入丸散或泡酒,但需注意,当归性温,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慎用,阴虚火旺者忌服。

当归子为当归的干燥成熟种子,呈椭圆形,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气微,味微甘,其性甘、温,归肝经,功效较当归根稍弱,侧重于活血调经、润肠通便,兼能疏肝解郁,临床可用于血瘀闭经、产后腹痛,常配伍益母草、川芎;也可用于肠燥便秘,但因其效力较缓,多作为辅助用药,当归子的用量较轻,煎汤内服一般为3-6g,或入丸散,需注意,当归子仍有活血之性,孕妇慎用,且其外层种皮较硬,煎煮时需捣碎以利于有效成分溶出。

中草药名称 来源部位 性味 归经 主要功效 主治病症 常用用量 注意事项
当归 伞形科当归的根 甘、辛,温 肝、心、脾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肠燥便秘 6-12g 湿盛中满、便溏者忌用;阴虚火旺者慎用
当归子 当归的成熟种子 甘,温 肝经 活血调经、润肠通便、疏肝解郁 血瘀闭经、产后腹痛、肠燥便秘、肝郁气滞 3-6g 孕妇慎用;需捣碎煎煮

当归与当归子同出一源,但因药用部位不同,功效各有侧重,当归根以补血活血为主,适用范围广,是妇科、内科常用要药;当归子则作用较缓,多用于辅助调理血瘀、便秘及肝郁之证,临床应用时需根据病情选择。

带归子名字的中草药

FAQs

问:当归和当归子可以同时使用吗?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当归和当归子可同时使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配伍,二者均有活血作用,同时使用时需注意剂量,避免过量导致活血过度,尤其对于月经量多、有出血倾向者慎用,当归性温,当归子偏温,阴虚火旺者不宜长期同用,以免助热伤阴。

问:当归子可以直接泡水喝吗?效果如何?
答:当归子可以直接泡水喝,但效果有限,因其外层种皮坚硬,有效成分不易溶出,建议先捣碎后再泡水,或煎煮后服用,当归子泡水多用于辅助调理血瘀或便秘,单用效果较弱,若需治疗相关疾病,建议配伍其他药物,如配伍玫瑰花疏肝解郁,配伍火麻仁润肠通便,以增强疗效。

带归子名字的中草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花蝴蝶根中草药的图片
« 上一篇 08-31
郫县三七药材市场的现状、特色、挑战及发展如何?
下一篇 » 08-3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