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花图片如何关联其药用?药材功效与辨别方法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金樱子是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花与果实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与观赏价值,金樱子花通常为白色,花瓣呈倒卵形,花期在每年4-6月,花朵清雅秀丽,常被用于园林绿化或切花观赏;而作为药材的金樱子,则以秋季采收的成熟果实为主,其果实呈倒卵形或圆柱形,表面密被刺毛,顶端有宿存花萼,果肉质硬,味甘、酸、涩,性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的功效,临床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久痢、崩漏带下等症,以下从植物特征、药材性状、图片识别要点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金樱子花图片药材

金樱子花的植物特征与图片识别

金樱子花为两性花,单生于叶腋或短枝顶端,花直径5-8厘米,花梗长1.8-2.5厘米,密被腺毛与刺毛;花托半球形,表面密被柔毛;萼片5片,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腺齿,宿存;花瓣5片,白色,倒卵形,先端圆钝,基部具短爪;雄蕊多数,着生于花托边缘,花药黄色;雌蕊多数,生于花托内,花柱离生,被毛,在图片中,金樱子花的典型特征包括白色花瓣、密集的黄色雄蕊、宿存萼片及花梗上的刺毛与腺毛,与蔷薇科其他植物(如月季、玫瑰)相比,其花朵更大,花梗与花托的毛被特征更为明显,需要注意的是,金樱子花在未开放时呈淡粉色,开放后转为白色,部分图片中可能因拍摄角度或光线差异呈现粉白色过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金樱子药材的性状与图片鉴别

作为药材的金樱子,其采收期为10-11月,果实由绿变黄红时采收,晒干或烘干后除去毛刺,或纵切两瓣除去内瓤后晒干,干燥果实呈倒卵形或圆柱形,略弯曲,长2-3.5厘米,直径1-2厘米,表面红黄色或红棕色,有突起的棕色小点(油室),多数具突起的刺毛基座(俗称“金樱子毛”),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基部有果柄或果柄痕;质硬,切面观:果皮厚约1毫米,外表面有细密的绒毛,内表面有光泽,淡黄色或黄棕色;中果皮厚,棕黄色或红棕色,内壁有淡黄色筋脉状纤维(石细胞环带);内果皮木质化,易与中果皮分离;内含多数小瘦果,淡黄棕色,肾形,长约4毫米,有光泽,在药材图片中,重点观察其“刺毛基座”“油室”及“内壁石细胞环带”,这是区别于伪品(如小金樱子、木瓜)的关键特征,伪品常无刺毛基座,或油室稀疏,内壁无明显的纤维环带。

金樱子花图片药材

金樱子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金樱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鞣质、树脂、维生素C及皂苷等,其固涩作用与鞣质成分相关,而抗菌、抗腹泻作用则与有机酸有关,临床应用中,金樱子常与其他配伍:如治遗精滑精,可配芡实、莲须,方如“水陆二仙丹”;治久泻久痢,可配罂粟壳、乌梅,增强涩肠止泻之效;治崩漏带下,可配海螵蛸、白芷,固崩止带,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樱子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但其鞣质成分可能影响消化功能,故脾胃有湿热、实热者不宜服用,且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免引起便秘。

金樱子药材快速信息表

项目
药材名称 金樱子
来源 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采收期 10-11月(果实成熟变红时)
性味 甘、酸、涩,平
归经 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
主治 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久痢,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湿热、实热者禁用;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相关问答FAQs

Q1:金樱子花是否可以作为药用?与金樱子果实功效有何不同?
A1:金樱子花在传统中医中较少作为单独药用,其功效记载较少,部分民间经验认为其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可治疗腹泻、痢疾等,但缺乏系统临床验证,而金樱子果实(药材)是《中国药典》收录的正规品种,以固涩功效为主,如固精缩尿、涩肠止泻,两者药用部位不同,功效侧重亦有差异,不可相互替代。

金樱子花图片药材

Q2:如何通过图片辨别金樱子药材的真伪?
A2:真品金樱子药材图片中可见:果实呈倒卵形,表面密布棕色刺毛基座(脱落后留有圆形疤痕),顶端有宿存花萼,基部有果柄痕;切面果皮厚,中果皮棕黄色,内壁有明显的淡黄色石细胞环带(呈断续环状排列),内含多数肾形瘦果,伪品(如小金樱子)果实较小(直径多小于1cm),表面刺毛稀疏或无,无刺毛基座,切面内壁无石细胞环带,瘦果较少且不规则,可通过这些特征与真品区分。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安国中的药材种类有哪些?各自有何独特功效与市场价值?
« 上一篇 08-31
中医治疗咽痛合并感冒有哪些具体有效方法呢?效果怎么样?
下一篇 » 08-3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