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止咳有哪些时令药材推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草木萌发,生机盎然,也是许多药材采收的黄金时期,中医认为“药食同源”,春季气候多变,易受风邪侵袭,引发咳嗽、咽干等不适,此时合理选用春季药材止咳,既能顺应时节,又能发挥天然药材的温和调理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春季常见止咳药材及其应用,帮助大家科学应对春季咳嗽。

春天的药材 止咳

春季止咳药材的中医智慧

中医理论中,咳嗽多与“肺”相关,因“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春季风、寒、热、燥等外邪易侵袭肺系,导致肺气失宣、津液受损而咳嗽,春季药材多具“疏风、清热、润肺、化痰”之效,既能驱除外邪,又能滋养肺阴,标本兼顾,常见的春季止咳药材包括枇杷叶、桔梗、桑叶、川贝母、款冬花、胖大海等,它们或生于山野,或栽于庭院,顺应春气而生,药力平和且针对性较强。

几种核心春季止咳药材详解

枇杷叶:清肺止咳的经典良药

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春季采摘其嫩叶,晒干后蜜炙可增强润肺效果,其性微寒,归肺、胃经,核心功效是“清肺止咳,降逆止呕”,春季风热咳嗽常见咳痰黄稠、咽喉肿痛,枇杷叶能清泄肺热,使肺气得降;若咳嗽伴胃气上逆(如恶心、呕吐),其降逆作用尤为显著,现代研究也发现,枇杷叶含枇杷苷、挥发油等成分,有镇咳、祛痰、抗炎作用。
用法:干品3-10克,煎煮前需用毛刷刷去绒毛,以免刺激咽喉;可搭配梨、蜂蜜煮水,或制成枇杷膏,适合春季燥咳痰黏者。

桔梗:宣肺利咽的“舟楫之剂”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春季采挖,去皮晒干后切片使用,其性平,归肺经,以“宣肺、利咽、祛痰”著称,被誉为“舟楫之剂”,能载药上行至肺,引导其他药材直达病灶,春季外感咳嗽初期,若见咽痒、咳嗽声重、痰白稀薄,桔梗可宣发肺气,使邪从表解;若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其利咽作用能快速缓解不适。
注意:桔梗有升散之性,气机上逆(如咳血、呕吐)者慎用;用量一般为3-6克,过量可能引起恶心。

桑叶:疏散风热,润燥止咳的“春叶”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叶,春季嫩叶采收后,晒干或烘干入药,其性寒,归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春季风热感冒初起,常见头痛、咳嗽、咽干,桑叶能疏散风热,配伍菊花可增强清热效果;若咳嗽属“燥咳”(干咳无痰或少痰、咽干鼻燥),其润燥作用尤为显著,常与杏仁、沙参同用。
用法:干品5-10克,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效成分流失;也可泡水代茶饮,适合春季长期用眼过度、眼干咳嗽者。

春天的药材 止咳

川贝母:润肺止咳,化痰散结的“止咳圣药”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的鳞茎,生于高山草地,春季采挖最佳,其性微寒,归肺、心经,以“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为长,尤其适合“阴虚燥咳”,即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痰中带血、口干咽燥,春季气候干燥,易伤肺阴,川贝母能滋养肺阴,润肺止咳,且药性平和,不伤正气,常与梨、百合搭配炖煮,即“川贝炖梨”,是民间经典的润燥止咳方。
注意:川贝母性寒,脾胃虚寒(腹泻、畏寒)者慎用;反乌头,不宜与附子、川乌等同用。

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的“温润之品”

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冬季开花,春季采收其未开放的花蕾,其性温,归肺经,功能“润肺下气,止咳化痰”,虽性温但不燥热,适合多种咳嗽,尤其是“寒咳”和“虚咳”,春季乍暖还寒,若咳嗽遇寒加重、痰白清稀,款冬花能温肺散寒,止咳化痰;若久咳不止、肺气虚弱,其润肺下气作用可帮助恢复肺功能。
用法:3-10克,蜜炙后可增强润肺效果,常与紫菀、百部配伍,组成“三拗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

春季止咳药材配伍与应用参考

为更直观展示不同药材的适用场景,以下表格归纳常见春季止咳药材的核心信息: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核心功效 适用症状 参考用量(克/日) 注意事项
枇杷叶 微寒,归肺、胃经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风热咳嗽、痰黄稠、呕逆 3-10 刷去绒毛,胃寒者慎用
桔梗 平,归肺经 宣肺利咽,祛痰 外感咳嗽、咽痒、痰多 3-6 气逆者慎用,过量易恶心
桑叶 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风热咳嗽、燥咳、咽干目赤 5-10 不宜久煎,脾胃虚寒者慎用
川贝母 微寒,归肺、心经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阴虚燥咳、干少痰、痰中带血 3-9 反乌头,脾胃虚寒者慎用
款冬花 温,归肺经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寒咳、虚咳、久咳不止 3-10 阴虚火旺者慎用,蜜炙增效

经典方剂:春季止咳的“黄金搭档”

单味药材力量有限,中医讲究“配伍增效”,以下两个经典方剂适合春季咳嗽调理:

春天的药材 止咳

  • 桑菊饮:由桑叶、菊花、薄荷、桔梗、杏仁、连翘、芦根、甘草组成,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适用于春季风热咳嗽初期,症见咳嗽不剧、身热不甚、咽痒口干,可煎水代茶饮,每日1剂。
  • 百合固金汤:由百合、生地、熟地、当归、贝母、甘草、桔梗、玄参、白芍、麦冬组成,功能“滋阴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春季肺肾阴虚燥咳,症见干咳少痰、痰中带血、手足心热,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春季止咳的注意事项

  1. 辨证选药:咳嗽分风寒、风热、燥咳、痰湿等类型,需根据症状选药,如风寒咳嗽(痰白清稀、怕冷)不宜用寒凉药材(如桑叶、川贝母),以免加重寒邪;风热咳嗽(痰黄黏稠、咽痛)不宜用温燥药材(如款冬花),以免助热。
  2. 顾护脾胃:春季肝气升发,易克脾土,止咳药材多性寒凉,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脾胃,可搭配生姜、大枣或陈皮以调和药性。
  3. 饮食忌口:咳嗽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如辣椒、肥肉、冰饮),以免助湿生痰,影响药效;可多吃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物。

相关问答FAQs

问:春季咳嗽吃枇杷叶煮水真的有效吗?适合所有人吗?
答:枇杷叶煮水对春季风热咳嗽、痰黄稠、咽痛确实有效,因其能清肺热、降逆气,但并非适合所有人:若咳嗽属风寒(痰白清稀、怕冷),枇杷叶的寒凉性质可能加重病情;脾胃虚寒者(易腹泻、食欲不振)也不宜长期服用,以免损伤阳气,建议先辨证,或咨询中医师后使用。

问:小孩春季咳嗽可以用川贝母炖梨吗?用量多少合适?
答:小孩春季咳嗽若属“阴虚燥咳”(干咳无痰、口干咽燥),川贝母炖梨是不错的选择,能润肺止咳,但需注意:川贝母性寒,1-3岁小孩用量约1-2克,3-6岁2-3克,6岁以上3-5克,不宜过量;若咳嗽有痰(尤其是白稀痰),则不宜用川贝母,以免加重痰湿,可改用陈皮、煮萝卜水等温和方法。

春季咳嗽虽常见,但通过合理选用药材、科学配伍,可有效缓解症状,春季养生需“顺应天时”,注意保暖、饮食清淡、适度运动,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体质,减少咳嗽发生,若咳嗽持续不愈(超过2周)或伴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咽痛合并感冒有哪些具体有效方法呢?效果怎么样?
« 上一篇 08-31
广西治肺腺癌的中草药
下一篇 » 08-3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