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做月子受风寒中草药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产后女性因分娩耗气伤血,元气未复,腠理疏松,卫外不固,此时若调护不当,易感受风寒之邪,中医认为“产后百节空虚”,风寒侵袭可致恶露异常、肢体冷痛、头痛畏寒等症,中草药调理需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在驱邪同时兼顾产后虚损体质,以达到祛风散寒、养血活血、温经通络之效。

治做月子受风寒中草药

产后风寒的中医辨证与中草药应用

产后风寒的核心病机为“气血亏虚为本,风寒侵袭为标”,临床需根据症状轻重、累及部位区分证型,针对性用药,常见证型及调理方案如下:

风寒束表证(产后外感初期)

症状:产后恶风畏寒、头痛鼻塞、流清涕、无汗、肢体酸痛,或伴恶露量少色暗、小腹冷痛。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解表。
代表方剂:生化汤合桂枝汤加减。
常用中草药

  •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为“产后要药”,既养亏虚之血,又促恶露排出,常配川芎增强活血之力。
  •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与白芍相配调和营卫,治产后身痛、恶风。
  • 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产后外感风寒兼恶心者尤宜,可加红糖煎服以增强温中散寒效果。
  •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炒炭后可止血,产后外感恶露不止者可用荆芥炭。

用法:当归15g,川芎10g,桂枝10g,白芍12g,生姜3片,荆芥10g,大枣5枚,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恶露不畅者加桃仁10g、益母草15g;头痛甚者加白芷10g、藁本10g。

寒湿痹阻证(风寒侵袭经络)

症状:产后肢体关节冷痛、重着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稍减,或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代表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
常用中草药

治做月子受风寒中草药

  • 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善祛下半身风寒湿邪,治产后腰腿冷痛,配桑寄生可补肝肾、强筋骨。
  • 桑寄生(苦平,归肝肾经):补益肝肾、祛风除湿,产后体虚兼风湿痹痛者宜用。
  • 细辛(辛温,归肺肾心经):散寒止痛、温通经络,与独活、秦艽配伍增强祛湿止痛之效,但用量宜小(3-5g),避免耗气伤阴。
  • 牛膝(苦酸平,归肝肾经):活血通经、补肝肾强腰膝,引药下行,治产后腰膝酸痛。

用法:独活12g,桑寄生15g,杜仲12g,牛膝10g,细辛3g,秦艽10g,当归12g,桂枝10g,茯苓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关节肿胀者加薏苡仁20g、苍术10g;腰痛甚者加续断15g、狗脊12g。

气血两虚兼寒证(产后体虚感寒)

症状:产后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畏寒肢冷、自汗不止,或恶露量少色淡、小腹隐痛。
治法:益气养血,温阳散寒。
代表方剂:十全大补汤加减。
常用中草药

  •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固表止汗,产后气虚自汗、外感风寒者配防风、白术(玉屏风散之意),既益气固表又助驱邪。
  • 肉桂(辛甘热,归肾脾心经):温阳散寒、活血通脉,与当归、熟地配伍补而不滞,治产后阳虚寒凝腹痛。
  • 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养血滋阴、填精髓,产后血虚者宜制用,避免滋腻碍胃,可配砂仁6g行气。
  •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助气血生化之源,增强机体抗邪能力。

用法: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当归12g,川芎10g,熟地15g,白芍12g,肉桂6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自汗甚者加麻黄根10g、浮小麦30g;腹痛喜温者加吴茱萸6g、小茴香10g。

外治法辅助调理

产后风寒除内服中药外,可配合外治法增强疗效,但需注意皮肤破损、恶露未净者慎用。

治做月子受风寒中草药

  • 中药足浴:艾叶15g,桂枝10g,生姜15g,花椒10g,煎水取汁,每晚睡前泡脚15-20分钟,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 药熨疗法:粗盐500g炒热,装入布袋,外敷小腹或关节,可加当归20g、红花15g、吴茱萸10g增强温经活血效果,避免烫伤皮肤。

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风寒证忌用寒凉之品(如黄芩、黄连),以免加重气血凝滞;热证(发热、咽痛、舌红苔黄)禁用温里散寒药。
  2. 哺乳期安全:避免使用有毒药物(如附子、乌头),细辛、肉桂等用量不宜过大,哺乳期用药后建议暂停哺乳1-2小时。
  3. 饮食调护:忌生冷寒凉(如冷饮、西瓜),可适量食用生姜羊肉汤、桂圆红枣粥等温补气血之品,避免辛辣刺激。

产后风寒常见证型及中草药调理方案

证型 主要症状 治法 代表方剂 常用中草药(性味归经、功效) 用法用量(内服)
风寒束表证 恶风畏寒、头痛鼻塞、无汗、恶露量少色暗 养血祛风、散寒解表 生化汤合桂枝汤 当归(补血活血)、桂枝(温通经脉)、生姜(散寒止呕)、荆芥(祛风解表) 当归15g,桂枝10g,生姜3片,每日1剂
寒湿痹阻证 肢体关节冷痛、重着麻木、遇寒加重 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独活寄生汤 独活(祛湿止痛)、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细辛(散寒止痛)、牛膝(活血通经引药下行) 独活12g,桑寄生15g,细辛3g,每日1剂
气血两虚兼寒 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自汗、恶露量少色淡 益气养血、温阳散寒 十全大补汤 黄芪(补气固表)、肉桂(温阳散寒)、熟地(养血滋阴)、白术(健脾益气) 黄芪20g,肉桂6g,熟地15g,每日1剂

相关问答FAQs

问:坐月子期间喝姜糖水能治风寒吗?需要注意什么?
答:姜糖水对产后风寒有辅助调理作用,尤其适用于风寒束表证(恶寒、鼻塞、无汗),生姜能散寒解表,红糖可温中补血,但需注意:①仅适用于风寒证,风热证(发热、咽痛、有汗)忌用;②生姜用量不宜过大(3-5片),避免耗气伤阴;③红糖需适量,过量可能致恶露增多;④若症状严重(如高热、关节剧痛),需及时就医,单纯姜糖水无法替代药物治疗。

问:产后关节疼痛能用中药泡脚吗?哪些药材适合?
答:产后关节疼痛若属寒湿痹阻证(遇寒加重、局部发凉),中药泡脚是安全有效的辅助疗法,常用药材包括艾叶(温经散寒)、桂枝(温通经脉)、独活(祛湿止痛)、川芎(活血行气),各15-30g,煎水取汁泡脚,每次15-20分钟,水温40℃左右,需注意:①恶露未净者慎用,避免活血过度;②皮肤有破损或过敏者禁用;③泡脚后及时擦干,避免受风;若关节红肿热痛(属热痹),则不宜温热泡脚,需清热祛湿治疗。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占比算中草药吗
« 上一篇 08-31
中草药价格网站
下一篇 » 09-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