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毛冬瓜的根图片能清晰辨别其药用部位及功效特征吗?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3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毛冬瓜是民间常用的一种中草药,其药用部位主要为根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要准确识别毛冬瓜的根,需从其植物学特征、根的形态结构、图片细节等方面综合判断,以下将详细展开说明。

中草药毛冬瓜的根图片

毛冬瓜的植物学基源与

毛冬瓜为猕猴桃科植物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的根或根皮,别名白毛桃、毛阳桃、野毛冬瓜等,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如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地,多生长于海拔250-1500米的山地林缘、灌丛或沟谷中,毛冬瓜为木质大藤本,植株密被灰白色或淡褐色星状绒毛,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叶纸质,倒阔卵形或阔椭圆形,顶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叶背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花单生于叶腋,白色或淡红色,芳香;浆果圆柱形或卵球形,密被灰白色长绒毛,形似“毛茸茸的小冬瓜”,故名“毛冬瓜”,作为药用部位,其根在秋季采挖后,洗净晒干即可入药,历代本草中少有单独记载,但在民间常用于治疗痈肿疮毒、瘰疬、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等症。

毛冬瓜根的形态特征与图片识别要点

毛冬瓜的根是其主要药用部分,了解其形态特征是识别图片的关键,根的形态可分为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两方面,结合图片细节可准确辨别。

(一)根的外部形态特征

毛冬瓜根多为圆柱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长10-30cm,直径2-8cm,因生长环境差异(野生或栽培),形态略有不同:野生根多扭曲,表面凹凸不平;栽培根相对较直,表面较光滑。

  1. 颜色与表面:根表面呈灰棕色、灰褐色或暗棕色,具明显的纵皱纹、横向皮孔及细根痕,纵皱纹深浅不一,老根皱纹更深,呈“沟壑状”;横向皮孔呈点状或短条状,颜色略浅于表面,分布不均匀;细根痕为根上脱落的细根留下的圆形或椭圆形疤痕,散在分布,部分根的顶端可见茎基残痕,呈圆柱形,直径约1-2cm,颜色较深,有细密的环状纹理。

  2. 质地与断面:根质地坚硬,不易折断,用手折断时需较大力气,断面呈纤维性,新鲜根断面呈淡棕黄色或黄白色,干根断面颜色加深,呈黄棕色或棕褐色,断面特征:皮部较薄,约占直径的1/4-1/3,淡棕黄色,颗粒状;木部占大部分,黄白色,呈明显的放射状纹理(年轮状),射线颜色较浅,呈放射状排列,从中心向外扩散,是区别于其他根类药材的重要特征之一;髓部较小,有的呈点状,有的因根的粗细不同而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与木部相近或略深。

  3. 气味与味道:根气微,无特殊香气;味微苦、涩,嚼之有黏性,尝后舌面有轻微的麻木感,这是毛冬瓜根的典型味觉特征。

(二)根的内部显微特征(图片辅助识别)

若需通过显微图片鉴别,可观察根的横切面显微结构:

中草药毛冬瓜的根图片

  • 木栓层:由数列木栓细胞组成,细胞呈长方形或方形,排列紧密,棕黄色,部分细胞可见增厚的木栓化壁。
  • 皮层:位于木栓层内侧,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排列疏松,细胞间隙较大,可见含草酸钙簇晶的薄壁细胞,簇晶直径10-30μm。
  • 韧皮部:较窄,由筛管、伴胞和薄壁细胞组成,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2-10μm,复粒由2-3分粒组成。
  • 形成层:呈环状,由2-3列扁平细胞组成,排列整齐。
  • 木质部:宽广,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组成,导管呈单个或2-3个相聚,径向排列,具网纹或孔纹;木纤维壁厚,木化;木射线宽窄不一,1-3列细胞,径向延长,含淀粉粒和簇晶。

显微图片中,放射状纹理(木射线)和草酸钙簇晶是鉴别的重要依据。

(三)毛冬瓜根形态特征归纳表

部位 特征描述
整体形态 圆柱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长10-30cm,直径2-8cm,野生根扭曲,栽培根较直
表面颜色 灰棕色、灰褐色或暗棕色,具纵皱纹、横向皮孔及细根痕
质地 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断面颜色 皮部淡棕黄色,木部黄白色,放射状纹理明显
气味味道 气微,味微苦、涩,嚼之有黏性,舌面微麻

毛冬瓜根的图片识别技巧

通过图片识别毛冬瓜根时,需结合整体形态、表面细节、断面特征及生长环境综合判断,避免与相似药材混淆。

  1. 整体形态对比:毛冬瓜根多呈圆柱形或块状,而相似药材如“白蔹”(葡萄科)块根呈纺锤形或圆锥形,表面红棕色,具细纵纹;“威灵仙”(毛茛科)根茎呈柱状,表面棕褐色,具细纵纹,根呈细长圆柱形,直径1-3mm,与毛冬瓜根的粗壮形态明显不同。

  2. 表面细节观察:毛冬瓜根的纵皱纹较深,横向皮孔点状,且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茎基部分),而“葛根”(豆科)表面有纵皱纹及皮孔,但无绒毛,且断面有大量纤维性纤维,呈“纤维层”状,与毛冬瓜根的放射状纹理有别。

  3. 断面特征聚焦:毛冬瓜根断面皮部与木部区分明显,木部呈放射状纹理,且味苦、涩,嚼之有黏性;而“天花粉”(葫芦科)断面为白色或黄白色,富粉性,味微甜,无黏性,易于区别。

  4. 生长环境辅助判断:毛冬瓜多生长于南方山地林缘、灌丛中,图片若显示根附有少量泥土或与藤本植物残茎(密被绒毛)一同出现,可作为辅助识别依据。

毛冬瓜根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毛冬瓜根性寒,味甘、酸,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祛风除湿、利尿通淋的功效。

中草药毛冬瓜的根图片

  1. 传统应用

    • 痈肿疮毒:鲜品捣烂外敷,或干品研末调敷,可清热解毒、消痈散肿,治疗疔疮、痈疽、乳腺炎等。
    • 咽喉肿痛:配伍板蓝根、金银花、射干等煎服,增强清热利咽之效。
    • 瘰疬结核:与夏枯草、玄参、浙贝母等同用,软坚散结,治疗淋巴结核。
    • 风湿痹痛:配伍威灵仙、独活、防风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
    • 跌打损伤: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当归、川芎、红花等内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 现代药理研究:现代研究表明,毛冬瓜根含三萜类、黄酮类、多糖、有机酸、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抑菌等作用,三萜类成分是其抗炎、抗肿瘤的主要活性物质,黄酮类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多糖成分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毛冬瓜根的采集与炮制

  1. 采集时间:毛冬瓜根以秋季(9-11月)采挖为佳,此时根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且地上部分开始枯萎,养分多集中于根部。
  2. 采集方法:选择生长3-5年的植株,挖取根部,洗净泥土,切除地上茎及须根,鲜用或切片晒干备用。
  3. 炮制方法
    • 净制:将根洗净,润透后切厚片(厚2-3mm),晒干或烘干(温度控制在60℃以下,避免有效成分破坏)。
    • 生用:切片后直接入药,清热解毒力较强。
    • 蜜炙: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喷洒于毛冬瓜根片中,拌匀,文火炒至不黏手,取出放凉,蜜炙后可缓和寒性,增强润肺止咳作用,用于肺热咳嗽、咽喉干燥。

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腹泻、腹痛;孕妇慎用,其寒性可能影响胎儿;体质虚弱者不宜长期服用。
  2. 配伍禁忌:不宜与附子、乌头、肉桂等温热性药材同用,以免降低药效;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等中药同用,遵循“十八反”配伍禁忌。
  3. 用法用量:内煎汤,用量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鲜品用量可加倍,但需遵医嘱。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毛冬瓜根和普通冬瓜根有什么区别?
答:毛冬瓜根与普通冬瓜根(葫芦科植物冬瓜的根)在来源、形态、功效上有显著区别,毛冬瓜根为猕猴桃科毛花猕猴桃的根,呈圆柱形或块状,表面灰棕色,具纵皱纹和皮孔,断面有放射状纹理,味苦、涩,功效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主;普通冬瓜根为须根,细长且易断,表面黄白色,断面平坦,味淡,功效以利水消肿、清热解暑为主,但临床较少单独使用,多与冬瓜皮、冬瓜子等同用,两者科属不同,形态、味道、功效均有差异,不可混用。

问题2:如何通过图片辨别毛冬瓜根的真伪?
答:辨别毛冬瓜根图片真伪需抓住四个关键点:①整体形态:毛冬瓜根多呈圆柱形或块状,较粗壮(直径2-8cm),而伪品(如白蔹、威灵仙根)多呈纺锤形或细长圆柱形;②表面特征:毛冬瓜根表面灰棕色,具深纵皱纹、横向皮孔及细根痕,部分可见茎基残痕密被绒毛,伪品表面颜色较浅(如白蔹为红棕色),皱纹较浅或无皮孔;③断面特征:毛冬瓜根断面皮部与木部分界明显,木部呈放射状纹理,味苦、涩,嚼之有黏性,伪品(如葛根)断面富粉性,味甜,无黏性,或(如威灵仙)断面纤维性强,味淡;④生长环境:若图片中根附有密被绒毛的藤本残茎,或与南方山地植被背景一同出现,可作为毛冬瓜根的辅助判断依据,综合以上特征,可准确辨别真伪。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为何中草药麻黄的味道这么大?让人难以接受的原因是什么?
« 上一篇 09-01
哪些中草药能媲美龟板的治疗效果?等同功效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下一篇 » 09-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