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仆在中医理论中指因外力作用导致的身体损伤,包括跌倒、撞击、仆倒等引发的皮肉、筋骨、气血乃至脏腑功能紊乱,属“伤科”范畴,中医认为跌仆损伤的核心病机为“气滞血瘀”,即外力致经络受损,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若失治或误治,瘀血久留可化热、耗气、伤阴,影响脏腑功能,治疗上需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结合分期论治、内外同治、筋骨并重,兼顾整体调理。
跌仆的中医认识与病因病机
中医对跌仆的记载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伤痛,形伤肿”,阐明损伤后气血与形体的病理变化,其病因主要为外力直接作用(如撞击、压砸、闪挫),病机演变可分为三阶段:
- 初期(损伤后1-3天):以“气滞血瘀”为主,外力致经络破裂,血溢脉外形成瘀血,气机运行受阻,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或涩。
- 中期(损伤后4-14天):若瘀血未消,可“瘀久化热”,或因损伤致气血亏虚,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口干便秘,或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红苔黄、脉数,或舌淡苔白、脉细弱。
- 后期(损伤2周后):瘀血渐消,但气血耗伤,或肝肾不足,表现为筋骨酸软、活动不利,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分型与治疗(附表)
跌仆治疗需结合损伤部位(头、胸、腹、四肢)、病程阶段及全身症状辨证论治,具体分型与治法如下:
证型 | 主要表现 | 舌脉 | 治法 | 代表方剂 |
---|---|---|---|---|
气滞血瘀证 | 局部肿胀刺痛,拒按,活动受限,皮下瘀斑;头、胸、腹跌仆可伴头痛、胸闷、腹痛 | 舌暗红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涩 |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 桃红四物汤、复元活血汤 |
瘀热互结证 | 损伤部位红肿热痛,皮温升高,口干口苦,便秘尿黄;头、胸跌仆可伴烦躁谵语 | 舌红苔黄,脉数 |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 五味消毒饮合桃红四物汤 |
气血亏虚证 | 损伤后期肿胀渐消,但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 | 舌淡苔白,脉细弱 | 益气养血,健脾和营 | 八珍汤、补中益气汤 |
肝肾不足证 | 筋骨损伤日久,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步履不稳;儿童可见发育迟缓,成人易骨折不愈 | 舌淡红少苔,脉沉细 | 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 左归丸、虎潜丸 |
中医治疗方法
(一)内治法
- 初期(气滞血瘀证):以“消”为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若兼气滞加柴胡、枳壳行气,瘀肿甚加三七、泽兰活血利水;头部跌仆加麝香、石菖蒲开窍醒神;胸胁跌仆加郁金、延胡索理气止痛。
- 中期(瘀热互结证或气血亏虚证):瘀热者以“清”为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方用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合桃红四物汤;气血亏虚者以“补”为主,益气养血,方用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甘草),若兼脾虚加山药、扁豆健脾。
- 后期(肝肾不足证):以“养”为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方用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牛膝),若兼阳虚加肉桂、附子温阳,兼风湿加独活、桑寄生祛风湿。
(二)外治法
外治法直接作用于损伤部位,遵循“初肿宜消,后期宜温”原则:
- 初期:损伤24小时内可冷敷(如冰袋外敷)收缩血管,减少渗出;24小时后外敷活血化瘀膏药,如消肿止痛膏(含大黄、乳香、没药、冰片),或用红花、桃仁、当归、川芎各30g煎水冷湿敷,减轻肿胀。
- 中期:可外敷接骨续筋类膏药,如接骨膏(自然铜、骨碎补、土鳖虫),或用海桐皮、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各30g煎水熏洗,促进瘀消肿退。
- 后期:用温经通络膏(如附子、肉桂、干姜、红花)外敷,或艾灸损伤部位(如阿是穴、足三里、血海),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三)针灸与推拿
- 针灸:取局部穴位(如阿是穴)及循经远端穴位,上肢取合谷、曲池、外关,下肢取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头部取百会、风池、太阳,实证用泻法(如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补法(如捻转补法),可加电针增强疗效,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
- 推拿:初期用轻柔手法(如揉法、摩法)缓解疼痛,避免暴力;中期用点按、弹拨法松解粘连,如按揉阿是穴、拿捏肩井、环跳;后期用滚法、搓法、扳法恢复关节活动度,配合被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四)其他疗法
- 导引与功能锻炼:如“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或太极拳缓慢动作,促进气血运行,增强筋骨功能。
- 食疗:初期宜食活血化瘀之品,如三七炖鸡汤、山楂粥;中期可食健脾益气之品,如山药红枣粥、黄芪炖鸡;后期宜食滋补肝肾之品,如黑豆炖猪蹄、杜仲猪腰汤,忌食辛辣、生冷、油腻。
调护与预防
- 制动休息:损伤后立即制动(如骨折需固定),避免加重损伤,后期逐步进行功能锻炼。
- 饮食调理:初期忌肥甘厚味防助湿生热,后期忌生冷防伤脾胃,根据证型选择适宜食疗。
- 避风寒:损伤部位注意保暖,避免寒湿侵袭致气血凝滞,遗留慢性疼痛。
- 预防跌仆:老年人需防滑倒(如安装扶手、穿防滑鞋),儿童需避免剧烈打闹,运动前做好热身,高危人群(如骨质疏松者)可服用补肝肾中药(如杜仲、牛膝)强筋健骨。
相关问答FAQs
问:跌仆后立即热敷能活血化瘀吗?
答:不建议立即热敷,跌仆初期(24小时内)局部毛细血管破裂,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重出血和肿胀,应先冷敷收缩血管、减少渗出;24小时后,若瘀血已局限(如皮下瘀斑形成),可改为热敷或温经通络类膏药,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肿。
问:中医治疗跌仆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见效?
答:见效时间与损伤程度、病程阶段及治疗依从性相关,一般轻软组织损伤(如扭伤、挫伤),经内服中药+外敷后3-5天可缓解疼痛、肿胀;中度损伤(如轻度骨折、肌腱撕裂)需2-4周结合固定与功能锻炼;重度损伤(如粉碎性骨折、合并脏腑损伤)需1-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需坚持分期治疗与调护,避免过早负重导致遗留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