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针形状的中药材有哪些?它们的形态特征和药用价值分别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像针形状的药材在传统中医药中并不少见,这类药材多因其独特的形态而得名,形态特征往往与其生长环境、药用功效密切相关,它们或细长如针,或尖锐似刺,多分布于高山、干旱或寒冷地区,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进化结果,从药用部位来看,针状药材可能是植物的叶(如松针、侧柏叶)、茎(如麻黄)或全草(如瓦松),其性味归经和功效主治各有侧重,既有祛风解表、活血化瘀之效,也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以下将从形态特征、性味功效、生态适应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针状药材。

像针形状药材

松针

松针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油松、云南松等松树的干燥叶,因其细长如针,簇生如眉而得名,完整的松针呈细长圆柱形,长12-18cm,直径约0.5mm,表面深绿色或黄绿色,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面黄白色,中心有细小中柱气微,味微苦、涩,作为传统中药,松针性温,味苦、涩,归心、脾经,具有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活血安神之效,临床上常用于风湿痹痛、脚气湿疮、失眠多梦、高血压等症,现代研究还发现其含黄酮类、挥发油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降血脂、增强免疫等作用,松针的用法多样,可煎汤内服(常用量9-15g),或捣烂外敷治湿疹、瘙痒,也可泡水代茶饮用于日常保健,需注意的是,血虚、阴虚者慎用,过量服用可能引起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侧柏叶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嫩枝与叶,其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呈深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有松柏香气,味苦、涩,与松针不同,侧柏叶的“针状”更为细密,整体呈扁平的鳞片状,而非圆柱形,中医理论认为,侧柏叶性寒,味苦、涩,归肺、肝、脾经,功善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因其寒性沉降,尤宜用于血热出血证,如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等,常配伍生地、白茅根等同用;外用可治脱发、须发早白,研末调敷或煎水洗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侧柏叶含挥发油(主要为侧柏烯)、鞣质、黄酮类成分,具有止血、镇咳、抗炎、降血压等作用,使用时需注意,虚寒性出血不宜单独使用,脾胃虚寒者慎服。

麻黄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是典型的“针状茎”药材,其茎细圆柱形,常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纹,节明显,节间长2-6cm,质脆易折,断面略纤维性,中心有髓,气微香,味微苦涩,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归肺、膀胱经,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要药,对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者,常与桂枝配伍(如麻黄汤);对咳嗽气喘,无论寒热均可使用,寒证配细辛、干姜,热证配石膏、杏仁(如麻杏石甘汤);还可用于风水水肿,兼有表证者,麻黄的发汗力强,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不纳气的虚喘患者禁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以免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现代研究发现,麻黄含麻黄碱、伪麻黄碱等生物碱,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兴奋中枢神经等作用,是治疗感冒和哮喘的常用药。

像针形状药材

瓦松

瓦松为景天科植物瓦松或晚瓦松的干燥全草,多生长于旧屋瓦、岩石缝隙等干燥处,其叶肉质,线状披针形至长圆形,先端尖锐,呈针状或刺状,绿色或带紫色,排列成莲座状,花小,白色或淡红色,全株高10-20cm,瓦松性凉,味酸、苦,归肝、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敛疮之效,常用于痢疾、泄泻、痔疮出血、疮疡溃烂、烫伤等症,内煎汤(6-15g),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因其生于瓦屋,形态如松针,故得名“瓦松”,是民间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瓦松含草酸、槲皮素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止血作用,但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孕妇禁用。

针状药材的生态适应性及药用共性

针状药材的形态特征多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松针、侧柏叶生长于干旱寒冷的高山或北方地区,其细长或鳞片状的叶可减少水分蒸发,增强抗寒能力;麻黄适应沙漠或干旱草原,细长的茎和肉质根能储存水分;瓦松则生于贫瘠的瓦片或岩石上,肉质叶和针状叶利于储水和抵抗强光,这种生态适应性也赋予了药材独特的药用价值——多含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具有解热、镇痛、抗菌、抗炎等作用,从性味来看,针状药材多偏温性(如麻黄、松针)或寒性(如侧柏叶、瓦松),功效多集中在“解表、通络、止血、清热”等方面,体现了中医“以形用药”的理论雏形。

针状药材使用注意事项

针状药材因其药性峻猛或偏颇,使用时需注意辨证论治,如麻黄发汗力强,体虚者不宜久用;侧柏叶寒凉,虚寒出血者需配温经止血药;松针温燥,阴虚火旺者慎用;外用类药材(如瓦松)需注意过敏反应,部分药材(如麻黄)含有毒成分,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长期服用,孕妇、儿童及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像针形状药材

针状药材关键信息汇总表

药材名称 形态特征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使用注意
松针 细长圆柱形,深绿色,质脆,气微香 苦、涩,温;归心、脾经 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活血安神 血虚、阴虚者慎用
侧柏叶 鳞片状叶,交互对生,质脆,有松柏香气 苦、涩,寒;归肺、肝、脾经 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虚寒性出血不宜单用
麻黄 细圆柱形茎,节明显,断面有髓,气微香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瓦松 肉质线状叶,先端尖锐,莲座状排列 酸、苦,凉;归肝、肺经 清热解毒,止血,敛疮 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禁用

相关问答FAQs

Q1:针状药材是否都可以长期泡水喝?
A1:并非所有针状药材都适合长期泡水喝,需根据药材性味和个人体质判断:如松针性温,适合体寒、高血压者少量长期饮用,但阴虚火旺者不宜;侧柏叶性寒,泡水可辅助降血压、凉血,但虚寒体质者长期饮用易腹泻;麻黄含麻黄碱,泡水可能引起心悸、失眠,不宜长期使用;瓦松性凉且有小毒,一般仅作短期药用,不宜代茶饮,长期服用前建议咨询医师,避免因药性偏颇损伤脾胃或引发其他问题。

Q2:如何区分松针和侧柏叶?
A2:松针和侧柏叶虽均为针状,但可通过形态、气味和质地区分:①形态:松针呈细长圆柱形,2-5针一束(马尾松为2针一束),表面有细纵纹;侧柏叶为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呈扁平片状,无束生现象。②气味:松针有松节油香气,较浓郁;侧柏叶气味清香,带点柏特有的苦味。③质地:松针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心有细小中柱;侧柏叶质轻,揉搓后易碎,断面呈纤维状,松针多为深绿色,侧柏叶颜色稍浅,黄绿色或深绿色均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口臭,辨证论治如何选方用药效果最佳?
« 上一篇 09-01
虎掌中草药使用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下一篇 » 09-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