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疗高血压,常从“眩晕”“头痛”等中医病证出发,结合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认为其病位在肝、脾、肾,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亏虚,标实为肝阳上亢、痰湿内阻、瘀血阻络,治疗上以“平肝潜阳、化痰祛湿、滋补肝肾、活血通络”为基本原则,通过个体化方剂调理脏腑功能,改善症状,减少西药依赖,同时注重生活方式协同干预,以下从常见证型、代表方剂、加减应用及辅助疗法等方面详细说明。
老中医辨证论治与代表方剂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复杂,老中医会根据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等分为不同证型,针对性用药,常见证型及方剂如下:
证型 | 核心症状 | 代表方剂 | 基础药物组成 | 功效 | 加减应用 |
---|---|---|---|---|---|
肝阳上亢型 | 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咽干、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数 | 天麻钩藤饮 | 天麻15g,钩藤12g(后下),石决明30g(先煎),杜仲15g,牛膝15g,桑寄生15g,栀子10g,黄芩10g,益母草15g,茯神15g,夜交藤20g | 平肝潜阳,清热安神 | 若肝火旺盛加龙胆草10g、夏枯草15g;若肝肾阴虚加枸杞15g、女贞子15g;若头痛剧烈加川芎10g、菊花10g |
痰湿中阻型 | 头晕头重如蒙、胸闷脘痞、呕吐痰涎、少食多寐、舌苔白腻、脉滑 | 半夏白术天麻汤 | 半夏12g,白术15g,天麻15g,茯苓15g,陈皮10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 | 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 若痰湿化热加黄连6g、竹茹10g;若气虚乏力加党参15g、黄芪15g;若血瘀加丹参15g、川芎10g |
肝肾阴虚型 | 头晕目涩、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 | 杞菊地黄丸 | 枸杞15g,菊花10g,熟地20g,山茱萸12g,山药15g,泽泻10g,茯苓15g,牡丹皮10g | 滋补肝肾,育阴潜阳 | 若阴虚火旺加知母10g、黄柏10g;若肝阳上亢加石决明30g、龟甲15g(先煎);若气阴两虚加太子参15g、麦冬15g |
气血亏虚型 | 头晕乏力、面色㿠白、心悸气短、失眠健忘、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 归脾汤 | 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龙眼肉15g,酸枣仁20g,远志10g,木香6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 | 益气养血,健脾安神 | 若血虚甚加熟地20g、白芍15g;若阳虚加附子10g(先煎)、肉桂6g;若瘀血加丹参15g、红花10g |
瘀血阻络型 | 头痛如刺、经久不愈、固定不移、面色晦暗、舌紫暗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 血府逐瘀汤 | 桃仁12g,红花10g,当归15g,生地20g,川芎10g,赤芍15g,牛膝15g,桔梗10g,柴胡10g,枳壳10g,甘草6g |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 若气滞加香附10g、郁金10g;若阳虚加桂枝10g、附子10g(先煎);若头痛剧烈加全蝎6g、蜈蚣2条 |
辅助疗法与整体调理
老中医治疗高血压常结合非药物疗法,增强疗效:
- 针灸:主穴取太冲(平肝潜阳)、曲池(清热降压)、足三里(健脾益气)、三阴交(滋补肝肾),肝阳上亢加风池、百会;痰湿中阻加丰隆、阴陵泉,每次留针30分钟,每周2-3次。
- 穴位贴敷:取涌泉穴(睡前用吴茱萸研末调敷,涌泉穴),引火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型头晕。
- 食疗方:肝阳上亢者饮菊花枸杞茶(菊花10g+枸杞15g);痰湿中阻者食薏米山药粥(薏米30g+山药20g);肝肾阴虚者服黑芝麻核桃糊(黑芝麻20g+核桃15g)。
- 情志调摄:强调“怒伤肝”,通过冥想、八段锦等疏解压力,避免情绪波动。
注意事项
- 辨证为先,不套方:高血压证型常相互转化(如肝阳上亢日久伤阴转为肝肾阴虚),需定期复诊调整方剂,不可自行照搬他人药方。
- 中西医结合,不盲目停西药:轻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少西药,但中重度患者需以降压药为基础,中药辅助改善症状,避免血压波动风险。
- 生活方式干预:低盐饮食(每日<5g盐)、规律作息(23点前入睡)、适度运动(如太极、散步),避免熬夜、吸烟、饮酒。
相关问答FAQs
Q1:老中医治疗高血压能根治吗?
A:高血压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均以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为目标,老中医的优势在于通过辨证论治改善头晕、失眠、乏力等症状,调节脏腑功能,减少西药副作用,提升生活质量,尤其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或西药不良反应明显者,但需长期坚持调理,并定期监测血压。
Q2:服用中药治疗高血压期间,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A:饮食需遵循“清淡、均衡、忌口”原则:① 忌肥甘厚味(如肥肉、油炸食品)、辛辣刺激(如辣椒、花椒),以免助湿生热或耗伤阴血;② 忌生冷寒凉(如冰淇淋、西瓜),尤其脾虚湿盛者易加重腹泻;③ 限盐限酒,避免浓茶、咖啡(易致心悸失眠);④ 可适当多食芹菜、山楂、绿豆等降压食材,但需结合体质(如脾胃虚寒者少食绿豆),服药期间若出现胃部不适、皮疹等,需及时复诊调整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