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果类药材是中医药材中的一大类别,指植物的成熟果实或种子经干燥加工而成,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在中医理论中多具有健脾消食、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等功效,日常应用中,合理选用干果类药材需结合自身体质与需求,以下就常见干果类药材的来源、性味、功效及用法作详细介绍,并附选购保存要点与常见问题解答。
常见干果类药材一览表
药材名称 | 来源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
山楂 | 蔷薇科植物山楂的成熟果实 |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 煎服9-12g,生山楂多用于活血,焦山楂多用于消食 | 脾胃虚弱者慎用,孕妇忌用 |
大枣 | 鼠李科植物枣的成熟果实 | 甘,温,归脾、胃、心经 |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 煎服6-15g(劈开),或去皮核捣烂入丸散 | 湿热内盛、齿痛、痰热咳嗽者忌用 |
枸杞 | 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 | 甘,平,归肝、肾、肺经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煎服6-12g,嚼服6-10g | 外感实热、脾虚有湿、泄泻者忌用 |
桂圆 | 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 甘,温,归心、脾经 |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 煎服9-15g,或泡水、煮粥 | 内有痰火、湿滞停饮者忌用 |
白果 | 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成熟种子 | 甘、苦、涩,平,有毒,归肺、肾经 | 敛肺平喘,止带缩尿 | 煎服5-10g(需去胚),捣碎后使用 | 不可生食,小儿用量减半,实邪者忌用 |
莲子 | 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 | 甘、涩,平,归脾、肾、心经 | 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 煎服6-15g(去心),或煮粥、做羹 | 中满痞胀、大便燥结者忌用 |
芡实 | 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 | 甘、涩,平,归脾、肾经 |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 煎服9-15g,或研末入丸散 | 湿热小便不利者忌用 |
桑葚 | 桑科植物桑的成熟果穗 | 甘、酸,寒,归心、肝、肾经 | 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 煎服9-15g,或熬膏、泡酒 | 脾胃虚寒、便溏者忌用 |
干果类药材的选购与保存要点
选购干果类药材时,需注重“观形、闻味、辨色”,优质药材应果实饱满、色泽自然(如枸杞以暗红色、肉厚为佳;大枣以紫红有光泽、无霉斑为好),无虫蛀、无异味,且干燥无潮湿(手捏易碎,无黏手感),保存时需密封防潮,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易生虫的药材(如枸杞、莲子)可放入少量花椒或用透气的纱布包裹,定期检查晾晒,防止霉变。
相关问答FAQs
Q1:干果类药材可以直接吃吗?需要煎煮吗?
A1:部分干果类药材可嚼食或泡水,如枸杞、桂圆,但需控制用量(枸杞每日不超过10g,桂圆不超过5颗);多数药材需煎煮以有效成分析出,如山楂、莲子、芡实等,煎煮时间可稍长(20-30分钟),带毒性药材(如白果)必须煎煮并去胚,不可直接生食,以免中毒。
Q2:哪些人群不适合用干果类药材进补?
A2:干果类药材多具滋补或收敛之性,并非人人适宜,湿热体质者(舌苔黄腻、口苦)不宜用大枣、桂圆等温性药材;外感感冒、实热证(发热、便秘)患者忌用枸杞、桑葚等滋腻药材;脾胃虚弱、易腹胀者慎用山楂、莲子等,以免加重不适,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选用,避免盲目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