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药材图片,这些常见药材你都认识吗?具体功效又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6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的妇科问题,表现为周期紊乱、经量异常、经色经质改变等,中医认为多与气血不和、肝脾肾功能失调相关,而调经药材通过调理气血、疏肝理气、温经散寒等作用,帮助恢复月经正常,了解常见调经药材的形态特征,不仅能帮助识别药材真伪,还能为合理用药提供直观参考,以下按功效分类介绍常用调经药材及其图片识别要点,并辅以表格归纳关键信息,最后附相关问答。

调经的药材图片

活血化瘀调经药材

此类药材适用于血瘀型月经不调,常见症状包括经行不畅、痛经、经色紫暗有块、小腹刺痛等,其核心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滞,使月经通畅。

  1. 当归
    别名秦归、西归,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被誉为“妇科要药”。
    图片识别要点:根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根头部有环纹(“芦头”),身下部有纵沟纹及皮孔样横向突起;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形成层环黄棕色,有裂隙(“菊花心”),皮部有多数棕色油点。

  2. 川芎
    别名芎穷、抚芎,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常用于血瘀气滞导致的月经不调、痛经。
    图片识别要点:根茎呈结节状团块,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节上密陷的明显根痕;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油室(“朱砂点”),形成层波状环纹。

  3. 丹参
    别名赤参、紫丹参,药用部位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尤其适用于血热瘀滞的月经不调。
    图片识别要点:根茎短粗,顶端常有残留茎基;根呈长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断面疏松,有裂隙,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

补血调经药材

此类药材适用于血虚型月经不调,常见症状包括月经量少、色淡、经期延后、头晕心悸、面色萎黄等,通过补血滋养,改善机体气血亏虚状态。

  1. 熟地黄
    别名熟地、伏地,药用部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经加工炮制而成,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常与当归、白芍配伍用于血虚月经不调。
    图片识别要点:不规则的块片或块状,表面乌黑色或黑褐色,油润有光泽,质柔软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油润黏手,味甜。

  2. 白芍
    别名白花芍药,药用部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功效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常用于血虚兼有肝郁的月经不调。
    图片识别要点:圆柱形,表面类白色或淡棕红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未去尽的棕褐色外皮;断面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3. 阿胶
    别名傅致胶,药用部位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燥皮或鲜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固体胶,性平,味甘,归肺、肝、肾经,功效补血滋阴、润燥止血,适用于血虚月经量少、崩漏等。
    图片识别要点:长方形块或丁状,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易碎,断面光润,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气微,味甘。

    调经的药材图片

疏肝理气调经药材

此类药材适用于肝郁气滞型月经不调,常见症状包括月经先后不定期、经前乳房胀痛、小腹胀痛、情绪抑郁等,通过疏肝解郁、理气调经,恢复肝的疏泄功能。

  1. 柴胡
    别名地熏、茈胡,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或全草,性微寒,味苦,归肝、胆经,功效疏肝解表、升阳举陷,常用于肝郁气滞导致的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图片识别要点:根呈圆锥形,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残留的茎基或毛状纤维;断面纤维性,气微香,味微苦。

  2. 香附
    别名莎草根、雷公头,药用部位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性平,味辛、微苦,归肝、三焦经,功效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被称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图片识别要点:纺锤形或结节状,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尽的棕色毛须或根痕;断面黄棕色或灰白色,角质样,内皮层环纹明显。

  3. 郁金
    别名川郁金、广郁金,药用部位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性寒,味辛、苦,归肝、心、肺经,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适用于肝郁气滞兼血瘀的月经不调。
    图片识别要点:卵圆形或长圆形,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规则纵皱纹,断面灰黄色或灰棕色,角质样,内皮层环纹明显;气微香,味微苦。

温经散寒调经药材

此类药材适用于寒凝血瘀型月经不调,常见症状包括经行延后、量少色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等,通过温经散寒、暖宫止痛,消除寒邪对气血运行的阻碍。

  1. 艾叶
    别名艾蓬、灸草,药用部位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性温,味辛、苦,归肝、脾、肾经,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常用于虚寒性月经不调、痛经,外用可温灸。
    图片识别要点:叶片呈羽状深裂,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白色腺点及蛛丝状毛,背面密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2. 肉桂
    别名牡桂、紫油桂,药用部位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性大热,味辛、甘,归心、肝、脾、肾经,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适用于虚寒性痛经、月经量少。
    图片识别要点:槽状或卷筒状,外层灰褐色,有不规则的横裂纹、皮孔及细小突起的皮刺,内层红棕色,油性足,有浓烈的特殊香气,味甜、辛。

  3. 吴茱萸
    别名茶辣、食茱萸,药用部位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用于寒凝肝脉的痛经、经行不畅。
    图片识别要点:球形或略五角状球形,表面暗绿或绿褐色,有多数点状突起油室,顶端有五角星裂隙,基部有果梗痕;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调经的药材图片

滋阴清热调经药材

此类药材适用于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常见症状包括月经先期、量少色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通过滋阴降火、清热凉血,恢复阴血平衡。

  1. 女贞子
    别名冬青子,药用部位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平,味甘、苦,归肝、肾经,功效滋补肝肾、明目乌发,常用于肝肾阴虚导致的月经先期、量少。
    图片识别要点:卵形或椭圆形,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果皮薄,果皮脱落露出果仁,果仁黄白色,味甘、微苦。

  2. 旱莲草
    别名墨旱莲,药用部位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寒,味甘、酸,归肝、肾经,功效滋补肝肾、凉血止血,适用于阴虚血热的月经先期、崩漏。
    图片识别要点:茎圆柱形,表面绿褐色或带紫红色,有纵棱,叶对生,墨绿色,完整叶片披针形,揉搓后有黑色汁液溢出,气微,味微咸。

  3. 枸杞子
    别名甘杞子、枸杞果,药用部位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平,味甘,归肝、肺、肾经,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常用于肝肾精血亏虚的月经量少、色淡。
    图片识别要点:类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果皮柔韧,内含种子多粒,种子肾形,气微,味甜。

常用调经药材关键信息汇总表

功效分类 药材名称 图片识别要点简述 核心功效
活血化瘀 当归 圆柱形,断面“菊花心”,有棕色油点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川芎 结节状团块,断面有“朱砂点”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丹参 根棕红色,断面皮部棕红、木部灰黄 活血调经、祛瘀止痛
补血调经 熟地黄 黑褐色块片,质软油润,断面乌黑有光泽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白芍 圆柱形,断面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阿胶 黑褐色固体,断面光润半透明 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疏肝理气 柴胡 圆锥形根,表面纵皱纹,气微香 疏肝解表、升阳举陷
香附 纺锤形,具隆起环节,断面角质样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郁金 卵圆形,断面角质,内皮层环纹明显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
温经散寒 艾叶 羽状深裂叶,背面密绒毛,气清香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肉桂 槽状卷皮,外层灰褐、内层红棕,油性足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吴茱萸 球形,表面暗绿,顶端五角星裂隙,气芳香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
滋阴清热 女贞子 卵形,表面黑紫皱缩,果仁黄白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
旱莲草 茎圆柱形,叶墨绿色,揉搓出黑汁 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枸杞子 类纺锤形,表面鲜红皱缩,味甜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注意事项

调经药材的使用需根据个体体质和月经不调的具体类型辨证施治,如血瘀者宜活血,血虚者当补血,肝郁者需疏肝,寒凝者应温经,阴虚者需滋阴,药材的真伪直接影响疗效,可通过上述形态特征结合专业图谱初步识别,必要时咨询专业药师或医师,部分药材(如吴茱萸)有小毒,需控制用量;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盲目进补。

相关问答FAQs

问:调经药材图片如何准确识别?避免买错药材?
答:准确识别调经药材需结合“形、色、气、味”四大特征:①形状:观察药材的整体形态(如当归圆柱形、香附纺锤形)、是否带根茎、果实等;②颜色:注意表面颜色(如熟地黄乌黑、丹参棕红)及断面颜色(如当归断面黄白、阿胶断面半透明);③气味:部分药材有特殊气味(如肉桂浓香、艾叶清香);④质地:用手感受软硬(如熟地黄柔软、川芎坚硬)或是否易折断,可对比《中国药典》或权威中药材图谱,关注易混淆品种的区别(如当归与独活根头部环纹数量不同,白芍与赤芍颜色深浅差异),若无法确定,建议通过正规药店或医院药房购买,并保留药材包装信息。

问:调经药材可以自己搭配使用吗?比如当归、川芎、熟地黄一起煮水喝?
答:不建议自行搭配调经药材,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需根据具体证型选择药材及剂量,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虽为经典调经方,但血热者不宜用当归、川芎等温燥药,血虚兼脾虚者需加健脾药以防滋腻碍胃,自行搭配可能因药不对证(如寒证用凉药、热证用热药)加重病情,或因药材剂量不当(如川芎过量耗气、肉桂过量上火)引发不良反应,若出现月经不调,建议先由中医师辨证,开具个性化处方,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哪些中草药能炒制?炒制种类有哪些?
« 上一篇 09-02
中医治疗气结胸的有效方法、原理及效果如何?
下一篇 » 09-0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