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广藿香的功效有哪些?具体作用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广东、海南等地,又名“藿香”“土藿香”,其性辛、微温,归脾、胃、肺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化湿药,以“芳香化湿、醒脾和胃、解表发表”为主要功效,广泛应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呕吐泄泻、暑湿感冒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广藿香含挥发油(广藿香醇、广藿香酮等)、黄酮类、多糖等成分,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等多重作用,其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是中医“芳香化湿法”的代表药物之一。

中草药广藿香的功效

广藿香的核心功效与应用

化湿醒脾,调畅中焦

广藿香气味芳香,辛散温通,其“芳香之气能助脾醒胃,化湿浊而开胃进食”,为治疗湿阻中焦证的常用药,湿邪困脾,则脾失健运,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中黏腻、舌苔白腻等症状,广藿香通过芳香化湿、醒脾运脾,既能消除困遏脾气的湿浊,又能恢复脾的升清降浊功能,使气机调畅,诸症可解。
临床常配伍苍术、厚朴(平胃散)增强燥湿运脾之力,用于治疗湿阻脾胃、脘腹胀满;若兼食积气滞,可加山楂、神曲、陈皮消食导滞;若湿浊中阻、恶心呕吐明显,配伍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如藿香正气散(含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等)便是以广藿香为君药,化湿醒脾、和胃止呕,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吐泻胀满常用此方。

行气和胃,降逆止呕

广藿香辛温行散,入脾胃经,能“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对脾胃气滞、胃气上逆所致的呕吐、呃逆、脘痞等症有良效,无论是湿浊中阻的恶心呕吐,还是妊娠呕吐、胃寒呕吐,或脾胃虚弱、胃气不和的脘腹胀痛,广藿香均可随证配伍应用。

  • 湿浊呕吐:配砂仁、白豆蔻芳香化湿、行气止呕;
  • 胃寒呕吐:配干姜、吴茱萸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 妊娠呕吐:配苏梗、黄芩调和气机、清热安胎,标本兼顾。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广藿香挥发油能促进胃肠蠕动,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调节胃酸分泌,从而发挥和胃止呕的作用。

解表发表,祛暑化湿

广藿香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散风寒,祛暑化湿”,对外感风寒、暑湿感冒及湿温初起有较好疗效,夏季暑湿当令, people 易感暑湿,症见头痛身重、发热恶寒、胸闷恶心、吐泻等,广藿香既能解表散寒,又能芳香化湿,使表里双解。
临床常与香薷、紫苏叶配伍,增强解表祛暑之力(如香薷饮);若湿温初起、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胸闷脘痞,可配黄芩、滑石、薏苡仁清利湿热,如三仁汤(虽非广藿香为主,但加减中常用其化湿醒脾),研究指出,广藿香醇对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其解表功效可能与调节体温、抗炎、抗病毒有关。

燥湿止泻,实肠止痢

湿邪困阻肠道,传导失司,可见泄泻、痢疾等症,广藿香芳香燥湿,能“分利湿浊,实肠止泻”,对湿盛泄泻、寒湿痢疾有较好效果,若寒湿泄泻、大便清稀、脘腹冷痛,配伍肉豆蔻、炮姜温中散寒、涩肠止泻;若湿热泄泻、肛门灼热,可配黄连、木香清热燥湿、行气调中;若脾虚湿盛、久泻不止,配伍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渗湿止泻(如参苓白术散加减),现代研究发现,广藿香多糖能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其止泻作用可能与抑制肠道平滑肌蠕动亢进、抗炎有关。

中草药广藿香的功效

辟秽化浊,预防时疫

广藿香气味浓郁,具有“芳香辟秽、化浊解毒”之效,古代常用于预防时疫、瘟病,如《本草纲目》记载:“蕉香,疗风水毒肿,去恶气,邪气。”在疫病流行时,以广藿香、佩兰、艾叶等煎汤熏蒸,或制成香囊佩戴,可芳香辟秽、净化空气,减少疫病传播,现代研究亦证实,广藿香挥发油对空气中细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其辟秽功效可能与广藿香酮的抗菌活性有关。

广藿香功效归纳与常用药对

为更直观展示广藿香的主要功效及应用,现将核心内容整理如下:

功效分类 主要作用 对应症状 常用药对
化湿醒脾 芳香化湿,醒脾运脾 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舌苔白腻 苍术、厚朴(平胃散)
行气和胃 行气宽中,和胃降逆 脾胃气滞、脘痞腹胀、恶心呕吐、呃逆 半夏、生姜(降逆止呕);陈皮、砂仁(行气化湿)
解表发表 散风寒,祛暑湿 暑湿感冒、头痛身重、发热恶寒、胸闷吐泻 香薷、紫苏叶(解表祛暑);佩兰、薄荷(清暑化湿)
燥湿止泻 分利湿浊,实肠止泻 寒湿泄泻、湿热泄泻、脾虚久泻、痢疾 肉豆蔻、炮姜(温中止泻);黄连、木香(清热燥湿)
辟秽化浊 芳香辟秽,解毒化浊 时疫瘟病、湿浊中阻、口中黏腻、疫病预防 佩兰、艾叶(芳香辟秽);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鲜品用量加倍,15-30g,因其含挥发油,有效成分易挥发,煎煮时宜后下,即在其他药物煎煮10-15分钟后放入,再煎煮5分钟即可,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 使用注意:广藿香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气虚者慎用;不宜与浓茶、萝卜同食,以免影响药效;孕妇使用需遵医嘱,因其行气作用可能影响胎气。

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现代药理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广藿香功效的物质基础:

  1. 调节胃肠功能:广藿香挥发油能双向调节胃肠平滑肌,缓解痉挛,促进胃排空,改善胃肠动力障碍;多糖成分可促进肠道有益菌(如双歧杆菌)生长,调节菌群平衡。
  2. 抗菌抗病毒:广藿香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广藿香醇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有抑制活性,其机制可能与破坏病毒包膜、抑制病毒复制有关。
  3. 抗炎抗氧化:广藿香黄酮类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多糖和酚类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4. 其他作用:研究表明,广藿香还具有镇静、镇痛、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为其在失眠、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关问答FAQs

Q1:广藿香和藿香有什么区别?两者功效是否相同?
A:广藿香与藿香(指广藿香的同属近缘植物藿香)来源不同,广藿香主产于广东、海南,气味浓郁,挥发油含量高,以“化湿行气、醒脾和胃”见长,药力较强;藿香(又称“土藿香”)主产于全国各地,药力较缓,偏重于“解表发表、祛暑化湿”,两者功效相似,均能化湿解暑,但广藿香化湿行气之力更强,藿香解发表散之效更佳,临床可根据病情选择:湿浊中焦、脘腹胀满者多用广藿香;暑湿感冒、恶寒发热者多用藿香。

中草药广藿香的功效

Q2:广藿香适合哪些人群食用?哪些人群不宜使用?
A:广藿香适合“湿浊内阻”的人群,如夏季贪凉饮冷导致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者;梅雨季节湿邪困脾、精神困倦、舌苔白腻者;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大便黏腻者;外感暑湿、头痛胸闷、吐泻交作者,但以下人群不宜使用:阴虚血燥者(症见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气虚者(症见乏力气短、自汗、头晕);孕妇(因广藿香行气,可能引起胎动不安);对广藿香过敏者(使用后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眼窝深陷,中医治疗能改善吗?效果如何?具体怎么治?
« 上一篇 09-02
晚期肺癌用中草药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如何?
下一篇 » 09-0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