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菜 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白子菜为菊科植物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 (L.) DC.的干燥地上部分,别名白背叶、鸡毛菜、白三七、土三七等,是我国南方地区常用的民间草药,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其历史可追溯至《岭南采药录》,记载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至今仍是岭南地区常用的民间草药。

白子菜 药材

从植物形态来看,白子菜为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茎匍匐,节处生根,茎直立具纵棱,被柔毛,叶互生,叶片卵形或矩圆状卵形,长5-15厘米,宽3-8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波状浅齿,叶面深绿色疏被毛,叶背密被白色绒毛(“白子”之名由此而来),叶脉在背面隆起;叶柄长1-5厘米,具翅,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直径1.5-2厘米,总苞筒状,苞片1层披针形,花管状呈黄色或淡紫色,瘦果圆柱形,冠毛白色,花期6-11月,果期7-12月,全年可生长,以夏、秋季生长最为旺盛。

产地与采收方面,白子菜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贵州等地的山坡林下、沟边、路旁阴湿处,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热带地区亦有分布,其喜温暖湿润环境,耐阴不耐寒,常野生于海拔500-1500米的山地,全年均可采收,传统以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挖取全草,除去泥沙和杂质,鲜用(清热解毒力更强)或晒干后切段备用,部分地区亦有秋季采挖根部,洗净晒干作“白子菜根”入药,但临床仍以全草为主。

药材炮制方法较为简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根,洗净,稍润,切段,干燥即可,部分地区有炒制用法:取切段白子菜,用文火炒至微黄,增强健脾和胃之效,但清热解毒功效略减,故临床仍以生品为常用。

性味归经上,白子菜性凉,味甘、微苦,归肺、肝、脾经。《岭南采药录》言其“味甘,性平”,现代《广西药用植物志》则载“味微苦,性凉”,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性以凉为主,甘能补虚,微苦能泄,故兼具清热与补益之性,既清实热,又兼滋阴,无苦寒伤正之弊。

功效主治方面,白子菜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咳化痰、消肿止痛为主要功效,具体应用如下:①外感风热或肺热咳嗽:单用30克煎服,或配金银花、连翘、桔梗等,增强宣肺泄热之力,对风热感冒所致的咽喉肿痛、咳嗽痰稠效果显著;②血热出血:如咯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侧柏叶、白茅根、仙鹤草等凉血止血药,内服外用并用可增强止血效果;③热毒疮痈、跌打肿痛:鲜品捣烂外敷,或配蒲公英、紫花地丁内服外用并用,治疗疮疖肿毒、乳腺炎、跌打损伤等;④湿热泻痢:配黄连、木香等清热燥湿,缓解湿热泻痢所致的腹痛、里急后重;⑤现代还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的辅助治疗,取其清热平肝、活血化瘀之效,常配钩藤、夏枯草等代茶饮。

白子菜 药材

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白子菜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是其药理作用的基础,主要包括黄酮类、倍半萜内酯、生物碱、多糖、挥发油及有机酸等,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山奈酚、芹菜素等,是其抗氧化、抗炎的主要成分;倍半萜内酯如白子菜内酯A、B,具有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多糖类成分可调节免疫功能;生物碱类如白子菜碱,具有降压作用;挥发油中含桉油精、樟脑等,可抑菌止咳,具体成分及含量如下表:

成分类别 主要成分 含量(占干重%) 药理作用
黄酮类 槲皮素、山奈酚、芹菜素 5-1.2 抗氧化、抗炎、止咳
倍半萜内酯 白子菜内酯A、白子菜内酯B 1-0.3 抗肿瘤、细胞毒性
多糖 白子菜多糖(GPC) 0-4.0 免疫调节、抗衰老
生物碱 白子菜碱、Gynurine 05-0.15 降压、抑菌
有机酸 绿原酸、咖啡酸 3-0.8 抗氧化、清热解毒

药理作用研究显示,白子菜具有多重生物活性:①抗炎作用:黄酮类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的释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对急性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②抗氧化作用:多糖和黄酮类可清除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③止咳祛痰:挥发油成分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痰液排出,延长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④止血作用:能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聚集,其止血效果与云南白药相近,且对外伤出血内服外用均有效;⑤免疫调节:多糖可激活巨噬细胞,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⑥抗肿瘤:白子菜内酯对肝癌HepG2、肺癌A549细胞株有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相关。

临床应用上,白子菜可单味或入复方使用,单方应用:①感冒发热:白子菜30克,大青叶15克,水煎服,每日1剂;②外伤出血:鲜白子菜适量,捣烂外敷,每日换药1次;③高血压:白子菜15克,钩藤12克,夏枯草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连续饮用7-10天,复方应用:①肺热咳嗽:白子菜30克,鱼腥草2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②痈肿疮毒:白子菜50克,蒲公英30克,野菊花20克,水煎服,取药渣外敷患处,每日1次;③湿热泻痢:白子菜20克,黄连8克,木香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使用注意方面,白子菜性凉,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腹泻、腹痛;孕妇忌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不宜过量长期服用,曾有报道过量服用(每日超过50克,连续超过1个月)导致肝功能异常,建议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症状缓解后即停用;对白子菜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首次使用可从小剂量(10克)开始,观察无不良反应后再增量。

相关问答FAQs:

白子菜 药材

Q1:白子菜和三七有什么区别?
A:白子菜与三七虽民间均有“土三七”之称,但为不同植物,功效侧重有别,白子菜为菊科白子菜,性凉,长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热毒疮痈、血热出血,兼能止咳化痰;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性温,功在化瘀止血、消肿定痛,擅长止血而不留瘀,且能补虚,常用于跌打损伤、胸痹心痛,二者植物来源、性味、功效均不同,不可混淆使用。

Q2:白子菜可以长期服用吗?
A:不建议长期服用,白子菜性凉,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食欲不振、乏力等;其含有的倍半萜内酯等成分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对肝脏造成负担,有肝功能损伤风险,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和病情短期使用,一般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症状缓解后即停用,或配伍健脾药物(如党参、白术)以调和药性,减轻其寒凉之性。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女性更年期有何独特优势与调理策略?
« 上一篇 今天
障碍性贫血中医治疗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