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草药能增加心脏功能?效果与安全性如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脏功能的强弱与气血运行、脏腑功能密切相关,中草药通过补益心气、活血化瘀、养心安神、温通心阳等途径,可有效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血,调节心律失常,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以下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详细介绍几种具有增加心脏功能作用的中草药及其应用。

增加心脏功能的中草药

补益心气类中草药

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心气不足则心肌收缩无力,易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此类草药通过补益心气,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

黄芪

来源: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
现代药理:黄芪甲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保护缺血心肌;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对心肌的损伤。
适用证型:心气虚证,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舌淡苔白。
使用注意: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禁用。

人参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现代药理:人参皂苷(如Rb1、Rg1)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心律失常;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改善心功能不全。
适用证型:元气虚脱证,症见心悸气喘、脉微欲绝;或心气虚、心阳虚证,症见畏寒肢冷、胸闷胸痛。
使用注意:实证、热证、湿热证禁用;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用量过大可导致血压升高、失眠。

活血化瘀类中草药

心血瘀阻则脉络不通,心肌供血不足,引发胸痹、心痛,此类草药通过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血氧供应。

丹参

来源: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现代药理:丹参酮、丹参素等成分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心肌代谢,减轻心肌缺血损伤;调节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适用证型:心血瘀阻证,症见胸痹刺痛、固定不移、舌紫暗有瘀斑;或心悸怔忡、心烦失眠。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无瘀血者不宜服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三七

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现代药理:三七总皂苷(PNS)能显著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心肌缺血,缩小梗死面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改善心肌微循环,促进心肌细胞修复。
适用证型:心血瘀阻证,症见胸痹心痛、头痛眩晕、跌仆肿痛;或各种出血兼瘀血者。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血虚无瘀者不宜服用;不宜与蚕豆、海鲜同食。

增加心脏功能的中草药

养心安神类中草药

心主神明,心阴不足或心神不宁可致心悸、失眠、健忘,影响心脏正常功能,此类草药通过滋养心阴、安定心神,间接增强心脏功能。

麦冬

来源: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现代药理:麦冬皂苷、麦冬多糖可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心肌耐缺氧能力;抗心律失常,调节心肌细胞电生理;增强免疫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对心肌的损伤。
适用证型:心阴亏虚证,症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少津。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湿浊中阻、风寒感冒者禁用;不宜与款冬花、乌头同用。

五味子

来源: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现代药理:五味子素、五味子多糖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调节神经中枢,缓解心悸、失眠等心神不宁症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适用证型:心气虚、心肾不交证,症见心悸失眠、多梦遗精、久咳虚喘。
使用注意: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发者禁用。

温通心阳类中草药

心阳不振则鼓动无力,血脉运行迟滞,易出现畏寒肢冷、胸闷气短,此类草药通过温通心阳,激发心脏动力。

桂枝

来源: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现代药理:桂皮醛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减轻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调节心律,对抗心律失常。
适用证型:心阳虚证,症见心悸胸闷、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或寒凝血瘀证,症见胸痹心痛、肢体冷痛。
使用注意: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者禁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其他具有强心作用的中草药

葛根

来源:豆科植物野葛的根。
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现代药理:葛根素可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增加心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
适用证型: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属瘀血阻络或阴津不足者,症见头痛项强、口渴心烦。

增加心脏功能的中草药

灵芝

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子实体。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肝、肾经。
功效: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现代药理: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合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睡眠,缓解心悸、焦虑等神经症状。
适用证型:心气血两虚证,症见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气短自汗;或冠心病、心律不齐属虚证者。

增加心脏功能的中草药归纳表

草药名称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现代药理作用 适用证型
黄芪 甘微温,归脾肺 补气升阳,固表利水 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 心气虚证(心悸气短、乏力)
丹参 苦微寒,归心肝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扩张冠脉,抗血栓,改善心肌代谢 心血瘀阻证(胸痹刺痛、舌紫暗)
麦冬 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改善心肌耐缺氧,抗心律失常 心阴亏虚证(心悸烦热、失眠)
桂枝 辛甘温,归心膀胱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扩张冠脉,改善微循环,抗心律失常 心阳虚证(畏寒肢冷、胸闷)
三七 甘微苦温,归肝胃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 心血瘀阻证(胸痹心痛、出血)

相关问答FAQs

Q1:哪些中草药适合长期服用以增强心脏功能?
A:长期服用需根据个人体质辨证选择,气虚者可选用黄芪、人参,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阴虚者适合麦冬、五味子,可滋养心阴,抗心肌缺血;血瘀者可用丹参、三七,活血化瘀,改善冠脉循环,但需注意,长期服用应从小剂量开始,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并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盲目进补,黄芪可单煎或与党参、麦冬配伍(如“黄芪生脉饮”),适用于气阴两虚型心脏病患者;丹参可制成丹参片、丹参滴丸,长期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

Q2:服用增加心脏功能的中草药时需要注意什么?
A:首先需辨证论治,避免“虚虚实实”,如心阳虚者误用麦冬、五味子等寒凉药物,可能加重病情;实热证(如发热、口苦、便秘)者禁用补气药(如人参、黄芪),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人参不宜与藜芦同用,丹参不宜与阿司匹林长期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服用期间需观察身体反应,若出现胸闷加重、心律失常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饮食上避免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止痛有刺的中草药,为何能止痛?刺与效有何关联?
« 上一篇 09-02
越橘中药材有何独特功效?其药用价值与临床应用有哪些?
下一篇 » 09-0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