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色棍状药材在传统中医药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多为圆柱形、表面呈褐色或深褐色)和显著的药用价值而被广泛应用,这类药材多来源于植物的干燥根、茎或肉质茎,性味多辛、甘、温,归肾、肝、脾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润肠通便等功效,常见的褐色棍状药材包括肉苁蓉、锁阳、巴戟天、续断等,它们在临床配伍、中成药制作及日常养生中均有重要应用,以下从来源、性状、功效、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汇总关键信息于表格,最后附相关问答。
典型褐色棍状药材详解
肉苁蓉
来源: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 Ma或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 (Schenk) Wight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等沙漠地区,素有“沙漠人参”之称。
性状特征:呈扁圆柱形,稍弯曲,长3-15cm,直径2-8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叶,鳞叶菱形或三角形,尖端已断,体重,质硬,微有柔性,断面颗粒性,灰棕色至黑棕色,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散在,气微,味甜、微苦。
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功效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阳痿早泄、宫冷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以及肠燥便秘。
现代应用:含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等活性成分,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改善肠道功能、抗疲劳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肾虚型男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及老年性便秘。
锁阳
来源:锁阳科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干燥肉质茎,主产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干旱沙漠地区。
性状特征:呈扁圆柱形,微弯曲,长5-15cm,直径1.5-3c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不规则纵沟及凹陷,有的可见三角形的鳞片状叶基(已脱落),体重,质坚实,易折断,断面棕褐色,有黄色三角状维管束散在,俗称“筋脉点”,气微,味甘而涩。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亏损之阳痿遗精、腰膝痿弱、步履艰难,以及肠燥便秘。
现代应用:含多糖、三萜类、鞣质等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缺氧、抗衰老、通便等作用,常用于肾虚型疲劳综合征、慢性便秘及免疫力低下者的调理。
巴戟天
来源: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状特征: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1-3cm,直径0.5-2cm,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及横裂纹,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形似“连珠”,故有“巴戟天”别称(“戟”指断离后的形态),质韧,难折断,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分离,木部黄棕色,直径约0.5-1cm,气微,味甘而微涩。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肾、肝经。
功效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肾阳虚亏之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以及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现代应用:含甲基异茜草素、环烯醚萜苷等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抗炎、调节内分泌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慢性关节炎及性功能障碍。
续断
来源: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C. Y. Cheng et T. M. Ai的干燥根,主产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特征:根呈圆柱形,略扁,长5-15cm,直径0.5-1.5c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纵向皱纹及横向皮孔样突起,可见残留的根痕,质软,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木部黄褐色,呈放射状排列,皮部褐色,外侧有墨绿色或棕褐色油点(“筋脉纹”),气微,味苦、微甜。
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风湿痹痛,以及跌打损伤、骨折筋伤、崩漏下血、胎动不安。
现代应用:含续断皂苷、生物碱等成分,具有促进骨折愈合、抗骨质疏松、止血、抗氧化等作用,常用于骨伤科术后康复、骨质疏松症及功能性子宫出血。
褐色棍状药材关键信息汇总表
药材名称 | 来源 | 性状特点 | 主要功效 | 常见配伍 |
---|---|---|---|---|
肉苁蓉 | 列当科植物肉苁蓉干燥肉质茎 | 扁圆柱形,表面密被肉质鳞叶,断面灰棕色,有淡棕色维管束 |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 配锁阳、熟地治肾虚阳痿;配火麻仁治便秘 |
锁阳 | 锁阳科植物锁阳干燥肉质茎 | 扁圆柱形,表面有纵沟及鳞片基,断面有黄色三角状维管束 |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 配肉苁蓉、枸杞治肾精亏虚;配当归治血虚 |
巴戟天 | 茜草科植物巴戟天干燥根 | 圆柱形,表面有纵纹及横裂纹,皮部与木部分离呈“连珠”状 |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 配淫羊藿、杜仲治腰膝酸软;配牛膝治风湿痹痛 |
续断 | 川续断科植物续断干燥根 | 圆柱形略扁,表面有纵向皱纹及油点,断面木部放射状,皮部褐色 | 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 配骨碎补、自然铜治骨折;配杜仲、寄生治胎动不安 |
注意事项
褐色棍状药材多性温,阴虚火旺(如手足心热、盗汗、口干舌燥)者慎用;肉苁蓉、锁阳有润肠通便作用,便溏(大便稀溏)者不宜长期服用;巴戟天、续断可能具有激素样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藜芦同服(中药“十八反”禁忌)。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通过性状辨别肉苁蓉和锁阳?
A:肉苁蓉与锁阳均为褐色棍状药材,但可通过以下特征区分:①表面:肉苁蓉密被覆瓦状肉质鳞叶,鳞片菱形或三角形;锁阳表面有纵沟及凹陷,残留三角状鳞片基(已脱落,呈小突起)。②断面:肉苁蓉断面颗粒性,维管散在;锁阳断面有黄色三角状维管束,排列成“筋脉网”。③气味:肉苁蓉味甜微苦;锁阳味甘而涩,肉苁蓉质地略软有柔性,锁阳质地更坚实。
Q2:褐色棍状药材日常食用有哪些禁忌?
A:①人群禁忌:阴虚火旺(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实热证(如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对药材成分过敏者禁用。②配伍禁忌:遵循中药“十八反”“十九畏”,如巴戟天不宜与藜芦同用。③用量禁忌:过量服用可能引起上火(如口干、咽痛)、腹胀等,建议日常用量为3-10g(具体遵医嘱)。④饮食禁忌:服用期间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