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名称读音大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其名称读音的正确掌握不仅关乎学习效率,更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准确性与交流顺畅性,由于中草药名称常包含生僻字、多音字及古音遗留,许多人在识读时容易出错,甚至可能因读音偏差导致误解,以下整理常见中草药名称的拼音及简要说明,帮助大家准确识读。

中草药名称读音大全

解表类中草药多用于发散表邪,缓解感冒症状,常见名称及读音如下:麻黄(má huáng)、桂枝(guì zhī)、薄荷(bò he)、荆芥(jīng jiè)、防风(fáng fēng)、紫苏(zǐ sū)。“薄荷”的“薄”读bò(阴平),不读báo;“紫苏”的“苏”读sū,与“苏州”的“苏”同音,均用于发散风寒、行气和胃。

清热类中草药以清热解毒为主要功效,适用于热证,常见名称有:金银花(jīn yín huā)、连翘(lián qiáo)、黄芩(huáng qín)、黄连(huáng lián)、板蓝根(bǎn lán gēn)、蒲公英(pú gōng yīng),需注意“连翘”的“翘”读qiáo(阳平),不读qiào;“蒲公英”的“蒲”读pú(阳平),常被误读为“pú”。

补益类中草药用于补气养血、增强体质,是调理虚证的常用药,如黄芪(huáng qí)、党参(dǎng shēn)、枸杞子(gǒu qǐ zǐ)、当归(dāng guī)、熟地黄(shú dì huáng)、山药(shān yao)。“黄芪”的“芪”读qí(阳平),不读qí(二声);“枸杞子”的“枸”读gǒu(上声),与“枸杞”的“枸”同音,误读为“jǔ”较为常见。

中草药名称读音大全

活血化瘀类中草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瘀血症状,代表药物有:丹参(dān shēn)、川芎(chuān xiōng)、红花(hóng huā)、桃仁(táo rén)、益母草(yì mǔ cǎo)、三七(sān qī)。“川芎”的“芎”读xiōng(阴平),是易错字,需与“穹”(qióng)区分;“三七”的“七”读qī(阴平),不读qǐ。

化痰止咳类中草药用于缓解咳嗽、痰多等症状,常见名称:半夏(bàn xià)、桔梗(jié gěng)、川贝母(chuān bèi mǔ)、杏仁(xìng rén)、陈皮(chén pí)、瓜蒌(guā lóu)。“半夏”的“夏”读xià(去声),误读为“jià”需纠正;“瓜蒌”的“蒌”读lóu(阳平),与“楼”同音。

安神类中草药能宁心安神,改善失眠、心悸等,如酸枣仁(suān zǎo rén)、柏子仁(bǎi zǐ rén)、远志(yuǎn zhì)、合欢皮(hé huān pí)、灵芝(líng zhī)、茯苓(fú líng)。“酸枣仁”的“酸”读suān(阴平),常被误读为“shuān”;“柏子仁”的“柏”读bǎi(上声),与“柏林”的“柏”(bó)不同,此处指柏树的果实。

中草药名称读音大全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为什么有些中草药名称的读音容易读错?
解答: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多音字,如“藏红花”的“藏”在中药中读cáng(因古代从西域传入,取“藏匿”之意),而非“西藏”的zàng;二是生僻字,如“菟丝子”的“菟”读tú(阳平)、“茱萸”的“萸”读yú(阳平),日常使用较少易混淆;三是古今音变,如“当归”古音读“dāng guī”,现代仍沿用,但部分人受方言影响误读为“dāng guì”,部分名称存在同字不同音现象,如“贝母”中的“贝”,在“川贝母”中读bèi,而在“海蛤壳”(别名“文蛤”)中读bèi(均读bèi,但需注意“蛤”在“蛤蚧”中读gé,在“蛤蜊”中读gé)。

问题2:如何快速记忆中草药名称的正确读音?
解答:可尝试以下方法:①拆分拼音记忆,如“薏苡仁”(yì yǐ rén)拆为“yìyǐrén”,联想“薏米蚂蚁人”;②结合用途联想,如“酸枣仁”(suān zǎo rén)用于安神,记“酸(suān)枣(zǎo)仁(rén)”;③借助工具,如《中药大辞典》APP、中医学习网站(如“中医智库”)的音频功能,多听多读;④分类记忆,按功效类别(如解表、清热)集中学习,结合记忆曲线重复巩固,对于易错字,可单独标注,如“半夏”(bàn xià)的“夏”读xià(误读为jià)、“川芎”(chuān xiōng)的“芎”读xiōng(误读为gōng),反复强化记忆。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香铃草药材
« 上一篇 09-03
中医治疗会阴灼热
下一篇 » 09-0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