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药材价格为何上涨?影响因素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2020年,我国中药材市场在新冠肺炎疫情、极端气候、供需关系调整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下,价格呈现“先扬后抑、分化加剧”的运行特征,全年价格波动幅度显著,部分品种因疫情需求激增价格飙升,又因产能释放迅速回落;而受气候减产、种植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部分常规品种则维持高位震荡,整体来看,2020年药材市场在“疫”与“市”的双重博弈中,价格体系经历了深度重构,产业链各环节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与机遇。

2020年药材价格

疫情初期(1-3月),防疫药材需求井喷成为价格波动的主导因素,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连翘、金银花、板蓝根、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材被纳入多地诊疗方案,市场出现恐慌性抢购,以连翘为例,其价格从年初的80元/公斤飙升至3月中旬的160元/公斤,涨幅达100%;金银花(统货)价格从120元/公斤涨至220元/公斤,部分药商借机囤货,进一步推高价格,同期,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生产所需的甘草、薄荷脑等原料也供不应求,甘草价格从18元/公斤涨至28元/公斤,薄荷脑价格从120元/公斤突破200元/公斤。

进入中期(4-9月),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疫药材需求逐步回落,但极端气候又成为影响价格的新变量,南方地区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湖北、安徽、江西等地的茯苓、半夏、白术等药材种植基地被淹,导致产量下降约20%-30%,茯苓价格从45元/公斤涨至65元/公斤,半夏价格从150元/公斤涨至220元/公斤,北方部分地区出现干旱,甘肃、内蒙古等黄芪、党参主产区产量受损,黄芪(统片)价格从35元/公斤涨至50元/公斤,党参(特级)价格从55元/公斤涨至75元/公斤,值得注意的是,前期高价刺激下,药农扩种意愿增强,部分品种如金银花、板蓝根在6月后价格开始回调,其中板蓝根价格从3月的120元/公斤跌至8月的60元/公斤,回归合理区间。

后期(10-12月),市场供需趋于平衡,价格波动收窄,但结构性分化依然明显,受气候减产影响的品种如三七、枸杞等价格维持高位,三七(120头)价格因云南产区干旱从年初的380元/公斤涨至年末的420元/公斤,中宁枸杞特级品价格从45元/公斤涨至50元/公斤;部分常规品种如当归、白芍因前两年价格低迷,药农缩减种植,市场供应偏紧,价格温和上涨,当归(特级)价格从55元/公斤涨至70元/公斤,随着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作用凸显,国家层面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推动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对黄芪、当归等品种价格形成长期支撑。

从全年整体来看,2020年药材价格波动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一是疫情短期需求激增与快速回落,导致部分品种价格“过山车”式波动;二是极端气候频发,影响药材生长与采收,加剧供应端不确定性;三是种植成本上升(如人工、化肥成本同比上涨8%-10%)对价格形成底部支撑;四是资本在部分品种中的炒作行为,放大了短期价格波动。

2020年药材价格

以下是2020年主要中药材价格变化情况概览:

药材名称 规格 年初价格(元/公斤) 年中最高价(元/公斤) 年末价格(元/公斤) 全年涨跌幅 主要影响因素
连翘 统货 80 160(3月) 100 +25% 疫情需求、扩种
当归 特级 55 75(9月) 70 +27.3% 干旱减产、种植缩减
金银花 统货 120 220(3月) 150 +25% 疫情需求、新货上市
三七 120头 380 450(9月) 420 +10.5% 洪涝减产、需求稳定
枸杞 中宁特级 45 55(10月) 50 +11.1% 干旱、品质分化
板蓝根 统货 60 120(3月) 60 0% 疫情需求缓解、库存充足
茯苓 白片 45 65(7月) 58 +28.9% 洪涝减产、需求恢复

价格波动对产业链各环节产生深远影响,对药农而言,短期价格上涨刺激种植积极性,但价格回落又面临“卖难”风险,如连翘扩种后2021年价格跌至60元/公斤,部分药农收益受损;原料价格波动增加生产成本,部分企业通过建立原料基地、签订长期订单等方式稳定供应,如云南白药、片仔癀等企业加大对三七、当归等核心药材的产地布局;对市场而言,价格波动促进规范化发展,部分产区加强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打击囤积居奇行为,推动行业从“散乱小”向“标准化”转型。

总体来看,2020年中药材价格波动是突发事件与结构性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反映了市场对突发事件的敏感响应,也暴露了产业链“小生产、大市场”的脆弱性,随着中医药产业政策持续利好、种植技术提升及市场调控机制完善,药材市场有望向“供需平衡、价格稳定”的方向发展,但仍需加强风险预警和产能调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

FAQs
问题1:2020年药材价格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解答:2020年药材价格波动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初期防疫药材需求激增,导致连翘、金银花等品种短期价格飙升;二是南方洪涝、北方干旱等极端气候影响药材生长,造成茯苓、三七等品种减产;三是前期高价刺激药农扩种,后期产能释放又导致部分品种价格回落;四是资本炒作在部分品种中放大了价格波动;五是种植成本上升(人工、化肥等)对价格形成长期支撑。

2020年药材价格

问题2:面对2020年药材价格的剧烈变化,药农应如何应对风险?
解答:药农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风险:一是关注市场信息与气象预报,结合种植周期合理安排结构,避免盲目跟风扩种;二是加入合作社或参与订单农业,与药企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锁定收益;三是提升药材品质,发展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通过质量差异获取溢价;四是拓展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产地直采等减少中间环节,掌握定价主动权;五是购买农业保险,应对自然灾害导致的减产风险。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骨科外敷中草药有那些
« 上一篇 09-04
一棵针中草药是什么?有何独特药用功效?
下一篇 » 09-04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