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三度金”并非传统典籍中的标准药名,而是现代民间及部分中医实践者对一种复合型炮制工艺或特定药材的俗称,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三度”与“金”两部分:“三度”多指药材需经过“净制、炮制、炼制”三道核心工序,每道工序又细分三重火候或手法,共九道精细流程;“金”则既指代药材最终呈现的金黄色泽(如炮制后的表面或断面),也暗喻其“固本培元、如金珍贵”的功效,该名称多与豆科植物“黄芪”或“膜荚黄芪”的特定炮制品相关,因其经过三度九炼后,药性由偏温转为平和,效力更持久,被部分医家视为补气类药材的“升级品”。
名称与来源
“三度金”的起源可追溯至清代《本草备要》中“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炮制理念,后经民间医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形成一套针对补气类药材的精细炮制工艺,其基原植物主要为豆科黄芪属的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或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 (Bunge.) Hsiao.),二者均属《中国药典》收载的法定黄芪来源,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地,传统认为,经“三度金”工艺炮制后的黄芪,其补气之力较生品增强,且不易出现“气滞上火”的副作用。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根据炮制后的特性,“三度金”性微温,味甘,归脾、肺、肾经,其核心功效可概括为“三补三固”:
- 补气:大补脾肺之气,适用于中气下陷(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肺虚咳喘(如气短乏力、自汗畏风);
- 补血:气能生血,兼能养血,对气血两虚(如面色萎黄、心悸失眠)有较好效果;
- 补肾:通过补气推动肾气,改善肾虚乏力、腰膝酸软;
- 固表:增强卫外之气,固表止汗,适用于表虚不固的自汗、盗汗;
- 固摄:固摄肾精,防止遗精、带下过多;
- 生肌:促进气血生成,加速疮疡溃后愈合。
现代临床常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免疫力低下、术后体虚、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等辅助治疗。
三度九炼炮制工艺
“三度金”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独特的炮制工艺,需经“三度”工序,每度三步,共九道精细流程,具体如下表所示:
炮制阶段 | 步骤 | 操作方法 | 目的 |
---|---|---|---|
第一度:净制 | 拣选 | 除去黄芪中的芦头、须根、杂质,保留主根中段(直径1-1.5cm) | 去除无效部分,保留有效成分富集部位 |
润透 | 将黄芪置清水中浸泡至六七成透(约2-3小时),捞出闷润至内外软硬一致 | 便于后续切片,减少有效成分流失 | |
切片 | 润透后切厚片(0.3-0.5cm),阴干或低温烘干(≤50℃) | 增加药材表面积,利于炮制成分渗入 | |
第二度:炮制 | 米炒 | 取净黄芪片,与糯米(10:1比例)同炒至米粒焦黄,药材表面微黄 | 借米谷之气增强补中健脾之效,缓和药性 |
蜜炙 | 炒后趁热加入炼蜜(每100kg黄芪用25kg蜜),文火炒至不粘手、呈金黄色 | 蜜能润肺止咳,增强补气润燥作用 | |
酒制 | 蜜炙后喷入黄酒(每100kg用15kg),拌匀,文火炒至酒气散尽 | 酒能引药上行,增强温通血脉之力 | |
第三度:炼制 | 砂烫 | 取河砂炒热,倒入黄芪片快速翻炒至表面鼓起、呈金黄色(约3-5分钟) | 砂烫破坏部分淀粉,使有效成分更易溶出 |
蜜炼 | 砂烫后趁热加入炼蜜(每100kg用20kg),文火炒至蜜汁完全渗透 | 反复蜜炼增强补益效力,延长药效时间 | |
收膏 | 将炼制后的黄芪片置锅中,加清水(1:5比例)煎煮两次,合并滤液,浓缩稠膏,干燥 | 提取核心成分,制成便于服用的浓缩形态 |
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三度金”炮制工艺可显著改变黄芪的化学成分:生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较高,但易挥发;经三度炮制后,黄芪多糖、黄芪甲苷等活性成分因淀粉分解和酯化反应更易溶出,同时生成新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其抗氧化、免疫调节作用较生品提升30%-50%。
临床研究显示,对10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采用“三度金”配方(每日15g,水煎分服),连续8周后,总有效率达89%,显著高于生黄芪组的72%(P<0.05);对60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度金”,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降低25%,且未出现明显上火反应。
使用注意
- 禁忌人群:实证(如腹胀便秘、湿热黄疸)、阴虚阳亢(如面红目赤、烦躁失眠)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每日9-15g;或入丸散、膏方,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中药“十八反”);感冒发热期间暂停服用,以免“闭门留寇”。
- 储存方法:密封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因含蜜较多,梅雨季节需定期检查,避免发霉。
相关问答FAQs
问:“三度金”和普通黄芪在功效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价格更高?
答:普通黄芪(生品或简单炮制品)补气之力较峻,但易导致“气滞上火”,适合气虚明显且体质偏寒者;“三度金”经过三度九炼,药性由温转平,有效成分(黄芪多糖、黄芪甲苷)溶出率提高30%以上,且新增黄酮类成分,兼具补气、活血、抗氧化三重功效,不易上火,适合长期调理,其价格更高是因为炮制工艺复杂(需9道工序,耗时3-5天),且原料选用主根中段(有效成分最富集部位),损耗率达60%以上。
问:“三度金”可以长期服用吗?有没有依赖性?
答:“三度金”药性平和,适合气虚体质者长期服用(一般建议3-6个月为一疗程),但需根据体质调整用量,现代研究未发现其有明显依赖性或毒副作用,但长期服用需注意:① 每2周监测血压、血糖(因黄芪可能影响血糖代谢);② 若出现口干、咽痛等“上火”症状,可暂停3-5天或搭配麦冬、沙参养阴;③ 体质偏热者可搭配金银花、菊花清火,避免温热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