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规格图片大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药材规格是评价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标准,涉及产地、加工方式、药用部位、大小形态等多个维度,不同规格直接影响药材的药效、价格及临床应用,而“药材规格图片大全”通过直观的视觉呈现,帮助从业者、爱好者快速辨别药材特征,避免混淆以次充好的情况,是中药材鉴定、采购、教学的重要参考工具,以下从药材规格分类、常见规格图片特征、规格与质量关系等方面展开说明,并附常见药材规格归纳表及实用问答。

药材规格图片大全

药材规格的核心分类及图片特征

药材规格的分类通常基于产地、加工方法、药用部位等,不同类别下的药材在形态、颜色、质地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图片能精准捕捉这些特征,便于识别。

按产地与道地性划分(道地药材规格)

道地药材因特定产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形成独特品质,规格常以产地命名。

  • 怀地黄:河南怀庆(今焦作一带)产,规格分“生地黄”(块根干燥,表面灰黑色,断面棕黑色,油润)和“熟地黄”(蒸制后表面乌黑发亮,质柔润,断面乌黑),图片中需突出其“细地黄”(选条粗壮、无空心者)与“统货”(未分级)的形态差异。
  • 川贝母:四川、西藏等地产,规格有“松贝”(鳞茎小,呈类圆锥形,表面白色,顶端闭合,基部平,图片中可见“怀中抱月”特征——鳞茎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青贝”(鳞茎扁球形,两端微尖,表面浅黄白色,顶端多开口)和“炉贝”(鳞茎呈圆锥形,表面黄白色,常有黄棕色斑点,顶端开裂),图片需重点对比三者的形状、颜色及顶端闭合状态。

按加工方法划分(炮制规格)

药材经炮制后,规格变化显著,图片需呈现炮制前后的形态差异:

  • 黄芪:生晒黄芪(直接干燥,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褐色,有纵皱纹,质硬而韧)与蜜炙黄芪(加蜂蜜炒制,表面深黄色,有光泽,味甜,图片中可见表面黏润、质地变软的特征)。
  • 当归:全归(根头膨大,主根粗短,支根3-5条,表面黄棕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图片中可见“归头”的环纹)、归头(主根部分,独支)、归身(主根)、归尾(支根),图片需区分各部位形状及断面纹理。

按药用部位划分(部位规格)

同一药材不同部位,规格与功效各异,图片需清晰标注部位特征:

药材规格图片大全

  • 人参:规格分“野山参”(生长于自然山林,芦头长,芦碗密,主根短粗,腿2-3支,细长,表面纵纹深,图片中可见“枣核芦”“铁线纹”等特征)、“移山参”(人工移栽,形态类似野山参但较粗放)、“园参”(人工栽培,主根圆柱形,有横纹,腿多而粗,图片中可见“圆芦”不显)。
  • 甘草:甘草根(圆柱形,外皮红棕色或灰棕色,断面纤维性,图片中可见“菊花心”放射状纹理)、甘草节(根或根茎的芽部,有芽痕,断面中心有髓)、甘草梢(根的末梢部分,细小),图片需对比三者的粗细、断面及表面特征。

按大小与形态划分(等级规格)

药材常按大小、完整度分级,图片需体现等级差异:

  • 枸杞子:规格分“贡果”(每500粒190粒以内,粒大饱满,表面鲜红色,柔润,图片中可见果蒂白点明显)、“特优”(200粒以内)、“一级”(220粒以内),等级越低,颗粒越小,颜色越暗淡。
  • 白芍:规格分“一等”(圆柱形,表面粉白色或类白色,质坚实,无枯朽,图片中可见条粗壮、无分叉)、“二等”(条较细,有少量裂隙),图片需对比直径差异及表面光滑度。

常见药材规格图片特征归纳表

为便于快速查阅,以下为部分常见药材的规格分类及图片关键识别要点:

药材名称 规格分类 规格描述 图片特征要点
黄芪 圆片 切厚片,直径0.5-1.5cm,厚0.3-0.5cm 横切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中心黄棕色,有裂隙
斜片 斜切,呈长椭圆形,长1-3cm 片面纹理呈“菊花心”,表面有纵皱纹,皮部黄白色
当归 全归 根头膨大,主根粗短,支根3-5条 表面棕褐色,断面黄白色,有浓郁香气,图片中可见归头环纹
归尾 支根部分,细长,直径0.3-1cm 表面红棕色,断面纤维性,中心有髓,图片中需标注尾部特征
金银花 青针 花蕾未开放,长2-3cm,直径1-2mm 表面绿白色或淡黄色,密被毛茸,图片中可见花蕾尖端弯曲
二白 花蕾初开,上部白色,下部绿色 长度3-4cm,花瓣未完全展开,图片中需对比青针的开放度
三七 头数(等级) 20头(每500g20个以内)、60头等 类圆锥形,表面灰褐色,有瘤状突起,图片中需突出“铜皮铁骨”特征(铜皮灰褐,铁骨灰白,质坚实)
剪口三七 根茎部分,呈不规则的块状 表面有茎痕,断面灰绿色或黄褐色,图片中需标注剪口位置
鹿茸 二杠 分1个侧枝,主枝长14-20cm 表面密生黄棕色或灰棕色茸毛,断面蜂窝状,图片中可见“单门”特征
三岔 分2个侧枝,主枝长15-21cm 茸毛较稀疏,分支顶端钝圆,图片中需对比二杠的支杈数量

药材规格图片的重要性及质量关联

药材规格图片不仅是形态识别的工具,更是判断质量的核心依据,道地药材的图片中,若颜色暗淡、形态干瘪,可能因产地不道地或存储不当导致有效成分流失;炮制规格的图片中,若蜜炙黄芪表面无光泽、味不甜,则说明炮制不足或过度,通过对比标准图片,可有效规避“以假乱真”(如用小白术冒充白术)或“以次充好”(如将低等级枸杞混入高等级)的问题,确保药材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通过图片辨别药材规格是否合格?
解答:辨别合格规格需结合图片中的关键特征:一是形态一致性,如黄芪圆片需直径均匀,无破碎;二是颜色标准,如熟地黄应乌黑发亮,若发灰则可能炮制不当;三是质地特征,如野山参应质硬、有“铁线纹”,若质地松软则可能为园参冒充;四是无杂质与霉变,合格药材图片中应无虫蛀、霉斑或泥沙,可对比《中国药典》标准图片,重点关注“性状项”描述的形态、颜色、断面特征,若图片与标准一致,则规格合格。

药材规格图片大全

问题2:不同规格的药材功效是否有差异?
解答:药材功效主要取决于其基原和化学成分,规格本身不改变核心功效,但质量差异可能影响药效强弱,道地川贝母(松贝)与平贝母(非道地),基原不同,化痰止咳功效有差异;同一规格中,等级高的枸杞子(贡果)因颗粒饱满、有效成分(枸杞多糖、甜菜碱)含量更高,滋补效果优于低等级(统货),炮制规格直接影响功效,如生地黄清热凉血,熟地黄滋阴补血,图片中需通过颜色、质地区分炮制规格,以确保对症用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炒药材的网站如何实现药材加工与线上交易?
« 上一篇 09-06
所有的中草药名称
下一篇 » 09-0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