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网山茱萸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山茱萸作为传统常用中药材,其应用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茱萸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在降血糖、抗氧化、增强免疫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市场需求持续稳定,本文将从植物特性、药材性状、功效应用、现代研究、市场动态及种植采收等方面详细介绍,并附相关问答。

药材网山茱萸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学名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别名枣皮、实枣儿、药枣等,植株高可达7米,枝条黑褐色,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全缘,上面疏生平贴毛,下面毛较密,伞形花序腋生,花小,黄色;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红色,果肉可入药,主产于河南伏牛山、陕西秦岭、浙江淳安、安徽歙县等地,其中河南西峡、陕西佛坪为道地产区,所产“怀萸肉”“陕萸肉”品质最优,有效成分含量高,备受市场青睐。

干燥的山茱萸药材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皱缩而卷曲,长约1.5-2.5厘米,宽约0.5-1厘米,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皱缩有细皱纹,基部果柄痕处常有灰白色毛茸,质柔软润泽,略有韧性,气微,味酸涩微苦,以肉厚、色紫红、柔软、无核、杂质少者为佳,若果肉薄、色棕红、有核或霉变者,则品质次之,不同产地的山茱萸性状存在差异,如浙萸肉多呈片状,色泽较浅;怀萸肉则以囊状为主,色泽紫红,质柔润。

| 山茱萸主要产地及品质特点 | |--------------------------|--------------------------|--------------------------|--------------------------| | 产地 | 性状特点 | 有效成分含量(马钱苷) | 市场认可度 | | 河南西峡(怀萸肉) | 囊状皱缩,紫红色,肉厚 | ≥0.80% | ★★★★★ | | 陕西佛坪(陕萸肉) | 片状或囊状,紫黑油润 | ≥0.75% | ★★★★☆ | | 浙江淳安(浙萸肉) | 片状较薄,棕红色 | ≥0.60% | ★★★☆☆ | | 安徽歙县(徽萸肉) | 囊状,色泽不均 | ≥0.55% | ★★★☆☆ |

从传统中医理论看,山茱萸性微温,味酸、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等症,在经典方剂中,六味地黄丸以山茱萸为君药,配伍熟地、山药等,滋补肾阴;金匮肾气丸则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附子、桂枝,温补肾阳,山茱萸在此既补肾固精,又引火归元,山茱萸还可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如与黄芪、白术等同用,能固表止汗;治疗崩漏,配伍熟地、当归,可养血止血。

药材网山茱萸

现代药理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山茱萸的作用机制,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环烯醚萜苷类(如马钱苷、莫诺苷)、有机酸(如没食子酸)、多糖、鞣质及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马钱苷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来调节糖代谢;山茱萸多糖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总黄酮类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活性,可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山茱萸提取物还具有抗炎、抗菌、降血压、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

| 山茱萸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 | 成分类别 | 代表成分 | 主要药理作用 | 作用机制 | | 环烯醚萜苷类 | 马钱苷、莫诺苷 | 降血糖、抗氧化、神经保护 | 激活AMPK信号通路,清除ROS | | 多糖 | 山茱萸多糖(COP) | 增强免疫、抗肿瘤 | 促进巨噬细胞吞噬,诱导细胞凋亡| | 黄酮类 | 槲皮素、山奈酚 | 抗炎、心血管保护 | 抑制NF-κB通路,降低血脂 | | 有机酸 | 没食子酸、苹果酸 | 抗菌、收敛 | 破坏微生物细胞膜,沉淀蛋白质 |

近年来,山茱萸市场供需两旺,价格稳中有升,受老龄化加剧及健康意识提升影响,含山茱萸的中成药需求量增加,如六味地黄丸年产量超10亿瓶,直接拉动山茱萸年需求量约8000吨,2020-2023年,山茱萸市场价格从每公斤80元左右波动上涨至120元左右,主要受气候因素(如花期低温导致减产)、种植成本上升及库存变化影响,道地产区因品质优势,价格普遍高于非道地产区20%-30%,且市场流通更顺畅。

山茱萸的种植需适宜的生态环境,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生长,繁殖方式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采用嫁接繁殖,种子需经过层积处理打破休眠,春季播种;嫁接则多在春季用实生苗作砧木,选取优良品种接穗,成活率高,田间管理包括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修剪(整形修剪,通风透光)及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炭疽病、蛀果蛾等),采收一般在9-10月,当果实呈红色时采收,采后及时去核,摊晒或低温烘干,避免发霉变质,干燥后密封保存,防止走油失效。

药材网山茱萸

使用山茱萸时需注意配伍禁忌,不宜与桔梗、防风、防己等药材同用,以免影响药效,内服煎汤常用量为6-12g,大剂量可用至30g,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实证、热证及小便淋涩者忌服,以免助火生热或加重湿热,不良反应较少,部分人服用后可能出现轻微腹泻、腹痛,一般停药后可缓解,孕妇、儿童及体质虚弱者慎用,用药期间应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相关问答FAQs

问:山茱萸和吴茱萸有什么区别?
答:山茱萸与吴茱萸虽名称相似,但为不同科属植物,差异显著,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药用部位为成熟果肉,性微温,味酸涩,功善补益肝肾、涩精固脱;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药用部位为近成熟果实,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功善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从性状看,山茱萸果肉皱缩呈囊状,紫红色;吴茱萸果实类球形,暗黄绿色,表面粗糙,两者功效、性状及毒性均有不同,不可混淆使用。

问:如何辨别优质山茱萸?
答:优质山茱萸可通过“看、闻、尝、泡”四步辨别:看,果肉厚实,呈紫红色或紫黑色,皱缩均匀,无核、无霉变、无杂质;闻,气微香,无酸败、霉味等异味;尝,味酸涩微苦,回味微甜,无苦涩过度或异味;泡,取少量放入温水,果肉膨胀但不化开,水呈淡红色,无沉淀或杂质,道地产区(如河南、陕西)所产山茱萸有效成分含量更高,品质更优,选购时可优先选择。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儿童扁桃体炎效果如何?有哪些安全有效的疗法?
« 上一篇 09-06
治牙龈出血的中草药,效果究竟如何?该怎么选呢?
下一篇 » 09-0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