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因哪种药材被誉为中国药乡?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岷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高寒阴湿的气候、充足的光照、较大的昼夜温差以及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多种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素有“千年药乡”“中国当归之乡”的美誉,这里不仅是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区,更是全国中药材种植、加工、贸易的核心区域,所产药材以品质优良、药效显著而闻名,其中当归、黄芪、党参、红芪、羌活等尤为突出,形成了“岷归”“岷芪”“岷党”等享誉国内外的道地药材品牌。

岷县在哪种药材

岷县中药材种类丰富,涵盖根茎类、花叶类、果实类、全草类等多个类别,其中以根茎类药材最具代表性,当归是岷县最负盛名的药材,栽培历史已有1500余年,其根肥大、肉质饱满,断面黄白或黄棕色,具浓郁香气,被誉为“妇科圣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岷县当归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黄芪同样是岷县的支柱药材,这里的黄芪根条粗壮、粉性足、菊花心明显,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含量高于国家标准,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作用,不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还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党参在岷县的种植历史同样悠久,根条呈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质稍柔润,味甜,能健脾益肺、养血生津,是中医常用的补益药材,岷县党参因品质上乘被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芪作为黄芪的近缘品种,在岷县广泛种植,其根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质坚硬,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功效,与当归、黄芪形成“三驾马车”,共同支撑起岷县中药材产业的骨架。

除上述大宗药材外,岷县还盛产羌活、独活、贝母、秦艽、柴胡、防风等多种特色药材,羌活是岷县高海拔山区的优势品种,根茎呈圆柱形或略弯曲,表面棕褐色,断面有菊花纹,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是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身痛的常用药;独活则多生长于林下或山谷,根头部膨大,具密环,能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对风湿痹痛、腰膝酸痛有显著疗效;贝母包括川贝母和暗紫贝母,其鳞茎呈圆锥形或卵圆形,表面类白色,质硬而脆,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是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的良药;秦艽则以其根入药,根多扭曲,表面棕黄色,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的功效,是风湿关节痛、筋脉拘挛的常用药材,这些药材因适应岷县独特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品质特征,共同构成了岷县中药材“种类多、品质优、药效好”的产业格局。

岷县在哪种药材

药材名称 类别 主要功效 产地特点
当归 根茎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根肥大、肉质饱满、香气浓郁
黄芪 根茎类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 根条粗壮、粉性足、菊花心明显
党参 根茎类 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根条圆柱形、味甜、质稍柔润
红芪 根茎类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 表面红棕色、质坚硬、味甘
羌活 根茎类 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根茎圆柱形、断面菊花纹
贝母 鳞茎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鳞茎圆锥形、表面类白色、质脆
秦艽 根茎类 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 根多扭曲、表面棕黄色

岷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通过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道地药材的市场竞争力,岷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药商前来采购,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FAQs
Q1:岷县当归为什么被称为“岷归”,有什么独特之处?
A:“岷归”是岷县当归的特有名称,其独特之处在于生长环境(高寒阴湿、昼夜温差大)、栽培历史(1500余年)和品质特征(根肥大、肉质饱满、断面黄白、浓郁香气、挥发油和多糖含量高),药效显著,尤其适合妇科调理,被历代医家奉为道地药材,2006年“岷归”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岷县在哪种药材

Q2:岷县除了当归、黄芪,还有哪些特色药材?
A:岷县还盛产党参(“岷党”,根条粗壮、味甜,具健脾益肺功效)、红芪(补气升阳,与黄芪功效相近但药性偏温)、羌活(高山区特产,祛风除湿止痛)、独活(祛风通痹,治腰膝酸痛)、贝母(清热润肺,分川贝和暗紫贝母)、秦艽(祛风湿清湿热,根具菊花纹)等,这些药材均因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品质上乘,形成多元化中药材产业格局。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通脉草中草药名
« 上一篇 09-06
胆囊结石中医治疗方法
下一篇 » 09-0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