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药材图片大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蜘蛛作为传统中药材,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其性微寒、味苦,归肝经,具有祛风镇惊、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惊风、癫痫、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瘰疬结核等症,随着现代中医药研究的深入,蜘蛛的药用价值逐渐被系统挖掘,不同种类的蜘蛛因其成分差异,在临床应用上各有侧重,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蜘蛛药材的种类、形态特征及药用知识,并辅以表格归纳,帮助识别与应用。

蜘蛛药材图片大全

常见蜘蛛药材种类与特征

蜘蛛药材的来源主要为蜘蛛科动物的干燥全体,不同品种在形态、药效上存在差异,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药用蜘蛛及其鉴别要点:

大腹圆蛛(Crossopriva labriculata)

形态特征:雌蛛体长10-15mm,背甲黑褐色,密生黑色细毛,胸板心形,8眼排成两列(前4后4),腹部卵圆形,背面灰褐色,有对称的灰白色斑纹,腹面黄白色,纺器周围有黑色环纹,雄蛛体型较小,触肢末端有膨大的生殖球。
药用部位:全体。
功效:祛风镇惊、解毒消肿,用于小儿惊风、痈疮肿毒。

花背蜘蛛(Araneus diadematus)

形态特征:雌蛛体长12-18mm,背甲黄褐色,中央有“V”形深褐色斑纹,胸板边缘深褐色,背面黄褐色,有5个黑褐色圆斑,呈“十”字形排列,腹面黄白色,有黑色斑点,雄蛛体型瘦小,背甲斑纹更明显。
药用部位:全体。
功效:散结止痛、通络利尿,用于瘰疬、咽喉肿痛、小便不利。

蜘蛛药材图片大全

草间钻头蛛(Hypsosinga pygmaea)

形态特征:体长3-5mm,背甲红褐色,有黑色斑纹,胸板长方形,腹部椭圆形,背面银白色,有黑色斑点和网状纹,腹面黄褐色,步足细长,多刺。
药用部位:全体。
功效:解毒杀虫,用于疔疮、疥癣。

七斑圆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形态特征:体长4-6mm,背甲灰褐色,中央有浅色纵纹,胸板边缘深色,腹部圆球形,背面有7个黑色斑点,呈梅花状排列,腹面黄白色。
药用部位:全体。
功效:镇惊安神,用于惊悸、失眠。

蜘蛛药材信息归纳表

药材名称 学名 形态特征 药用部位 功效主治
大腹圆蛛 Crossopriva labriculata 雌蛛10-15mm,背黑褐,腹部卵圆,有灰白斑纹 全体 祛风镇惊、解毒消肿,用于小儿惊风、痈疮肿毒
花背蜘蛛 Araneus diadematus 雌蛛12-18mm,背黄褐,有“十”字形黑斑,腹面有黑点 全体 散结止痛、通络利尿,用于瘰疬、咽喉肿痛
草间钻头蛛 Hypsosinga pygmaea 体长3-5mm,背红褐,腹银白有黑斑,步足细长 全体 解毒杀虫,用于疔疮、疥癣
七斑圆腹蛛 Theridion octomaculatum 体长4-6mm,背灰褐,腹有7个黑斑(梅花状) 全体 镇惊安神,用于惊悸、失眠

注意事项

  1. 采集与炮制:药用蜘蛛多在夏秋季捕捉,捕捉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烘干,贮存于干燥处,防霉防蛀,炮制时需去杂质,部分品种需炒制(如用麸皮炒至微焦)以降低毒性。
  2. 使用禁忌:孕妇、体质虚寒者及对蜘蛛蛋白过敏者禁用;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一般1-3g),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外用需观察皮肤反应,出现红肿、瘙痒应立即停用。
  3. 现代研究:蜘蛛体内含有多肽、生物碱、毒素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盲目用药。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区分药用蜘蛛与普通蜘蛛?是否所有蜘蛛都能入药?
A1:药用蜘蛛需经专业鉴定,通常为蜘蛛科特定品种(如上述大腹圆蛛、花背蜘蛛等),其形态特征符合药典标准,且经过规范炮制,普通蜘蛛可能携带病菌、寄生虫或未知毒素,部分品种(如黑寡妇、红螯蛛等)具有剧毒,不可随意捕捉或入药,以免中毒。

蜘蛛药材图片大全

Q2:蜘蛛药材在临床中常与哪些药物配伍使用?
A2:蜘蛛药材常根据不同病症配伍:治疗小儿惊风,常与全蝎、蜈蚣、僵蚕等息风止痉药同用;治疗疮疡肿毒,可配伍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治疗瘰疬结核,常与夏枯草、浙贝母、玄参等软坚散结药配伍,具体配伍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组合用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越南中草药阳春子
« 上一篇 09-07
哪些中草药能消肿养阴?
下一篇 » 09-0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