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中草药处方效果如何?适用人群与禁忌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荨麻疹中医称“瘾疹”,以皮肤突然出现鲜红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瘙痒无度为特征,病因多与风、寒、湿、热、血虚、血瘀相关,病机核心为卫外不固、营卫不和或邪客肌肤,治疗需辨证分型,针对不同病机选方用药,以下为常见分型及对应中草药处方。

荨麻疹中草药处方

辨证分型与中草药处方

中医治疗荨麻疹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等分为以下主要类型,各型代表方剂及药物如下:

分型 主要症状 治法 代表方剂 常用药物
风寒束表型 皮疹色淡或白,遇冷加重,得温减轻,恶风无汗,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桂枝汤加减 桂枝9g、白芍9g、生姜6g、大枣5枚、荆芥9g、防风9g、炙甘草6g、黄芪15g
风热犯表型 皮疹色红,灼热瘙痒,遇热加重,遇凉稍缓,咽喉肿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疏风清热,凉血止痒 消风散加减 荆芥9g、防风9g、牛蒡子9g、蝉蜕6g、生地15g、牡丹皮9g、苦参9g、苍术9g、石膏15g(先煎)
气血两虚型 风团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色淡,伴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弱 益气养血,祛风止痒 当归饮子加减 当归12g、生地15g、白芍12g、川芎6g、黄芪20g、何首乌15g、荆芥9g、防风9g、蒺藜12g、炙甘草6g
肠胃湿热型 风团色红,脘腹胀满,纳呆恶心,大便秘结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利湿,健脾祛风 消风散合茵陈蒿汤 茵陈15g、栀子9g、大黄6g(后下)、荆芥9g、防风9g、苦参9g、苍术9g、厚朴9g、茯苓15g、陈皮6g

用药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风寒证忌用寒凉药(如生地、石膏),风热证忌用温燥药(如桂枝、干姜),气血两虚型需避免过用祛风药耗伤气血,肠胃湿热型需兼顾健脾,避免苦寒伤胃。
  2. 煎服方法:芳香类药物(如荆芥、薄荷)宜后下,煮沸5-10分钟;矿物药(如石膏)需先煎30分钟;每日1剂,分2-3次温服,饭后1小时服用可减少胃肠刺激。
  3. 饮食禁忌: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海鲜、牛羊肉、酒类、芒果等“发物”,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持饮食清淡。
  4. 生活调护:注意保暖,避免冷热刺激;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情绪舒畅,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相关问答FAQs

Q1:荨麻疹中草药处方需要喝多久?
A:服药时长取决于病情类型和病程,急性荨麻疹(病程<6周)一般服药1-2周,症状缓解后可巩固3-5天;慢性荨麻疹(病程>6周)需服药1-3个月,部分患者(如气血两虚型)需长期调理体质,若服药2周症状无改善,或出现皮疹加重、新发不适,应及时复诊调整方剂,避免延误病情。

荨麻疹中草药处方

Q2:中草药治疗荨麻疹会有副作用吗?
A:辨证使用的中草药安全性较高,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反应:如胃肠不适(恶心、腹胀),可饭后服用或减量;含马钱子、附子等有毒性的药物需严格控制剂量(如制附子不超过9g),且必须由专业医师指导使用,若出现皮疹扩散、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避免过敏反应。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泡酒药材取出时间有讲究吗?最佳时机和后续用途是什么?
« 上一篇 09-08
湖北药材市场网能提供哪些药材行情与供需信息服务?
下一篇 » 09-0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