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荧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荧实,为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别名鸡头米、鸡头苞、刺莲藕、水中等,是我国传统药食同源药材之一,栽培历史逾千年,其名“荧”,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果实成熟时外皮密生皮刺,形似鸡头,种仁色白如玉,古人取“荧荧之光”喻其色泽而得名,后世医籍多沿用“芡实”一名,但部分地区仍保留“荧”之简称。

药材名荧

植物来源与产地分布

芡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粗壮,茎短缩,叶丛生,叶面绿色多皱,叶背叶脉及叶柄密生皮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紫红色;浆果球形,海绵质,密生皮刺,内含种子数十至百余粒,种子近球形,直径5-8mm,种皮坚硬,棕红色,种仁白色,粉性。

荧实主产于我国北纬30°-35°的温带及亚热带水域,江苏苏州(南芡)、湖南岳阳、山东微山湖、湖北洪湖等地为传统道地产区,南芡”(又称苏芡)为人工栽培品,种粒大、圆整,去皮后称“光芡实”,品质优;“北芡”(又称湖芡)多为野生或半野生,种粒小,常带内种皮,称“壳芡实”,安徽、河南、福建等地亦有种植,但产量及品质略逊于道地产区。

采收加工与性状鉴别

荧实的采收需严格遵循“秋末冬初,果实成熟时”的原则,当浆果果皮由青转黄,部分果刺变软时,采收植株,剥开果皮,取出种子,除去外种皮(假种皮),洗净,晒干或烘干(温度不超过60℃,避免种仁焦糊),传统加工中,部分产区会以麸皮同炒至微黄,增强健脾作用,称“麸炒芡实”。

药材性状:完整的芡实呈类球形,直径5-8mm,表面棕红色或红褐色,有规则排列的脉纹及不规则凹点,一端有突起的种脐,色淡棕,质坚硬,破开后种仁白色,粉性,无臭,味淡,以颗粒饱满、色白、粉性足、无破碎者为佳,不同规格的芡实性状差异显著:光芡实(已去内种皮)呈类球形,全体白色,断面粉性;壳芡实(带内种皮)表面棕红色,种仁需敲碎后取用。

药材名荧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根据《中国药典》及历代本草记载,芡实性甘、涩,平;归脾、肾经,其核心功效为“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临床应用广泛:

  • 益肾固精: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常配伍沙苑子、莲须、菟丝子等,如《医方集解》之“金锁固精丸”;
  • 补脾止泻:用于脾虚久泻,症见食少便溏、肢倦乏力,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如《傅青主女科》之“固本止崩汤”;
  • 除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带下,症见白带量多、色白质稀,或肾虚带下,常配伍白果、黄柏、车前子,如《傅青主女科》之“易黄汤”。

现代临床还将其用于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脾肾两证、小儿遗尿等辅助治疗,体现了“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荧实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多糖、黄酮、三萜、生物碱及微量元素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多重生物活性:

(一)主要化学成分

成分类别 代表性物质 含量范围 生理活性
多糖 芡实多糖(FPS) 50%-60% 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糖
黄酮类 山奈酚、槲皮素、异鼠李素 2%-0.5% 抗炎、抗氧化、保护心血管
三萜类 芡实酸、齐墩果酸 1%-0.3% 抗肿瘤、保肝
生物碱 芡实碱 微量 抗菌、调节神经
微量元素 钙、磷、铁、锌、硒 2%-5% 补肾壮骨、增强免疫力

(二)药理作用

  1. 抗氧化与延缓衰老:芡实多糖及黄酮类成分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实验表明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70%以上,具有明确的抗衰老作用。
  2. 调节糖代谢:芡实多糖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水平,其作用机制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3. 免疫调节:芡实多糖可显著提升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功能,适用于免疫力低下人群。
  4. 抗炎与抑菌:芡实中的三萜类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其提取物能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的释放,对慢性盆腔炎、肠炎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5. 保护肾功能:芡实总提取物可减轻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减少尿蛋白排泄,其机制与抑制肾组织纤维化、下调TGF-β1表达相关。

临床应用与配伍规律

荧实在中医临床中应用灵活,常根据不同证型配伍使用:

药材名荧

  • 肾虚不固证:配伍沙苑子10g、莲须6g、煅龙骨15g,水煎服,用于遗精滑精、遗尿;
  • 脾虚泄泻证:配伍党参15g、炒白术12g、炒山药20g,水煎服,用于慢性肠炎、功能性腹泻;
  • 脾虚带下证:配伍白果10g、黄柏6g、车前子10g,水煎服,用于慢性盆腔炎、阴道炎;
  • 药食同源应用:芡实50g、莲子30g、薏苡仁30g,煮粥食用,适用于脾虚湿盛、食欲不振者,为“四神汤”的基础配伍。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芡实生品偏于固涩,麸炒后偏于健脾,临床需根据病情选择。
  • 使用注意:芡实性涩,故大便秘结、尿赤、湿热下注(如带下色黄、味臭)者慎用;外感未清(如感冒发热)者不宜服用,以免“闭门留寇”;芡实含淀粉较多,消化不良者不宜过量食用,以免腹胀。

现代研究与开发前景

近年来,荧实作为药食同源资源,受到广泛关注,现代研究不仅阐明了其化学成分与药理机制,还推动了其在食品、保健品领域的开发:

  • 保健食品:以芡实为主要原料开发的芡实粉、芡实饼干、芡实饮品等,具有健脾补肾、增强体质的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 功能成分提取:芡实多糖、黄酮等活性成分被提取用于制备抗氧化剂、免疫调节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行业;
  • 临床研究:临床观察显示,芡实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可减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功能;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总有效率达85%以上,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芡实和莲子有什么区别?两者可以一起食用吗?
解答:芡实与莲子虽同属睡莲科植物,且均为药食同源之品,但在来源、性状、功效上存在差异:芡实为芡的种仁,颗粒较小(直径5-8mm),表面棕红色,味甘涩,偏于固涩止带、健脾除湿;莲子为莲的种子,颗粒较大(直径1-2cm),种皮红棕色或白色,味甘涩,偏于养心安神、益肾固精,两者功效互补,可一起食用,如“芡实莲子粥”,既能健脾止泻,又能养心安神,适用于脾虚失眠、心悸、腹泻者,但湿热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问题2:芡实可以长期服用吗?有没有副作用?
解答:芡实作为药食同源药材,适量服用安全性较高,但长期服用需根据体质辨证:

  • 适宜人群:脾肾两虚、需要固涩者(如遗精、滑精、久泻、带下清稀)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一般连续服用1-3个月;
  • 不适宜人群:湿热体质(舌苔黄腻、大便黏滞)、实邪未清(如感冒发热、尿路感染)者不宜长期服用,因其性涩,易助湿闭邪;
  • 副作用:过量服用(每日超过30g)可能导致腹胀、便秘,因芡实含大量淀粉,不易消化,建议服用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生冷、油腻食物,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膝盖软骨
« 上一篇 09-09
中草药红穿破石 价格
下一篇 » 09-0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