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药材图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丁药材是传统中药材中常用的一类,其名称多来源于药材的形态特征或来源植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丁香”,包括公丁香(花蕾)与母丁香(果实),二者在性状、功效及图片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以下从来源、性状、图片鉴别要点及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并辅以表格对比,帮助读者通过图片准确识别丁药材。

丁药材图片

丁药材的来源与基本性状

丁药材主要来源于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的干燥花蕾(公丁香)或近成熟果实(母丁香),公丁香为栽培品,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及中国海南、广东等地,母丁香则多为公丁香干燥后的成熟果实,二者均以个大、饱满、油性足、香气浓郁者为佳。

公丁香的图片特征

公丁药材(花蕾)在图片中呈现典型的“研棒状”,形似古代研药的棒槌,长1-2厘米,直径0.3-0.5厘米,下部渐窄,有明显的柄,柄长约0.5厘米,表面呈红棕色或暗棕色,密布细颗粒状突起(为花蕾表皮的油室),顶端膨大部分有4枚三角形的萼片,革质,中央凸起的花柱基清晰可见,呈扁圆形,质地坚实,断面油性十足,有棕褐色油斑散布,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母丁香的图片特征

母丁香(果实)在图片中呈类球形或长圆形,直径0.5-1厘米,表面暗棕色,有细皱纹,顶端残留4枚宿存萼片,呈十字形分开,基部有果柄痕,果柄多已脱落,质地较硬,果皮与种子不易分离,种子1枚,呈椭圆形,棕褐色,气香较公丁香稍弱,味辛辣、微苦。

丁药材图片

公丁香与母丁香性状对比表

鉴别项目 公丁香(花蕾) 母丁香(果实)
形状 研棒状,下部渐窄有柄 类球形或长圆形,顶端有宿存萼片
颜色 红棕色或暗棕色,表面有颗粒状突起 暗棕色,表面有细皱纹
表面特征 顶端4枚三角形萼片,中央有凸起花柱基 顶端十字形宿存萼片,基部有果柄痕
质地 坚实,断面油性足,有棕褐色油斑 较硬,果皮与种子不易分离
气味 芳香浓烈,味辛辣、麻舌 气香较淡,味辛辣、微苦

丁药材图片鉴别要点

通过图片鉴别丁药材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 形状与结构:公丁香的“研棒状”和顶端“4萼片+花柱基”是标志性特征,母丁香则需观察“宿存萼片”和“果柄痕”。
  2. 颜色与表面:公丁香颜色偏红棕,表面颗粒细腻;母丁香颜色更深,表面皱纹明显。
  3. 油性与断面:公丁香断面油润可见油斑,母丁香油性稍弱,果皮与种子粘连。
  4. 伪品识别:市场上常见用其他花蕾(如石竹科植物瞿麦)冒充公丁香,其图片中形状不规则,无萼片和花柱基,气味淡薄;或用染色果实仿制母丁香,需注意颜色是否均匀,有无人工涂抹痕迹。

丁药材的药用价值

丁药材性味辛、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的功效,公丁香以温中降逆为主,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呕吐呃逆、食少吐泻等症;母丁香则偏于温肾助阳,多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等,现代研究表明,丁香油酚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及促进消化等作用,是中药复方及中成药(如丁香丸、藿香正气水)的常用药材。

相关问答FAQs

Q1:丁药材图片中如何快速区分公丁香和母丁香?
A1:可通过“形状+顶端特征”快速区分:公丁香呈“研棒状”,顶端有4枚分开的三角形萼片和中央凸起的花柱基;母丁香呈“类球形”,顶端有十字形宿存萼片(4枚基部合生),基部可见果柄痕,公丁香颜色偏红、颗粒细腻,母丁香颜色深褐、皱纹明显,结合图片对比即可准确辨别。

丁药材图片

Q2:购买丁药材时,通过图片如何辨别是否为伪品?
A2:首先观察标志性结构:公丁香必须有“研棒状”外形和“4萼片+花柱基”,若图片中形状不规则(如长条形、球形)、无此结构,则为伪品;母丁香需注意“宿存萼片”是否呈十字形,若萼片缺失或形状异常,需警惕掺假,其次检查颜色与气味:真品公丁香红棕油润,母丁香暗褐皱缩,若图片颜色过于鲜艳(可能染色)或气味描述为“无味”“异味”,则可能为劣质品或伪品,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地道药材网站如何确保买到正宗产地的高品质地道药材?
« 上一篇 09-09
中医治疗嗜睡症,如何辨证施治改善日间过度困倦?
下一篇 » 09-0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