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草为荨麻科植物虎皮草Pilea microphylla (L.) Jack.的全草,是一种民间常用的草药,因其叶片表面常具银白色或淡黄色斑纹,形似虎皮纹路而得名,多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生于阴湿山坡、林下沟边、溪旁石缝等处,全年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从植物学特征来看,虎皮草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0-30厘米,茎肉质,淡绿色或带紫红色,通常直立或斜升,不分枝或少分枝,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1.5-4厘米,宽1-2.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具钝锯齿,叶面深绿色,有银白色或淡黄色斑纹,叶柄短,长0.2-0.8厘米,花小,淡绿色或白色,常单生于叶腋,聚伞花序排列疏松;雄花的花被片4,雄蕊4;雌花的花被片3,子房上位,瘦果卵形,扁平,长约0.8毫米,表面有疣状突起。
作为药用部位,虎皮草的全草均可入药,其性凉,味甘、淡,归肺、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咳血、衄血、尿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等症,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咽喉红肿,可单用虎皮草15-30克,煎汤内服;若治外伤出血或跌打肿痛,则取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对于肺热咳血、衄血等出血症,可配合白茅根、侧柏叶等同用,以增强凉血止血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虎皮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如槲皮素、山奈酚、芸香苷等)、生物碱、多糖、有机酸及β-谷甾醇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作用,能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组织损伤;多糖成分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而其含有的鞣质则有助于收缩血管,缩短凝血时间,从而达到止血效果,虎皮草的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其清热解毒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 | |
---|---|
药材名 | 虎皮草 |
来源 | 荨麻科植物虎皮草Pilea microphylla (L.) Jack.的全草 |
性味归经 | 性凉,味甘、淡;归肺、肝、脾经 |
功效 |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 |
主治 | 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血、衄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鲜品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
注意事项 | 脾胃虚寒者慎服;孕妇禁用;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等中药同用;外用前需清洁伤口 |
使用虎皮草时需注意,因其性凉,脾胃虚寒者(如常感腹痛、腹泻、畏寒肢冷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寒症,孕妇应禁用,因其有活血凉血作用,可能引发流产,虎皮草不宜长期过量服用,以免损伤脾胃功能,若用药后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外用时需先将患处清洁消毒,避免感染。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虎皮草和虎耳草是同一种药材吗?
解答:不是,虎皮草为荨麻科植物虎皮草的全草,叶片具斑纹,功效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虎耳草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的全草,叶片多肾形,常用于清热凉血、解毒消肿,主治中耳炎、湿疹等,两者科属、形态及功效均有差异,不可混淆使用。
问题2:服用虎皮草期间可以吃辛辣食物吗?
解答:不建议,虎皮草性凉,具有清热解毒之效,而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性温,易助热生火,可能会降低药效,甚至引起脾胃不适,服药期间宜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及生冷食物,以确保药效发挥和减少不良反应。